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答题技巧捕捉信息准确答题.ppt
《诗歌答题技巧捕捉信息准确答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答题技巧捕捉信息准确答题.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捕捉信息 准确答题,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有哪些信息必须关注呢?,一、标题和作者:,如: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唐 柳宗元如:送魏二 唐 王昌龄,1、标题中透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2、关键字常是题眼如题李凝幽居中的“幽”,王昌龄闺怨中的“怨”,3、标题还可以看出诗歌题材类别和情感趋向,如:陆游书愤建功立业,保国戍边。王维山居秋暝寄情山水,向往自然。,人们常常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分成若干类(咏史诗、边塞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等),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词)所属的类型,就可快速把握该诗(词)的感情基调。,作者:知人论世 杜甫、苏轼、李白、王维、陆游,1、看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注解。2、看对字词句的
2、注解。,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高考真题)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二、注释:注解对解题一定有参考价值(但不能生搬硬套),【答案参考】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2011年广一模,
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浪淘沙 夜雨 梁寅 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注】梁寅(130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县)人,元末明初学者。(1)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彩霞”“红日”“啼莺”这组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境?(3分,参考答案:为“花发恐飘零”而愁(或为“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而愁)。表达了“豁达”、“愉悦”的心境。评分标准:(3分。“为何而愁”1分,“心境”2分)补充细则:“心境”这一问,如答“用了反衬手法,表达了作者愁苦、孤独、寂寥的心境”,亦可得2分
4、,有同学这样回答:诗人因国破家亡(因为有人看到注解“元末明初诗人”而产生联想),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而愁。,(0分),鉴湖泛舟,天台顶峰,岩泉龙吟,病因分析:无论是一首表现什么内容和感情的诗,也无论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都先从政治角度切入,绞尽脑汁地去从字缝里发掘诗的所谓政治意义。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国破家亡”这些词随意套写,凭着自己的想象随意作答。,政治滥化 盲目套用,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2011年翠园中学月考题,注:这首诗是诗
5、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1)、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答出两种,并简要分析。(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注: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由此推断此诗表达的情感至少有三点:,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1)、这首诗的颈
6、联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答出两种,并简要分析。,注释中写韩十四要“经过”黄牛峡,就是表明黄牛峡是友人途中所经之地(虚写),这里就是诗人的想象和担忧,而注释中已经交代此时是在白马江畔送别(实写)。但是虚实结合这一表现手法很少有人写出。,由于与友人分别,产生与友人的惜别之情由于送友人探亲,不由会勾起诗人对自己亲人的怀念由于安史之乱尚未平定,百姓没有安宁的生活,更不会有天伦之乐,表现出战争对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以及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感情。,练习:,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西楼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对字词的注解)问:这首诗表达了
7、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利用注释可以知道,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是,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卧看千山急雨来”的壮观。由此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呢?,这就可以答出: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利用对字词的注释知道了什么?,阅读时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有助于我们领悟诗人的情感主旨和写作技巧。,三、意象,练习:,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逝去)。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标题为倦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答题 技巧 捕捉 信息 准确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60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