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ppt
《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编 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第四章 行政行为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概述 第二节 抽象行政行为 第三节 具体行政行为,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概述一、行政行为的含义,1.广义的行政行为2.较广义的行政行为3.狭义的行政行为,二、行政行为的分类,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行为 羁束行为与自由裁量行为 依职权的行为与依申请的行为 内部行为与外部行为 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多方行为,三、行政行为的效力,(一)行政行为效力的含义三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特定的语境下是一种“交叉复合”的关系,表现为:行政行为合法是行政行为效力的来源,而行政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又是行政行为能否产生预期法律
2、效果的前提。,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行为合法,行政行为的法律效果,(二)行政行为效力的内容,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行政行为的拘束力 行政行为的执行力,主体合法不超越权限内容合法行为、意识真实一致行为程序合法行为形式合法,(三)行政行为生 效的一般要件,(四)行政行为生效的起始时间 1.原则上应当以当事人知晓或理应知晓该行政行为为前提。2.可以分为即时生效和延时生效。3.推定受领只能运用于两种情况.4.有的行政行为规定了生效日期或生效的特定条件。5.行政行为效力的开始,需对相对方和行政机关加以区别。,(五)行政行为效力瑕疵的补救行政行为效力的瑕疵,是指行政行为产生法律效力所应具备的要件有欠缺。行政行为
3、效力上的瑕疵并不一定必然导致行政行为被撤销,有些行政行为效力上的瑕疵是可以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加以消除的。,(六)行政行为效力的丧失行政行为效力的丧失有三种原因:(1)行政行为违法;(2)行政行为不合理,有失公正;(3)行政行为不再适应变化了的情势。,第二节 抽象行政行为,一、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二、抽象行政行为的分类三、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一、抽象行政行为之行政立法的基本问题,(一)行政立法的概念“行政立法”一词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用法,但在我国行政法学理论中,“行政立法”一词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抽象行为规则的活动,类似于一些西方国家所称的委任立法。,
4、(二)行政立法权的性质与来源1.行政立法权的性质是行政权还是立法权?2.关于行政立法权的来源一是行政组织法的规定,二是单行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三)行政立法的分类1.职权立法与授权立法2.执行性立法与创制性立法3.执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自主性立法和试验性立法4.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四)行政立法的权限范围1.必须由法律规定的事项2.地方权力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立法权限的分工,二、抽象行政行为之行政立法的体制问题,(一)概念行政立法体制,是指国家行政立法机关的体系及其立法权限的划分。具体说来,行政立法体制包括三方面内容:行政立法机关的范围,行政立法机关相互之间立法权限的分工,行政立法
5、文件的效力等级关系。,(二)行政立法机关的范围,享有行政立法权的机关,(1)国务院;,(2)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4)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三)行政立法的权限分工国务院与国务院各部委的行政立法权限 地方行政机关的行政立法权限 行政立法权限冲突的解决机制,(四)行政立法制度的完善问题l.行政立法过程中存在着片面强调和保护部门利益或地方利益的本位主义倾向。2.立法程序不完善,立法过程缺乏透明度,立法中的随意性较大。3.尚未形成监督行政立法行为的正常机制,特别是外部监督机制。4.没有形成正常的行政立法清理制度,
6、行政立法适用上混乱。,三、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和形式,(一)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 其他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施法律、执行政策,在法定权限内制定除法规、规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规定、通知等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其他抽象行政行为具有普遍性,所针对的是不特定的人或事,在其效力所及的范围内,对于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具有约束力。,(二)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形式,行政主体的角度,(1)国务院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命令的行为,(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命令的行为,(3)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发布决定、命令的行为,(4)国务院各部门和县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工作
7、部门针对非特定对象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其他规范性文件表现形式的角度,(1)发布行政指令的行为,(2)发布行政命令的行为,(3)发布行政决定、决议的行为,(4)发布行政规定、办法的行为;等等,(三)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实践问题和完善路径,1.其他抽象行政行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完善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路径选择,第三节 具体行政行为,一、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8、”,二、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与合法要件,成 立要 件,合 法要 件,(1)行政主体作出了行政决定,(2)行政决定已送达行政相对人,(3)行政决定文书已为行政相对人受领,(1)职权合法,(2)意思表示正确、真实,(3)依据合法,(4)内容合法,(5)程序合法,三、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一)行政许可概念及特征和功能 1.行政许可概念根据行政许可法,是指行政主体根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2.行政许可的特征(1)是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2)主体只能是行政主体;(3)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4)是行政主体赋予行政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行
9、政行为。3.行政许可制度的功能。,(二)行政许可法的概念、立法背景和立法目的 1.行政许可法的概念 2.行政许可法的立法背景 3.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目的,(三)我国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四)我国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制度 1.行政许可的设定制度 2.行政许可的实施制度,3.行政许可的监督与责任制度(1)关于监督检查制度,对行政许可的监督管理,行政检查,宣布许可证失效,行政许可的中止,对行政许可持有 监督,(2)关于法律责任制度。其一,违法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其二,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其三,实施许可后不履行监督职责的法律责任;其四,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及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四、具体行政行为
10、 行政确认,(一)行政确认的概念与特征 1.行政确认的概念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可见,有时行政确认和作出处理是行政行为的两个不同阶段或两个组成部分。,2、行政确认的特征,(1)行政确认是要式的行政行为;,(2)行政确认是羁束的行政行为;,(3)其外在表现形式往往以技术鉴定书等形式出现,在较大程度上受到技术规范的制约。,(二)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的关系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具有紧密联系:许可与确认总是联结在同一过程中的两个具体行政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行政确认是行政许可的前提。行政确认和行政许可至少有
11、两个方面的不同:,1.目的不同,2.法律效果的不同,(三)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和基本分类1.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行 政 确 认 的 主 要 形 式,确认,认可,证明,登记,批准,鉴证,行政鉴定,2、基本分类(1)按行为的动因不同来划分(2)按行政确认对他种行为 的关系来划分,依申请的行政确认,依职权的行政确认,独立的行政确认,附属性的行政确认,(3)按行政确认的对象不同来划分,对身份的确认,对能力的确认,对事实的确认,对法律关系的确认,对权利归属的确认,五、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检查,(一)行政检查的概念及特征 1、行政检查的概念所谓行政检查,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依法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否遵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行为 行政 程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5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