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表现形态(价值类型).ppt
《美的表现形态(价值类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的表现形态(价值类型).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的表现形态(审美价值类型),审美价值类型是对在人类审美活动中历史地形成的各种不同特征的价值事实的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价值载体和主体感受的特点,以及这种特点产生的基础审美主客体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不同的历史性关系。,传统的审美价值基本上可以划分为美、悲、喜三大类型,这三类审美价值的价值载体以及对主体审美需要的满足具有不同的特征,代表了各具特色的审美价值。,优美、壮美、崇高、悲剧、悲情、滑稽、喜剧等次一级的类型,都是从属于三大类型的更具体的类型。随着时代的前进与审美活动的展开,审美价值类型在现代已经有了新的扩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审美价值类型,其中最突出的是荒诞。,第一节 美,“美”是最基本的审美价值类
2、型,从发生学或历时性上看,它们是最早实现的一种审美价值。,“美”主要的特征在于:,第一,美的价值载体一般是体现着完善与和谐的直观形象,包括形式结构上的和谐及与人的关系的和谐;第二,美的直观形象体现出与主体审美理想的适合。这类直观形象向主体展开时,主体的内在心理结构、情感运动很容易与之发生同构共鸣,因为它与人的审美理想有着内在的同一性。美的主要特征可以用于区分“美”与其他的审美价值类型。,优美与壮美同属于“美”这一审美价值类型,它们的根本特征是一致的。但它们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因此“美”这一审美价值类型才又被分为优美与壮美两种。,优美,从价值载体来看,凡能使人感到优美的对象一般具有小巧、轻缓、柔
3、和的特点。优美的对象常常以清新、秀丽、柔媚、娇小、纤巧、精致、幽静、淡雅、素静、轻盈等来描述。中国古代文论与画论中把优美称为阴柔之美。,达芬奇蒙娜丽莎拉斐尔椅中圣母,优美的对象使人产生优美感。优美感一般具有和谐、平静、松弛、舒畅的心理特征。,优美感的心理特征,表现出对象与主体之间的和谐。优美是人对自身生命、力量的静态直观。优美的和谐、平静、松弛、舒畅使人感到纯净的愉快和美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迷人的魅力,是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美。,壮美,与优美对象的特点相反,壮美的对象是巨大、急疾、刚强的。壮美的事物常常用雄壮、壮阔、深厚、豪放、粗犷、巨大、坚实、挺拔等等来形容。中国古代文论与画论称壮美为阳刚之美
4、。,壮美的对象使人产生壮美感。壮美感一般具有刺激、痛快、豪放、舒畅的心理特征。,壮美也是人在对象性的审美活动中对自身生命和力量的静态直观。显现为壮美的事物带有形式上的巨大威力,那是主体与客体相斗争,相对抗的痕迹,但客体已是被征服的对象,征服的过程已经消失在结果中,成为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对象,即“为人”的对象。形式上的巨大威力激发的是人的豪情,引起的是精神上的畅快。,3、典雅,随着人类进入漫长的阶级社会,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美的分类中出现了以等级为界限的类型。凡是与统治阶级的思想相一致的并显示着统治阶级的理想的对象被称为“雅”。,雅,即典雅或高雅,高贵精致,符合上流社会的审美理想
5、。是一种基于阶级等级的分类,它先属于贵族,后来又有属于文人的淡雅,总之是与平民百姓的眼中的美有区别的。因此,雅必然与优美、壮美有相通之处,但又具有特殊性,雅突出的是等级与文化气。,在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有了雅与俗的区分。古希腊很早就区分了美容术与化妆术。美容术指梳妆艺术(珠宝、衣服、发型)、卫生保健、保护的医学技术。化妆则指虚伪与过度的粉饰。在希腊神话中,有两种女性的美,一种是以阿弗洛狄忒为代表的典雅美,一种则是以潘多拉为代表的妖艳美。,在西方,古典芭蕾是高雅的。它有一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动作要求规范化,尤其注意稳定性和外开性。,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西方园林是典雅的。这是一种几何形园林。
6、讲求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花草树林都修剪得方方正正。其特点是讲究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欧洲的宫廷文艺也是高雅的,在文学、绘画与戏剧中,都是描写和塑造理想的人物与生活,特别是以高贵的帝王、贵妇人与宫廷娱乐方式为题材,叙事结构严谨,语言准确明晰。,在中国,先秦时在士大夫中就盛行对艺术的“中和”要求,所谓“中和”,就是折衷两端,不偏不倚,以中为正,阴阳相济;就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些都符合“仁”与“中庸”的要求,也被称为“雅”、“和”。,儒家把“雅”明确地规定为“正”。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集解中引孔安国说:“雅言,正言也。”引郑玄说:
7、“读先王典法,必正言其音,然后义全。”毛诗序说:“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所以,“雅”的价值载体必须符合儒家正道。,雅乐是指合于古乐的正声,其歌词典雅纯正,乐曲中正平和,与来自民间的变化复杂、情感激越的郑声相对。,文学中的典雅,多指文辞严整、语出经典,依循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的文章。,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分文章基本风格为八种,首列“典雅”。其对“典雅”的解释为:“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这种审美要求经儒家倡导和统治阶级的崇尚,则成为封建时代的审美风尚,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特有的民族审美标准之一。,“雅”在中国
8、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唐宋时期。随着禅宗思想的创立和盛行,其崇尚淡泊、闲适的人生风格普遍为文人士大夫接受。“雅”被赋予了新的涵义。那就是文士所欣赏的淡雅。,高雅的对象使人产生高雅感。高雅感一般具有高贵、精致、富丽、合规矩、庄严、气派等感觉。,淡雅,即清新脱俗,淡泊平和,以远离尘俗,淡忘名利为特征。唐代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典雅篇云:“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淡雅最典型地体现在唐宋士大夫的城市园林艺术之中。这种园林一般面积不大,但一石一水、一草一木、一隅一角,无不有着精心创造的景观,处处显现出主人的学问与修
9、养。,淡雅的对象使人产生的是淡雅感。淡雅感一般具有平和、恬淡、安静、素净的心理特征。,第二节 悲,悲”是与“美”有显著区别的审美价值类型。作为审美价值类型的“悲”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中的悲惨、悲哀,而是能让人“以悲为美”,即获得审美愉快的悲。,“悲”作为一种审美价值类型的主要特征:,第一,悲的价值载体一般是主客体冲突、斗争的艰苦过程,主要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存在。第二,悲的直观过程呈现给审美主体的现实往往是艰难困苦、曲折不幸,是悲的主体被压制、被摧残、被毁灭,是与审美主体的理想相背的图景。但悲的主体必然从精神上表现出对客体的征服或超越,表现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与肯定,从而抽象地展现出理想的前景,使审美
10、主体通过理性的领悟达到超越,获得审美愉快。,悲情、悲剧、崇高都属于“悲”这一审美价值类型,它们的根本特征是相似的。当然它们的具体表现是不同的。,悲情,悲情指人的一种忧郁、悲伤、痛苦的情怀,这种情怀产生于人与一种无形的自然力量或自己认同的社会制度的矛盾冲突。悲情的主体有着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但强大的客体作为一种客观力量总是打击与扼杀这种理想,造成痛苦、忧郁与悲伤。,悲情的原因主要在于人生失意。人生失意蕴含的是人与自然、历史的矛盾,以及个体的有限性与宇宙的无限性的矛盾。造成悲情的客体力量是主体无法抗拒的,它们或是无形、无限的宇宙时空,或是人生的必然规律、命运,或是主体自身并不认为是敌对的甚至是忠
11、诚的对象。这些客体力量虽然与主体对立,但是主体却不能与之形成抗争、拚搏的关系,只能接受这种痛苦,在理解中达到超越。,悲情的价值载体只能是艺术作品。因为现实中的因人生失意引起的悲是强烈的痛感,是忧郁与悲伤,这不是美。“以悲为美”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需要把握与理解,只有理解才能超越。悲情只有在艺术中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对悲情的感受会使审美主体获得一种审美价值或美感。悲情不能激起我们面对壮美事物的那一番壮丽,却有着面对优美事物的那一种韵味。悲情感是柔性的、韧性的、哲学的、超越的感受,在轻轻的叹息、独自的感伤中升华为人生意义与宇宙真谛的获得,抚慰着人的心灵,给人带来柔性的审美愉快。悲情以其对不可抗拒的
12、对象的超越,让人能“以悲为美”。,悲剧,1.什么是悲剧悲剧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是指具有悲剧因素的客观对象,是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它与现实生活和戏剧体裁中的悲剧存在区别和联系。悲剧作为戏剧文学和舞台艺术的样式,能唤起人们以悲剧为特点的审美感受。人们把具有悲剧特征的文学作品和生活事件都叫做悲剧日常生活中的悲剧,是指一切令人悲伤悲天悯人的事件,如挫折、失败、不幸和死亡等。艺术中的悲剧,是艺术家对生活中悲剧现象进行艺术认识和艺术净化的结果,可以直接显现巨大的审美意义。,悲剧,2.悲剧的内涵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悲剧的崇高特征,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
13、。悲剧表现出在严重的实践斗争中先进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自豪。它是对进步社会力量的实践斗争的积极肯定。,经典作家关于悲剧的代表性观点,3、悲剧的类型 悲剧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1)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发展阶段和各个社会历史的现实生活的悲剧冲突角度分为。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2)从社会生活与艺术中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悲剧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把悲剧分为新生力量的悲剧、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和社会中普遍人的悲剧。新生力量的悲剧,实际上是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信号,体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牺牲,是表现英雄人物
14、为新生事物或新制度英勇献身的光环壮举,属于革命的背景,能够给人以强烈的道德震撼和精神鼓舞,具有特备强大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旧制度与新生世界的冲突,表现历史的悲剧性。另一种情况,是旧制度旧事物之间的冲突,反映旧制度内部的矛盾冲突,也具有一定的悲剧意义。社会中普遍人的悲剧,反映社会中小人物的生存要求与旧制度之间的矛盾,通过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给人以悲悯、同情和激愤的情感体验。,4、悲剧能激励人们的精神 悲剧的审美价值,就在于能引起人们的震惊和深思,激发人们在感情的激荡和理性的思索中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推动事物的发展。(1)悲剧的美感特征 悲剧所引起的审美
15、情感是悲剧感。悲剧感的悲,是由多种情感因素构成的,主要是怜悯和恐惧。悲剧还包含了强烈的正义感和崇高感。悲剧在本质上是和崇高相通的,悲剧里也包含着崇高美。(2)悲剧的审美作用 悲剧具有巨大的认识作用。通过展示正面人物的不幸和毁灭来激发人们的热情。悲剧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通过对旧事物的揭露,培养人们求真向善的观念。悲剧具有强烈的鼓舞作用。通过英雄人物的牺牲,来鼓舞人们对更高境界的追求。,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美的这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所以,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然
16、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拚搏,这是悲剧成为一种审美价值类型的最根本的原因。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要素。,悲剧的价值载体同样只能是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没有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悲剧感是强烈的痛感中的快感,悲剧感的获得来自于悲剧对人生意义或人生价值的揭示。正是人的伟大与崇高,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审美
17、愉快,使人能“以悲为美”。,、崇 高,崇高这个概念早在古罗马时就出现了,但真正把它作为一个审美范畴进行研究应推世纪的英国美学家博克。他把崇高作为与美对立的审美范畴,从外在形式与内在心理情绪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提出了崇高的特点。,凡是能引起人的恐惧的东西,如晦暗与朦胧,空虚与孤独,黑夜与沉寂等,都是构成崇高的因素。崇高的对象往往是无法驾驭的力量,具有庞大的体积,粗犷的形式,强硬的直线,坚实笨重的形式特征。这些对象使主体感到痛苦、危险与恐惧,对主体的生命造成威胁,引起人“自我保全”的本能反映,当人从心里生发出这危险与痛苦不能加害于自己时,就是崇高感。,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专章分析崇高,提出崇高对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表现 形态 价值 类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56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