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原理与操作系统.ppt
《计算机原理与操作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原理与操作系统.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3,计算机原理与操作系统,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包括计算机(微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UNIX和LINUX)两大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家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内部运行机制,准确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如何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资源等知识点,熟悉地球物理学中广泛使用的Unix和Linux操作系统,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思维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为将来的地球物理软件的研制与应用奠定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系统概述 数制与码制 计算机主机的工作原理8086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外围设备简介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参考书,1、周佩玲 16位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及其应用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2、蒋本珊 电子计算机组成原理(3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3、白中荣 计算机组成原理 科学出版社 20054、汤子瀛 计算机操作系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5、程丽芳 操作系统原理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6、UNIX、LINUX及网络相关教程7、计算机文化基础 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0,课程要求 以课件内容为主 重视练习 授课内容有侧重考查方式 闭卷考试 卷面成绩70,平时成绩30(作业和上机),计算机(Computer):计算机是一种以电子器件为基础的,不需人的直接干预,能够对各种数字化信息,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快速工具。,第一章 概
3、 论,计算机发展中的关键人物,维纳的现代计算机设计五原则,1940年,美国科学家维纳阐述了自己对现代计算机的五点设计原则:数字式而不是模拟式;以电子元件构成并尽量减少机械装置;采用二进制而不是十进制;内部存放计算表;内部存储数据。维纳在1948年完成了著作控制论,这不仅使维纳成为控制论的创始人,而且对计算机后来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19441945年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伊曼(Von Neumann)在第一台现代计算机ENIAC尚未问世时注意到其弱点,并提出一个新机型EDVAC的设计方案,其中提到了两个设想: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的通用电子计算机体系
4、结构原理,确立了计算机的五个基本部件:I/O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从而奠定了当代电子数字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也使冯诺伊曼成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现在的微型计算机就是采用这种结构。,计算机开关电路 193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美国科学家仙农发表论文继电器和开关电路的符号分析,首次阐述了如何将布尔代数运用于逻辑电路,奠定了现代电子计算机开关电路的理论基础。,图林机:1936年,24岁的英国数学家图林发表著名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密码问题的应用,提出了“理想计算机”,后人称之为“图林机”。图林通过数学证明得出理论上存在“通用图林机”,这为可计算性的概念提供了严格的数学定义,图林机成为现代
5、通用数字计算机的数学模型,它证明通用数字计算机是可以制造出来的。,1科学计算 在大型的系统工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比如天气预报:全国甚至全世界各个地域的温度、湿度、各个不同高度的大气数据、地域地理数据,反正是惊人的数据量集中到大型计算中心,进行大规模的数据运算,得出今后不同时期的天气概率。2过程控制 这里往往用在生产、军事领域。这样的计算机实时采集外界的数据,并且尽量快的加以处理,用事先定义好的应对方式加以响应和控制相关部件。比如化工生产当中的各个管道的压力、温度、流量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各个探头实时采集以上数据,发现不对时立刻控制相关阀门加以处理。,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3信息处理
6、计算机不仅能处理数值数据和字符信息,还能处理图形、图象、声音、动画等各种信息。在业务处理、情报处理、办公自动化、管理和决策方面,计算机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等。4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和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这些都是新兴的行业,利用计算机在这些传统领域的拓展,大大缩短了制造业的设计制造周期。5人工智能(AI)用计算机代替人类的某些脑力劳动。,1.1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一、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研制成功。
7、,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重达30吨,占地170m2,耗电140KW,用了18800多个电子管。据传ENIAC每次一开机,整个费城西区的电灯都为之黯然失色。另外,真空管的损耗率相当高,几乎每15分钟就可能烧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员须花15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找出坏掉的管子,使用上极不方便。曾有人调侃道:“只要那部机器可以连续运转五天,而没有一只真空管烧掉,发明人就要额手称庆了”。,ENIAC的开发经费几经追加,达到48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000万美元以上。,埃克特(右)和莫克利(左)因共同研制成功ENIAC而名
8、垂青史。总工程师埃克特当时年仅24岁。,二、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这一时期主要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器件,因而缩小了体积,降低了功耗,提高了速度和可靠性。,晶体管与电子管的比较,1959-1964:晶体管造就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肖克莱(左)、巴丁(中)、布拉顿(右)于1956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代计算机 TRADIC,美国贝尔实验室于1954年研制成功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的第二代计算机TRADIC。装有800只晶体管,仅100瓦功率,占地也只有3立方英尺。相比采用定点运算的第一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普遍增加了浮点运算,计算能力实现了一次飞跃。,IBM 7090 晶体管电
9、脑,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典型代表,三、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2),1958年,美国物理学家基尔比和诺伊斯同时发明集成电路。,1969年,法庭判决基尔比(左)和诺伊斯(右)为集成电路的共同发明人,他们都因此成为微电子学创始人并获得巴伦坦奖章。,IBM S/360,S/360极强的通用性适用于各方面的用户,它具有“360度”全方位的特点,并因此得名。开发S/360被称为“世纪豪赌”,IBM为此投入了5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远远超过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20亿美元。,四、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2-)出现集成电路后,唯一的发展方向是扩大规模。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可以在一
10、个芯片上容纳几百个元件。到了80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在芯片上容纳了几十万个元件,后来的ULSI将数字扩充到百万级。,台式PC微机,笔记本电脑,格鲁夫、诺依斯和摩尔,Intel公司成立于1968年,Intel这个字是由“集成/电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两个英文单词组合成的,象征新公司将在集成电路市场上飞黄腾达,1.2 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 五大部件中,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外存储器和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统称为外围设备;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主机,这两部分又称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11、),将主机集成为一块芯片就是微处理器(p,Microprocessor),又称微处理机。,一、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一)定义 微处理器(p,Microprocessor):是指由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c,Microcomputer):是指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I/O)接口和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裸机。微型计算机系统(cs,Microcomputer System):是指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及其它专用电路、电源、面板、机架及足够的软件而构成的系统。三者间的关系如下:,1、第一代 4位和低档8位微处理器(1972-
12、1974)Intel 4004,Intel 80082、第二代 中档8位微处理(1974-1978)Intel 8080,Motorola M6800,Zilog z803、第三代 16位微处理器(1978-1981)Intel 8086/8088,Motorola M68000,Zilog z80004、第四代 32位微处理器(1981-2001)Intel 80486 Pentium I-IV6、第五代 64位微处理器(2001-),微处理器发展历史,微处理器飞速发展,80386,80486,奔腾,奔腾2代,奔腾4代,80286,8086,奔腾3代,IA-64(安腾),4004,1971年
13、,1978年,1983年,1985年,1989年,1993年,1997年,1999年,2000年,Moore(摩尔)定律:“微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三年翻两番”,双核,2006年,2001年,摩尔定律,摩尔预言,晶体管的密度每过18个月就会翻一番,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这 个 趋 势 一 直 延 续 至 今。在 26 年 的 时 间 里,芯 片 上 的 晶 体 管 数 量 增 加 了 3200 多 倍,从 1971 年 推 出 的 第 一 款 4004 的 2300 个 增 加 到 奔 腾 II 处 理 器 的 750 万 个。,1971:微处理器时代的开端,1971年1月,Intel公司的
14、霍夫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块4位微处理器芯片Intel 4004,标志着第一代微处理器问世,微处理器和微机时代从此开始。因发明微处理器,霍夫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列为“二战以来最有影响力的7位科学家”之一。,4004的样子很像小虫子,4004的集成度只有2300个晶体管,功能其实比较弱,且计算速度较慢,以致只能用在Busicom计算器上,更不用说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了。不过比起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来说,它已经轻巧太多太多了。而且最大的历史意义是,它是第一个通用型处理器,1972年4月,霍夫等人开发出第一个8位微处理器Intel 8008。,I,1973年8月,霍夫等人研制出8位微处理器Intel
15、8080,主频2MHz的8080芯片运算速度比8008快10倍,可存取64KB存储器,使用了基于6微米技术的6000个晶体管,处理速度为0.64MIPS。,8086,1978年6月,Intel推出4.77MHz的8086微处理器,标志着第三代微处理器问世。它采用16位寄存器、16位数据总线和29000个3微米技术的晶体管,售价360美元。,8088:IBM PC的御用之选,1979年,Intel推出4.77MHz的准16位微处理器8088。它在内部以16位运行,但支持8位数据总线,采用现有的8位设备控制芯片,包含29000个3微米技术的晶体管,可访问1MB内存地址,速度为0.33MIPS。,第
16、一台IBM PC,早在1980年7月,一个负责“跳棋计划”的13人小组秘密来到佛罗里达州波克罗顿镇的IBM研究发展中心,开始开发后来被称为IBM PC的产品。一年后的8月12日,IBM公司在纽约宣布第一台IBM PC诞生,第一台IBM PC采用了主频为4.77MHz的Intel 8088,操作系统是Microsoft提供的MS-DOS。IBM将其命名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不久“个人电脑”的缩写“PC”成为所有个人电脑的代名词。,PC之父,IBM微电脑技术总设计师埃斯特利奇(Don Estridge)负责整个跳棋计划的执行,他的天才和辛勤工作直接导致了IBM PC
17、的成功,并被后人尊称为“PC之父”。不幸的是,4年后“PC之父”因乘坐的班机遭台风袭击而英年早逝,没能够亲眼目睹他所开创的巨大辉煌。,Intel 80286,1983年,Intel推出6MHz的Intel 80286微处理器,采用16位数据总线。它提供了保护模式操作功能,最初的批发价为360美元。,80386进入了32位元的世代,1985年10月,Intel推出16MHz 80386DX微处理器,Intel 486(1988),Pentium(586),Intel于1993年3月推出奔腾(Pentium)处理器,Pentium MMX,支持多媒体技术的奔腾,Pentium MMX是英特尔在Pe
18、ntium内核基础上改进,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57条MMX指令。这些指令专门用来处理音视频相关的计算,目的是提高CPU处理多媒体数据的效率。,Pentium Pro,面向工作站的处理器,1995年11月1日,Intel推出Pentium Pro微处理器,采用了一种新的总线接口Socket 8。新的处理器对多媒体功能提供了很好的支持。,Pentium II,芯片封装有着巨大的改变,Pentium II首次引入了S.E.C封装(Single Edge Contact)技术,将高速缓存与处理器整合在一块PCB板上。,1999年1月,Intel推出奔腾III处理器,其身份代码可通过Internet读取。
19、,2000年英特尔发布了Pentium 4处理器。用户使用基于Pentium 4处理器的个人电脑,可以创建专业品质的影片,透过因特网传递电视品质的影像,实时进行语音、影像通讯,实时3D渲染,快速进行MP3编码解码运算,在连接因特网时运行多个多媒体软件。这是目前空前强大的个人电脑处理器产品,仍然在继续销售中。,微处理机时代,Intel公司和HP公司在2001年共同开发的64位处理器Itanium(安腾)处理器2003年4月AMD公司推出首款64位处理器,这是一款采用x86兼容架构的64位CPU,它最大的特点 就是在支持64位数据寻址的同时,向下兼容32位数据寻址,妥善解决了CPU从32位到64位
20、的过渡和兼容问题,从而掀起了桌面处理器从32位向64位过 渡的技术革命。,微处理机时代,2004年3月,Intel也发布了其首款64位Xeon处理器,它采用EM64T(Intel Extended Memory 64 Technology)技术,同时支持32位和64位运算,在运行64位程序时采用64位工作方式,而在处理32位运算时依然是IA32(即x86)工作 结构,这实际上也一起被称为x86-64架构。,微处理机时代,2006 年 5 月:英特尔 酷睿 2 双核处理器品牌隆重推出 全新处理器可实现高达 40%的性能提升,其能效比最出色的英特尔 奔腾 处理器高出 40%。英特尔 酷睿 2 双核
21、处理器包含 2.91 亿个晶体管。,微处理机时代,在2007年的9月6日,Intel发布 代号为“Tigerton”的7300系列 四核心处理器。Tigerton是一款 面向4路及以上服务器的四核服务器处理器,构成拥有16个核心的服务器。Tigerton将意味着双独立总线架构的终结,它将使用专用连接,连接内核和芯片组。,INTEL宣布,在2008年9月14日推出业界首款六核心服务器处理器Dunnington。型号分别是Xeon X7450/2.40GHz和Xeon X7460/2.66GHz,以及2.13GHz低压版Xeon L7455,热设计功耗分别为130W、90W以及65W。前端总线均为
22、1066MHz。,Dunnington Xeon基于45nm Penryn核心,兼容Tigerton Xeon 7300系列。这三款服务器处理器均采用45nm制程工艺。其中Xeon X7460内建16MB L3共享缓存,Xeon L7455和Xeon E7450内建12MB L3共享缓存。,龙芯处理器:通用微处理器,RISC CPU,兼容MIPS指令龙芯系列微处理器介绍:1.2001年5月,在中科院计算所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下,龙芯课题组正式成立。2.2001年8月19日,龙芯1号设计与验证系统成功启动Linux操作系统,10月10日通过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鉴定。3.2002年8月10日,首片龙芯
23、1号芯片X1A50流片成功。4.2002年9月22日龙芯1号通过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鉴定。9月28日举行龙芯1号发布会,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光召参加了龙芯1号发布会。5.2003年10月17日,龙芯2号首片MZD110流片成功。6.2004年1月,龙芯技术服务中心前身龙芯实验室成立。7.2004年9月28日,经过多次改进后的龙芯2C芯片DXP100流片成功。8.2004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计算所听取龙芯研发情况汇报。9.2005年2月,国家主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参观中科院建院55周年展览时参观了龙芯处理器展览。,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处理器系列,10.2
24、005年1月31日举行了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龙芯2号鉴定会,2005年4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由科技部、中科院和信息产业部联合举办的龙芯2号发布会,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参加了龙芯2号发布会。11.2005年5月,龙芯课题组派出骨干成员赴江苏参与组建龙芯产业化基地(龙梦科技前身)。12.2006年3月18日,龙芯2号增强型处理器CZ70流片成功,9月13日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鉴定,徐冠华部长亲临鉴定会现场。13.2006年10月,中法两国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中国科学院与意法半导体公司合作研发龙芯多核处理器的框架协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法国总统希拉克共同出席了协议的签字仪式。14.2007年3月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原理 操作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5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