课程与教学论第五章.ppt
《课程与教学论第五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论第五章.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课程开发及校本课程,(一)课程开发,什么是课程开发?,本章我们将学习:,怎样开发?(机制和模式),(二)校本课程开发,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为什么是进行课程开发?,怎么实施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指 使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要求,进而不断开发课程的活动和过程。,一、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一)什么是课程开发?,这个过程包括:课程的编订、实验、检验、改进、再修订、实验、检验。包括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机制:课程开发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动力系统,简单说就是谁开发?怎么编制、实施、管理和评价。,(二)课程开发的具体机制,中央集权机制
2、,地方分权机制,学校自主机制,1.中央集权机制,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代理机构作为课程开发主体,对课程进行统一研究、编制和推广。,长期以来,我国学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考试要求都有统一规定。,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三级课程的管理体制,是我国课程开发机制的一种有益探索,2.地方分权机制,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内,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的发展需要而进行课程开发。,典型代表:美国(学校学区州教育行政部门联邦教育部)。,美国课程案例,3.学校自主机制,学校自主课程开发机制,也叫校本课程开发机制,指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自主开发学校课程。,案例:美国私立学校。
3、,在大多数情况下,公立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权利是由限度的,即在执行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体系基础上,有一定范围自主开发课程的权利。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益的补充。,1.目标模式(泰 勒),(三)课程开发的几种模式,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3.实践模式(施瓦布),1.目标模式(课程开发中特别重视目标环节),代表人物: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四个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学习经验达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学习经验?第四、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
4、织学习经验、评价课程计划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第一,确立课程目标(三个来源、两个筛子),三个来源:1、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2、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旨在获得当代生活中可能对教育目标有实际意义的信息 3、学科专家的建议 两个筛子:1、教育哲学(社会和学校信奉的教育哲学)2、学习心理学(了解本阶段学生能够达到的)采用集体审议确定目标,选择适当取向表述目标,第二,选择学习经验(五条原则),1、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 有机会实践教育目标所蕴含的行为;2、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蕴含的 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3、学习经验必须适合学生目前的水平 及心理倾向;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
5、样 的教育目标;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第三,组织学习经验(三个层面),组织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纵向组织,即同一学习领域在不同年级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横向组织,即同一年级不同学习领域之间的关系。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课程的呈现方式有三个层次:最高层次(具体科目、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单元课程)中间层次(按时间顺序组织的课程、以学期或以学年为单位的)最低层次(课、课题、学习单元),第四,课程评价(四个步骤),1、界说教育目标。要想知道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必须首先了解教育目标要期待学生产生哪些行为变化。2、确认评价情境。要保证评价的效度,就必须为
6、学生提供一种评价,使其将所获得的行为变化充分表现出来。3、编制评价手段。编制评价手段时要注意确保评价手段的客观性、信度和效度。4、解释和使用评价结果。,2.过程模式(课程开发中特别重视过程),代表人物: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目标模式的批判 第一、目标模式过于关注目标而忽视了实践。第二、机械化、标准化的评价模式限制了评价范围,容易忽视一些无法测量而有价值的内容。第三、自上而下是对民主的威胁。第四、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创造性。,过程模式基本涵义 课程开发关注的应是过程,而不是目的,不宜从详细描述目标开始,而是要先详述程序原则与过程,然后在教育活动、经验中,不断予以改进、修正。应在课程实
7、践过程中将课程研究、编制与评价合而为一,为此,教师应成为课程研究者。,3.实践模式(课程开发中特别重视实践),代表人物: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目标模式及过程模式的批判 第一、过去的模式太注重理论性,旨在形成普适性课程开发模式,而课程开发应该是实践问题取向的,意在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二、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根据目标衡量课程的成败,只关注结果,而忽略了课程是动态过程,忽略了学习过程。,实践模式基本涵义 课程开发应立足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而不是从科学的、普适的原理出发,课程开发不是线性的过程,而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要素有机互动的过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有权选择并提出质疑,教师
8、与学生在课程开发中共同发展。,3.实践模式(课程开发中特别重视实践),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运作方式集体审议,1.集体审议的含义:在特定情境中对问题情境进行反复权衡而达成一致意见。2.集体审议主体:课程集体。通常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教材专家、心理学家及社会学家.3.开发的基本要素包括:教材、教师、学生、环境,集体审议的重要内容就是谋求四要素相互协调和平衡。,思考:他为什么“混”不下去?,山东青岛的高中语文教师王泽钊,从教18年,单枪匹马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其实验在语文教学界是具有颠覆性的。从18年前起,他开始自编教材,并追随时代节拍,不断增删,把鲁迅的散文诗、卡夫卡的小说和崔健的
9、摇滚歌词都收进了自己的教材,每学期用一周的时间讲完统编教材后便启用自编教材。配合自编教材,他还完全打破常规的教学秩序和方式,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山野,做游戏,编节目,还组织辩论。这样的实验,令学生欣喜若狂,他也取得了成功。更难可贵的是,他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非常密切的朋友关系,很多学生视他为最难忘的老师和最知心的朋友。然而,他从教18年来,已经换了四个学校,而且,每次都是被“逐”出去的。,1、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案例2.校本课程开发有几种途径3、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挑战与对策4、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二 校本课程开发,(一)校本课程开发含义,2,3,1,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
10、课程开发工作,该课程开发工作大部分依赖学校教职员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和家长,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是由学校教育人员负责学生学习方案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4,校本课程开发,其结果可以是教材的选择、改编,也可以是教材的新编。,1、代表性定义:,5,6,综上所述: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自主展开的课程开发活动,它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造,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则特指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给学
11、校预留出来的10%-25%的课程的开发。综上所述: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对学校的部分或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或层次的开发。,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看,(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及其意义,校本课程根本特征: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属于学校。,1、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从课程管理的体制改革上来说,赋予了学校开发课程的权力和职责,走向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对教师来说,给教师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促使学校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开发出能满足学生需要的特色课程,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特长在体制内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机会。,2.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开发在上个世纪六
12、、七十年代以来,已形成一个普遍性的潮流。,(1)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五化),使课程开发走向民间,促进了课程理论知识与开发技术的普及。,第二学校特色化,对学校来说,学校能结合自身的教育哲学和资源开发课程,促进特色化。,它发展了学校能够进行课程决策的信念;从理论上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开拓了课程管理民主化的有效途径,为解决课程的同一性要求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条思路;它丰富了课程观,发展了课程开发的模式;它也丰富了教师的教育理论;给教师提供一种实验机会。,(2)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意义,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1谁开发?,教师是开发主体(教师小组或者全体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 教学 第五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61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