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泰伟《应用化学基础》第六章化妆.ppt
《褚泰伟《应用化学基础》第六章化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褚泰伟《应用化学基础》第六章化妆.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一节 化妆品概述,1 化妆品的含义“化妆”一词来源于希腊,含义是装饰的技巧,意思是把人体自身的优点加以发扬,而把缺点加以修饰。化妆品是以涂抹、撒布、喷洒或其它类似方法,施于人体表面(如表皮、毛发、指甲、口唇等),为清洁、保护、美化或消除不良气味以及对身体起缓和作用的各类产品。,第六章 化妆品,2,2 化妆品的作用 化妆品的主要作用是:(1)清洁作用:用于去除皮肤表面和毛发沾染的脏污,以及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洁物。(2)保护作用:用于保护皮肤表面和毛发等,使之滋润、柔软、光滑,以抵御风寒、烈日、紫外线辐射,增加分泌机能活性,防止皮肤皲裂、毛发枯断。,3,(3)营养作用:用于营养皮肤
2、表面和毛发等,以增加组织活力,保持皮肤角质的含水量,减少皮肤细小皱纹,促进毛发生机。(4)治疗作用:用于治疗或抑制部分影响外表的病理现象,如雀斑、粉刺、痱子等。(5)美化作用:用于改变与美化皮肤表面以及毛发的外表,或散发香气,进行美容修饰。化妆品对人体的作用必须缓和、无毒,使用化妆品的目的是清洁人体和保持健美,一般不是为了影响人体构造和机能。因此与通常的医药用品有所区别。,4,3、化妆品的分类,化妆品品种繁多,性能各异,其分类方法也有多种,可以按应用部位进行分类,也可按使用目的、产品形态等进行分类。按应用部位分类,化妆品可分为以下4类:(1)皮肤用化妆品(2)毛发用化妆品(3)指(趾)甲用化妆
3、品(4)口腔用化妆品,5,按使用目的,化妆品可分为下列4类:(1)清洁用化妆品:如清洁霜、香波、洗头膏、牙粉、牙膏等。(2)保护用化妆品:如化妆水、化妆油、乳液、膏霜、面膜、发油、发乳等。(3)美容用化妆品:如香粉、胭脂、眉笔、眼影膏、眼线笔、香发蜡、染发水、烫发液、头发固定液、头发整型剂、指甲油等。(4)营养和日常治疗用化妆品:如痱子粉、痱子水、生发水、雀斑霜、人参霜、蜂皇浆霜等。,6,按产品形状,化妆品可分为下列14类(1)乳化状化妆品:如清洁霜、粉底霜、营养霜、雪花膏、奶液、冷霜、发乳、乳液状洗发香波等。(2)悬液状化妆品:如香粉蜜、水粉、临时性染发浆等。(3)粉状化妆品:如香粉、爽身粉
4、、痱子粉等。(4)油状化妆品:如发油、发蜡、防晒油、浴油、按摩油等。,7,(5)锭状化妆品:如唇膏、鼻影膏、眼睫膏等。(6)膏状化妆品:如香波、护发素、睫毛膏、剃须膏、牙膏、染发膏等。(7)胶状化妆品:如指甲油、染发膏、面膜等。(8)液状化妆品:如化妆水、香水、古龙水、花露水、营养头水、冷烫水等。(9)块状化妆品:如粉饼、胭脂等。(10)喷雾状化妆品:如喷雾发膏、香水、祛臭剂、抑汗剂等。,8,(11)透明状化妆品:如透明香波、发蜡、发膏等。(12)珠光状化妆品:如珠光指甲油、珠光雪花膏、珠光香波等。(13)笔状化妆品:如眉笔、唇线笔等。(14)纸状化妆品:如香粉纸、香水纸、香波纸等。,9,按行
5、政管理规范分类 一个工厂生产的产品类型与设备能力直接有关,划分方法应充分考虑到生产中的设备因素,但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光从工厂设备造成产品的自然分类是不够的,化妆品安全性非常重要,它是行政管理所应考虑的极重要问题。按行政管理规范,我国把化妆品划分为如下5种类型并发给生产许可证。(1)膏霜类化妆品:普通雪花膏、冷霜、奶液等。(2)头发用化妆品:护发类、洗发类、美发类。(3)美容修饰类化妆品:胭脂、眉笔、口红、指甲油、睫眉膏、眼影水、眼影膏等。(4)香水类化妆品:香水、古龙水、花露水等。(5)营养疗效类化妆品:人参霜、蜂王霜等。,10,4、化妆品的发展趋势1970年以前:研究重点是制造产品19
6、80年以后:人和物的和谐(安全、有用性)20世纪末:高安全性、有一定的生理学功效(美白、保湿、防衰老、防脱发)21世纪:进入化妆品硬件和使用化妆品的人类相互融合的新阶段,制造对于顾客真正有价值的商品,11,第一代化妆品:单纯物理保护性能的普通油脂类化妆品。第二代化妆品:油水混合化妆品。第三代化妆品:由天然植物提取物制成。第四代仿生化妆品:用生物技术制造与人体结构相仿,且具有高亲和力的生物精华物质的仿生化妆品。,12,4、化妆品的发展趋势(续)1)功能性 现代化妆品除了具有清洁、护肤、美容的功能外,还兼备不同特点。即供不同年龄用的儿童化妆品、青年化妆品、老年化妆品;供不同时间使用的早霜、午霜和晚
7、霜;供不同性别用的男用化妆品和女用化妆品;供不同群体用的旅游化妆品、体育运动用化妆品;供不同类型皮肤(干性、中性、油性)用的化妆品;以及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祛斑、防晒、除臭、美乳、健美等专用化妆品。,13,2)疗效性 随着人类物质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化妆品的要求不仅限于清洁、美容,而且要求能治疗某些皮肤和头发缺陷,要求化妆品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力求能在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保护皮肤生机、延缓皮肤衰老等方面取得效果。为此,目前化妆品中竞相添加各种有相关功效的物质,以期达到一定的疗效性。,14,多糖物质可降低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加速损伤上皮组织的修复,提高炎性组织内巨噬细胞的活力。具
8、有多羟基结构的多糖,通过氢键能结合许多水分子,这些水分子不易蒸发,能有效保护皮肤水分,防止皮肤蛋白产生结构变化,防止皮肤表老。,透明质酸,15,曲酸衍生物、熊果苷:解决色素沉着问题,起到美白护肤作用。,曲酸双棕榈酸酯,熊果苷,熊果苷,16,卵磷脂,磷脂类物质具有保湿、养肤双重功效,如卵磷脂、胶磷脂、神经鞘脂、大豆磷脂、鲸油、肝油等。,17,3)天然性 由于纯天然植物既有治疗效果,也有营养功能,且具有作用温和、对皮肤刺激性小、安全性高和连续使用无副作用等特点,正好迎合了人们对化妆品的使用习惯,在当前“回归自然”的热潮中,化妆品将尽可能选用自然无毒的、具有疗效和营养的物质为原料,以便减少或根除含有
9、有害化学物质的化妆品对皮肤的副作用。目前,已被用作化妆品原料的天然植物有500多种。,18,木瓜,芦荟,人参,当归,19,杏仁,甘草,何首乌,芍药,20,4)新工艺技术发展与应用 新型乳化技术应用于膏霜和乳液类制品的研制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后期:低能乳化、电磁波振荡连续乳化和高剪切连续乳化技术。多相乳化技术活性成分的皮肤传输技术:微胶囊化、制成脂质体、纳米微球。,脂质体,21,化妆品主要是由各种原料,经过配方加工而成的一种复杂混合物,除了某些特殊制品之外,原料之间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只是简单的混合,故化妆品制造技术常被称为“混合技术”。化妆品原料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化妆品质量的优
10、劣,为了保证化妆品的质量,在有科学的配方和先进的工艺条件基础上,必须选用优质的原料。,第二节 化妆品原料,22,1、化妆品原料的分类,化妆品原料一般是按其用途和性能进行分类,通常将其分为基质原料和辅助原料两大类。基质原料和辅助原料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某一种原料在这一化妆品中作为基质原料存在,而在另一化妆品中却以辅助原料存在,例如,香精在香水制品中是发香的基质原料,但在其他化妆品中仅是赋香的辅助原料。,23,1.1、基质原料 基质原料是组成化妆品的主体,故也称为主体原料,它在配方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且起着主要功能。基质原料主要有水、油脂、蜡类原料和粉质原料等。,24,在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用到大量的水
11、,同时,它也是很多化妆品的主要成分。天然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如悬浮的泥土和有机物;溶解在水中的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等。杂质的存在,将严重地影响化妆品的生产和产品的质量。因此,用于制造化妆品的水在使用之前须进行净化处理。为了减少净化处理的费用,可先将水储存于蓄水池中,等悬浮的泥土沉降后,再采用蒸馏和离子交换的方法处理。,1.1.1 水,25,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杂质以外,天然水中还有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一旦被带进化妆品中,不但会影响产品的品质,还有可能对使用者的人身健康构成威胁。所以,须对水进行灭菌。灭菌的方法有加热法(煮沸20min)、超精细过滤法和紫外线照射法等几种。,26,油脂 油脂是油和
12、脂肪的简称,在室温下以液态存在的称为油,以固态或半固态存在的称为脂,但两者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油脂广泛地存在于天然的动植物中,其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酸酯。油脂不溶于水,但在适当条件下能与水乳化形成类似于皮脂膜的乳化体,是组成雪花膏、冷霜、奶液、发乳等乳化体化妆品的主体原料。,27,油脂有如下作用:(1)在皮肤上形成一层油摸,抑制皮肤表层水分的蒸发,防止皮肤干燥、粗糙和龟裂。(2)使皮肤柔软,增强皮肤的吸收能力。(3)保护皮肤,减轻皮肤受药物或机械的刺激和伤害。(4)抑制皮肤发生炎症,促进剥落处表皮的形成。,28,1.1.3 腊 化妆品原料中常把熔点高,性质硬而脆,油腻性小,稳定性大,在空
13、气中不易变质,难以皂化的有机物称为蜡。蜡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伯醇酯,此外还含有脂肪酸、游离醇、烃类、树脂等,是发蜡、唇膏等油蜡基化妆品的主体原料。,29,蜡有如下作用:(1)减少油腻感,提高皮肤或毛发的光滑性和光泽性。(2)形成防水膜,提高皮肤的封闭性,保护皮肤,滑润皮肤。(3)调节化妆品在皮肤上成膜后的熔点。(4)作为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混合剂。(5)作为香料、染料或添加剂的溶剂和助乳化剂。(6)作为增粘剂、增塑剂和不透明化剂。,30,1.1.4 粉质原料 粉质原料是香粉、爽身粉、痱子粉、胭脂等化妆品的主要原料,在粉底霜、牙膏中也大量用到。粉质原料都是一些粒度很小的亲水性的固体粒子,具有吸附、
14、遮盖、滑爽及摩擦等功能,对皮肤具有吸汗、爽肤、杀菌、抑痱、除痱等作用。,31,粉质原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对皮肤无任何刺激性。(2)杂菌含量应小于10只/g,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3)pH值应加以控制,确保产品的pH值接近7。(4)含铅量应小于2010-6、汞含量应小于210-6、砷含量应小于510-6。,32,1.2、辅助原料 辅助原料也称为配合原料,是赋予化妆品色、香,帮助其提高综合效能的原料。辅助原料在化妆品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有表面活性剂、助乳化剂、保湿剂、水溶性高分子、防腐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香精、色素、收敛剂、药剂等。,33,1.2.1 表
15、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主要起乳化、洗涤、润湿、分散、增溶、发泡、保湿、润滑、杀菌、柔软消泡和抗静电等作用,其中,乳化作用表现尤为突出,故在化妆品中通常将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34,在制备膏霜类化妆品时,为促进乳化体的形成并获得稳定的乳化体,需要加入乳化剂。乳化剂的适当选用,能够控制乳化体的类型。一般来说,若要制备水包油型(表示为“油/水”或“O/W”)的乳化体,应选用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大于6的乳化剂;若要制备油包水型(表示为“水/油”或“W/O”)的乳化体,应选用HLB值小于6的乳化剂。,35,在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钾、月桂酸钾、油酸三乙醇胺、
16、月桂醇硫酸钠、聚氧乙烯月桂醇醚硫酸钠、单月桂酸甘油酯硫酸钠、油酸基乙磺酸钠、N,N-油酰甲基牛磺酸钠、磺化琥珀酸盐、月桂醇磺乙酸钠、单月桂酸甘油酯磺酸钠、高碳磷酸酯盐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酰胺基胺盐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酰二乙醇胺、月桂酰二丙醇胺、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醚、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等。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N-十二烷基-氨基丙酸、咪唑啉季胺盐、卵磷脂等。,36,1.2.2 助乳化剂 助乳化剂的作用是降低界面张力,增加界面膜的流动性,调节HLB值,并形成更小的乳滴。助乳化剂嵌入表面活性剂的分子中与其共同形成胶束的界面膜,由
17、此形成的微乳乳径可小于100nm。助乳化剂应为药用短链醇或适宜HLB值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有正丁醇、乙二醇、乙醇、丙二醇、甘油、聚甘油酯等的衍生物作为助乳化剂。,37,1.2.3 保湿剂 保湿剂又称为滋润剂,在化妆品中加入保湿剂,既能够保持化妆品本身的水分,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并起到抑菌和保香的作用,在使用时,还能够保持皮肤滋润,防止表皮角质层水分损失。值得一提的是,人体皮肤的角质层中存在着一种称为天然保湿因子(NMF)的亲水性吸湿物质,对皮肤的保湿起着重要的作用。NMF的主要成分为2-吡咯烷酮-5-羧酸钠。化妆品中常用的保湿剂有:甘油、丙二醇、山梨糖醇、1,3-丁二醇、聚乙二醇、乳
18、酸钠、2-吡咯烷酮-5-羧酸钠等。,2-吡咯烷酮-5-羧酸钠,38,1.2.4 水溶性高分子 水溶性高分子是结构中具有羟基、羧基或氨基等亲水基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膏霜乳液、香波、发胶、护发水、香粉等化妆品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水溶性高分子在化妆品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1)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具有胶体保护作用。(2)提高乳液的触变性,具有增粘作用。,39,(3)降低乳液的表面张力,具有乳化和分散作用。(4)提高成膜性和定型效果。(5)提高粉类原料的粘合性。(6)具有泡沫稳定作用。(7)具有保湿及营养保健功能。,40,水溶性高分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半合成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三类,在化妆品中常
19、用的有:天然高分子:明胶、酪脘、果胶、海藻酸钠、淀粉、阿拉伯树胶等。半合成高分子: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等。合成高分子: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乙烯等。,41,1.2.5 防腐剂 某些化妆品中大量水分和营养成分的存在,为各种微生物的生存与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使得化妆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及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被微生物所污染。化妆品一旦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将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必须在化妆品中加入对微生物或霉菌具有杀灭、抑制或阻止生长作用的物质,即防腐剂。,42,在化妆品中使用的防腐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基本上无色、无嗅,不
20、影响产品的外观。(2)无毒,在使用浓度下对皮肤无刺激性和过敏性。(3)与化妆品其他组分相容性好,储存和使用时稳定性好,不发生分解。(4)对多种微生物具有抗菌活性,且在极低含量下即具有很强的抑菌功能。(5)在较大的pH值范围内具有效用,且不影响产品的pH值。(6)易于获得、使用方便、经济合理。,43,1.2.6 抗氧剂 抗氧剂是能够阻止或延缓氧化或自动氧化的物质。含油原料的化妆品中,存在有大量的不饱和键,这些不饱和键很容易被氧化而导致产品变质,这种氧化变质称为酸败。为了避免酸败现象的发生,必须在化妆品中加入抗氧剂。在化妆品中使用的抗氧剂,必须与其他原料有良好的相容性,无毒、无味、高效。抗氧剂的作
21、用有两个方面:一是阻止易氧化的物质吸收氧;二是自身被氧氧化而相应延缓或阻止油的氧化。其用量一般在0.02%-0.1%之间。,44,目前,在化妆品中最常用的抗氧剂是酚类和醌类,一般与酚类或醌类配合使用,以提高抗氧化活性。化妆品中常用的抗氧剂有:叔丁基羟基苯甲醚(BHA)、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没食子酸丙酯、愈创木酚、维生素E等。,二丁基羟基甲苯(BHT),45,1.2.7 紫外线吸收剂 能吸收紫外线的物质称为紫外线吸收剂。长期处在阳光照射下的人体皮肤,很容易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而导致皮肤变黑,甚至引起急性皮炎和灼伤。为了保护人体皮肤,人们除了用太阳伞、太阳帽遮挡烈日以外,还可以涂抹防晒的化妆品
22、。防晒化妆品之所以能起防晒作用,主要是加入了紫外线吸收剂。化妆品中常用的紫外线吸收剂有:对氨基苯甲酸乙酯、水杨酸苯酯、4-甲氧基肉桂酸-2-乙氧基乙酯、2-(2-羟基-5-甲苯基)苯并三唑、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等。,46,1.2.8 香料和香精 香料是指具有挥发性的芳香物质,有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两类。而香精则是将多种天然香料或合成香料按适当比例调配而成的具有一定香型的调合香料。由于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的香气都比较单调,除个别品种外,大多数化妆品所使用的赋香剂是经过调香的香精,如牙膏所用的赋香剂是由10-30种香料调制而成,香水使用的赋香剂是由100多种香料精心调制而成。,47,不同品种的
23、化妆品所添加香精的量不同,如:香水中香精的含量占5%-25%(质量百分数,下同)香波中香精的含量占0.2%-1%化妆水中香精的含量只占0.05%-0.5%,48,化妆品中常用的香料有:天然香料:麝香、灵猫香、海狸香、檀香油、白兰浸膏、玫瑰油、香叶油、薰衣草油、百里香油、水仙花油等。合成香料:香叶醇、柠檬醛、柠檬烯、香兰素、橙花素、丁香酚、-紫罗兰酮、-苯乙醇、二甲苯麝香等。化妆品中常用的香精有:玫瑰型香精、茉莉型香精、橙花型香精等。,49,1.2.9 色素 色素是赋予化妆品以一定颜色的原料,也称为着色剂。化妆品中使用的色素主要有颜料和染料两大类。颜料是指不溶于水或油中的粉末状着色物质,而染料则
24、是指能溶于水或油中,具有染色能力的有机物质。,50,化妆品色素的应用,一般是通过溶解或分散的方法使化妆品的基质原料或其他原料着色。对水溶性或油溶性染料常先制成溶液,对不容性颜料则使其分散在介质中。在选用颜料时,要求其与化妆品其他原料的相容性好,光稳定性好,且安全无毒。,51,化妆品中常用的色素有天然色素、无机色素和有机合成色素三类,其代表性的品种有:天然色素:胭脂树橙、胭脂虫红、红花甙、叶绿素、藏花油、-红叶素、紫草油等。无机色素:氧化铁、氧化铬、氢氧化铬、群青、碳黑、二氧化钛等。有机合成色素:亮蓝、落日黄、立索尔红、茜素色淀、喹啉黄、荧光素等。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色素珠光颜料,常用的有:天然
25、鱼鳞片、云母钛(二氧化钛-云母)、氯氧化铋等。,52,1.2.10 收敛剂 收敛剂也称抑汗剂,是能使皮肤毛孔收敛、暂时性抑制或减少汗液和皮脂分泌的物质。其作用机理是使皮肤表面的蛋白质凝结,使汗腺口膨胀,阻塞汗液的流通,从而抑制或减少汗液的分泌。收敛剂主要用于抑汗类化妆品。化妆品中常用的收敛剂有:碱式氯化铝、碱式醋酸铝、氯化铝、硫酸铝、硫酸铝钾、苯酚磺酸铝、苯酚磺酸锌等。,53,1.2.11 药剂 尽管化妆品的主要作用是经常地保持皮肤、毛发的清洁、美丽、健康,而不强调具有改变皮肤、毛发生理机能的药效作用,但随着人们对于化妆品疗效性、天然性的追求,添加有天然药物的化妆品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于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用化学基础 褚泰伟 应用化学 基础 第六 化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58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