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专题复习概貌.ppt
《诗歌专题复习概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专题复习概貌.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1,专题复习,古诗鉴赏,复习第一步,诗歌,2,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本身的特点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古典诗歌,诗歌,3,专题内容,1、体裁分类2、题材分类3、语言特点4、意象意境,5、表达技巧6、风格特色7、鉴赏方法8、练习举例9、答题方法,诗歌,4,一 要了解诗歌的分类,诗歌,按内容,按形式,抒情诗,叙事诗,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人、事的描述抒情,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按来源,民歌,文人作品,诗歌,5,诗歌,新诗,古诗,(1919年“五四”始)
2、,新体诗(自由诗),旧体诗(格律诗),唐代的律诗、绝句,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诗歌,6,古诗,古体诗,四言古诗:出现最早,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近体诗,(格律诗),绝句,律诗,五言绝句:如王之涣登颧鹊楼,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五言律诗:如杜甫春望,七言律诗:如杜甫登高,排律,词,曲,乐府诗,(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小令,散曲,套数,诗歌,7,古诗从形式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特点:(1)从字数看,基本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四种;四言古诗:如诗经五言古诗:陶渊明归园田居七言古诗:如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
3、箜篌引杂言古诗: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作者往往在隋唐之前;(3)唐诗中凡题目里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的均为古体诗。(4)每首诗的句数不限,可长可短。,诗歌,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屈原涉江)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会织素,十四学裁衣。(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曹植白马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诗歌,9,近体诗(格律诗
4、):是指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和格律的诗歌,大致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特点:讲究押韵对仗平仄(体裁分类),(1)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2)诗歌有严格的音韵格律要求,即绝句二、四押韵,律诗二、四、六、八押韵。(切记!)律诗:四联八句,其中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诗歌,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五绝,七绝,诗歌,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对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诗歌,12,3、词 是一种合乐而歌、字数固定、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又称诗余。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词因最早是配乐的,都有词调,每个词调都有几个名称,叫做词牌。小令五十八字,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长调九十字以上。,诗歌,13,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小令,词牌,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词牌,词题,诗歌
6、,1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上阕,下阕,词牌,诗歌,15,4、散曲 金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分为小令和套数(套曲)。,小令:只用一曲套数:则合一个曲调中许多曲子为一套。每一套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诗歌,1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小令,曲牌,曲题,【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
7、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宫调名,曲牌名,诗歌,17,二、题材分类另外,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诗歌还可分成不同的类型,如从艺术手法上分,有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从表现内容上分有:田园诗、边塞诗、怀古诗、羁旅诗、思乡诗、登临诗、闺怨诗、哲理诗、游赏诗、送别诗、咏史诗等。,你明白了吧?,诗歌,18,二、准确把握形象,诗歌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而形象又常常蕴藉了作者的情感。准确分析形象意味着我们应该能分析诗中的景物特征和人物特征。诗歌景物特征的分析首先要明确诗人所写的景物对象,景物组合所体现的氛围特征,再分析其相互关系和传情效果,还要能分析写景方法。
8、,诗歌,19,人物形象:A、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诗中主人公形象如诗经静女;诗人自己的形象如山居秋暝,通过山村清幽明丽的景色描写,可见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B、作品中其他人物。,自然景象或意象:诗人感情的载体。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诗歌,20,具体言之:古诗中常见的形象有以下几类: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忧国忧民、青衫泪湿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受冻
9、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着一“泣”写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爱民惜才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蕴含一定的情感: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诗歌,22,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
10、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对其深层内涵进行准确的揭示,合理的分析评价;对古代诗歌中流露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具体客观的进行分析评价。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歌表面写的内容,二是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三、把握思想内容,诗歌,23,注意诗歌种类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咏史诗、咏物诗、写景诗、送别诗等,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诗歌,24,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
11、高览胜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诗歌,25,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几方面:,1、忧国忧民: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真把杭州作汴州。”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诗歌,26,2、建功报国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陆游书愤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怀才不遇的寂寞,报
12、国无门的激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诗歌,27,3、思乡怀人天涯羁旅的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的孤独: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边关征夫的思乡: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闺中怨妇的怀人: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依依惜别的深情: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赠汪伦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歌,28,4、超凡脱俗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厌恶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陶潜归园田居5、感时伤
13、逝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诗歌,29,评价思想内容应全面,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诗歌,30,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作中,尤其是边塞诗,虽
14、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词人就不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3、避免先入为主,具体诗歌具本分析。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的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个别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4、细读序言和注释。,诗歌,32,A描写了什么形象B构成了什么意境C抒发了什么情感D表现了什
15、么人格,鉴赏思想内容的步骤,旅夜抒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三、四句写远景,用星垂原野、大地苍茫、月涌江流的雄浑壮阔的夜色美景与一二句形成强烈的比照,衬托出诗人无比深重的孤寂凄苦的愁绪。前四句明写景,实抒情,在美妙壮丽的景色中暗寓着诗人难以名状的愁苦。,诗歌,34,登 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
16、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诗歌,35,蜀 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三、四句写祠堂内的所见所闻,用“自”、“空”道出了祠堂的满目荒凉和寂寞,抒发了作者睹物思人、感怀身世的深深情怀。,诗歌,36,四、诗歌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
17、艺术境界。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蕴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描写了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且清的“方塘”,但诗中的“方塘”,不仅仅是自然的方塘,它还包孕着作者读书的心得,从而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既给读者美的享受,又给读者哲理的启迪。,诗歌,37,五、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高考和平时的模拟卷中也经常涉及。如果让你对所给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鉴赏,一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入手:,从炼字角度:着重分析该字词
18、的表达效果,对主旨所起的作用。如2003年高考,要求对过香积寺一诗的诗眼进行赏析。从名句角度:着重分析该句的情感哲理所在,对主旨所起的作用。,诗歌,38,从修辞的角度。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常见的修辞手法有这样一些: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借代、双关、互文(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等。从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从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想象联想、烘托或对比衬托(动静相衬、以有声衬无声等)、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虚实相生、比兴寄托、比喻象征等。从音韵的角度:如长短句间杂的,读
19、起来错落有致,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多用叠词的,讲究押韵的,则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诗歌,39,下面着重谈谈古代诗词中常用的几种艺术表现手法:,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诗经中的“国风”,杜甫、白居易的诗等。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如屈原、李白、李贺的诗歌就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诗歌,40,2、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专题 复习 概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60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