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注释及翻译赏析.docx
《《论语》全文注释及翻译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全文注释及翻译赏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语全文注释及翻译赏析第一章: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古人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对孔子的称呼,义同“先生”。(2)时习:按时温习。说(yu6):同“悦”o(4)朋:古时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同门就是同一师门,也就是同学的意思。(5)愠(yCn):怒。【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2、,其为仁之本与!”【注释】(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2)鲜(Xidn):少。(3)与:同“钦”,语气词。【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则就会形成。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吧!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注释】(1)令色:令,好、善;色,脸色。【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曾子:孔子的学生,名参,字子舆。三省:多次自我反剩“三”表示多
3、次,不是实指三次。传:指老师传授的学业。【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注释】(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2)千乘之国:乘,音She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敬事:敬字一般
4、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注释】弟子:指学生或年纪幼小的人。入则孝,出则弟:I入,指,入父宫T即
5、到父母的房间里去;I出守守出己宫T即走出自己的房间与兄弟相处。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译文】孔子说:同学们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与兄弟相处要尊敬兄长;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说话要谨慎而讲信用;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子夏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注释】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贤贤易色: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贤人来代替(易)爱好美色,也就是新生贤人超过爱美丽的女人。致:献。【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
6、;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注释】无:不要。惮:怕。【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也不能巩固。要坚持忠诚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注释】终:老死,指父母去世。远:祖先。【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了。,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
7、、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注释】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夫子:古代对人的敬称。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后来也因此而沿袭称老师为夫子。其诸: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大概或者之类的意思。【译文】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都必定得知那个国家的政治情况。是他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而获得的。老师这种获得的方法,大概和别人获得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吧?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注释】其:他的,这里指儿子,不是指
8、父亲。没:死去,与,在I相对。三年:泛指多年【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当他父亲死去以后,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长期不改变父亲的原则,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注释】斯:止匕这。节:节制,约束。【译文】有子说:礼的施行,以和谐为贵。以前圣王的治理之道,好就好在这里,不管小事大事都遵循这一原则。但有行不通的地方,这是因为只知一味地为求和谐而求和谐,不用礼仪来加以节制,那也是不行的。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9、。”【注释】近:接近、符合的意思。(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4)远:音yu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注释】就有道:接近德才兼备的人。正:改正
10、,修正。【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舒适,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接近德才兼备的人而改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注释】谄(chn):巴结,奉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诗经卫风淇澳。这两句诗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切、磋、琢、磨分别指加工兽骨、象牙、玉、石头为器物的工艺,引申意义则指学者做学问和修养自己离开了切磋琢磨就不能成器。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切、磋是指加工牙骨的工艺,切开了还得磋(锂平);琢、磨是指加
11、工玉石的工艺,琢(雕刻)了还得磨(磨光滑)。引申意义则指学者做学问和修养自己要精益求精。从本节上下文的意义来看,宜作精益求精的理解。其:大概,想必,表示推测的语气。赐:子贡的名。诸:之。【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种人怎么样?I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注释】患:忧虑,怨恨。不己知:“不知己
12、”的倒装。【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第二章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注释】北辰:北极星共:同“拱”,环抱,环绕。【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执政者便会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位置,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注释】诗三百:诗指诗经,诗经共有诗3O5篇。这里说“三百”是举其整数。蔽:概括。思无邪:原本是诗经鲁颂同中的一句;孔子借来评论整部诗经。“思”在同篇里本是无义的语首词,但孔子却引用它当“思想”解。【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思想纯正无邪。”子曰
1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注释】道:通“导”,训导、引导、领导的意思。齐:整治免:避免格:至,来,引申为归服【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注释】有:同“又”,古人在和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习惯用“有”字,而不用“又”字。“十有五”即“十五”,古人十五岁为入学的年龄。“立”:自立“不惑”:不
14、迷惑“天命”:上天的意志【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学成自立,但很多事情是到四十岁才明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时,我知道万事都有天命,六十岁时,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什么话都能够听进去,到了七十岁,就是随心所欲也不会超越法度和规矩了。”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注释】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下文的孟孙也指他。”樊迟:“孔子的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御:“驾车”。【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
15、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违背礼。”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依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注释】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其: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的”、“他们的”。这里到底是代指父母还是儿女,历来有不同的理解。【译文】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做父母的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意思是说“你要问什么是孝吗,想一想你生病时父母为你担忧的那种心情吧!这样你就会知道怎样尽孝道了。”说穿了,所谓孝不在乎是对父母爱心的回报你只要记得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的焦急,而以同样的心情对待父母,这就是孝。)子游问孝。子
16、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注释】子游:孔子的学主,姓言名偃,子子游。至于:就连,就是,表示提到另一付事。【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人们所说的孝,往往是指能够赡养父母。其实就连狗马之类都能够得到人的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又有什么区别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注释】色难:态度好很难。色,容色态度;难,困难。弟子:与下文“先生”相对,弟子指晚辈,先生指长辈。馔:吃喝。曾:副词,竟:难道。【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
17、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注释】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发:发挥【译文】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就像一个愚笨的人。可是,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很能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春”Sio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注释】视其所以:看他的所作所为。以,为。历,由,经历。察其所安:观察他的兴趣。观其所由:考查他的经历,由,经历。【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看他的所做所为,
18、考查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这个人还能够隐瞒什么呢?这个人还能够隐瞒什么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注释】温故:温习旧知识,也就是“学而时习之”的意思。【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子曰:“君子不器。”【注释】器:器皿。【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注释】周:普遍比:偏私【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团结人而不只是和少数几个人勾结,
19、小人只和少数几个人勾结而不普遍团结人”。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释】罔:通“悯”,迷惑而无所得。殆:通假“怠”,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注释1攻:治,钻研。异端:指怪异的杂学邪说。也已: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译文1】孔于说:“钻研异端邪说,那是很有害的啊!”【注释2攻:攻击。异端:指怪异的杂学邪说。也已: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译文2】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统的异端邪说,异端邪说的祸害就可以消除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20、不知,是知也。”【注释】由:即仲由,孔子的学生,字子路垮女:诲,教诲,教导。女,同“汝”,你。知:通“智”【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东西你都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注释】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干禄:干,求。禄,官吏的俸给。干禄也就是求做官。阙疑:阙,同“缺”,保留的意思。阙疑即对有疑问的地方持保留态度。尤:错误。阙殆:殆与疑是同义词,阙疑和阙殆意思一样,是“互文”见义的写作手法。【译文】子张向孔子请教求做官的方法。孔子回答说:“
21、多听,对有疑问的地方持保留态度,对没有疑问的,自己说话时也要谨慎,这样就可以少过错;多看,对不理解地方持保留态度,对理解的,自己做时也要谨慎,这样就可以少后悔。说话少过错,做事少后悔,当官吃俸禄也就水到渠成了。”哀公问日:“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日:“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注释】哀公:鲁国的国君,姓姬名蒋,鲁定公的儿子,在位27年(公元前494-466)o举直错诸枉:举,提拔。直,正直,这里指正直的人。错,同“措”,放置。诸,“之于”的合音。枉,与“直”相对,不正直,这里指不正直的人。【译文】哀公问道:”怎样做才能使老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
22、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注释】季康子:鲁国大夫,鲁哀公时的正卿,鲁国当时最有政治势力的人。以:这里作连词用,同“和”。劝:勤勉。临:莅临。【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
23、:“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注释】或:有人。奚:何,为什么。书:指尚书,以下几句是古尚书佚文,今文尚书无此几句。施:延及。有政:即政治,“有”字无意义,为名词词头。【译文】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说:“尚书说:孝呀,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了呀,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赖,小车无朝;,其何以行之哉?”【注释】大车无(ni),小车无朝(yue):古代用牛拉的车叫大车,用马拉的车叫小车。大车、小车都是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用于驾牲口,这道横木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全文 注释 翻译 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58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