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综合训练.ppt
《诗歌鉴赏综合训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综合训练.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综合训练 第一部分 题型适应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体裁是,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答:(1)七绝;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
2、凄凉之情。,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雨后池上 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绘出了一幅恬静优美而
3、又不失活力的雨后池塘春景图。,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3)题。(8分)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1)柳宗元和韩愈一样,倡导“古文运动”,强调与的关系。(1分)(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中的“闻”,将不易觉察到的露水下降细腻地显示出来了。B“泠泠疏竹根”一句和首句的“闻繁露坠”相关联,构思新巧。C月光寒、夜已深,萧萧疏竹、泠泠水声,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D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自然万物之声,即事成咏,有自得之趣。,(3)诗歌的颈联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试作赏析。(80字
4、左右)(4分),答:(1)(1分)文,道(全对得1分)(2)(3分)D(3)(4分)主要是采用衬托手法(以动衬静)来描写景物。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石泉、山鸟等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生动地勾画出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出凄清寂寞的意境。(衬托他谪居中的寂寞心境和抑郁的情怀),4、阅读元代张可久的散曲,完成第(1)(3)题。(8分)黄钟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张可久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看。【注释】虎丘:即虎丘山,在苏州的西北郊。相传春秋吴王阖闾葬于此处,三日而虎踞其上,因称之为虎丘。真真
5、:画中美女。典出太平广记画工,唐代进士赵颜得一美女图,画工说,此女名真真,昼夜呼其名,百日将应声而出。残碑休打:打碑即拓碑,将碑上的字用墨拓下来,以便阅读。,(1)曲中的“一丘黄土”指_;“千古青山”指_。(2分)(2)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前五句,描绘了一幅冰清玉洁的虎丘冰雪图。B.“宝剑羞看”,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C.全曲虽有一些悲愤之情,但基调仍是高昂的。D.全曲分三层,依次写了:所见、所感、所叹。(3)这首曲写景时所用的修辞手法颇有特色,请做具体分析。(4分),答:(1)吴王阖闾的坟墓;虎丘山(2分)(2)C(从最后三句看出,此曲基调是消沉的)(2分)(3)
6、这首曲在写景此运用了拟人(比拟)的修辞手法,以美女的素净的面容、瘦削的腰肢、明亮的眼睛分别比拟梅花、松杆和结冰的泉眼,将静物写活了,让人感受到冰天雪地中虎丘的另一番风貌(4分,写出辞格得1分,展开分析2分,作用效果1分),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题。(10分)南歌子(南宋)吕本中注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注】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开封人,徽宗时为枢密院编修官。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攻占北宋都城开封,次年二月,废宋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吕本中离中原而来江左(即
7、江东),在高宗驾前供职。因忤秦桧,秦桧讽御史劾罢之,提举太平观。绍兴十五年,卒于上饶,年六十二,谥“文清”,学者称“东莱先生”。这首南歌子是词人流寓江左时所作。,(1)、词中提到的“重阳”是农历的。(1分)(2)、南歌子是这首词的。从字数判断,这首词是。(2分)(3)、这首词的上阕为旅途即景,但景中处处含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对此做简要的赏析。(3分)(4)、有人说,这首词不同于一般的羁旅之作,作者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4分),答:(1)、九月九。(2)、词牌,小令。(3)、提示:第一句写斜月映路,暗指人的早行,于“驿路”、“晓霜”中透羁旅之意。后一句写路经山野人
8、家所见的景象:竹篱低矮,傲霜的秋菊已经开过,只留下残枝上孤零零一朵黄花。“残”字带着霜打风剥的痕迹,而花的“黄”色又预示了枯萎,都透着凄清寂寞之感。最后一句感叹在乱山深处的旅途中度过重阳,作者苍凉的心境可想而知(结合一句即可)。,(4)一般的羁旅之行,特别是佳节独处的时候也会令人有寂寞和忧伤。作者在作此词时不但有一个时令背景(重阳佳节),更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这里指的是南宋统治下的东南半壁河山。江左风光,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向往。但如今作者却并未感到喜悦,因为中原被占、故乡难归,在寂寞的旅途中,词人思乡之情更加强烈,忧国的凄凉情绪也更加深沉了。,6、阅读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综合 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60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