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ppt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科举制度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1905年,在中国实行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这一举动给清末和民国乡村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震撼。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废科举不久曾发表评论:“停废科举一事,直取汉唐以后腐败全国之根株,而一朝断绝之,其影响之大,于将来中国前途当有可惊可骇之奇效。”虽然他没有指出这“可惊可骇之奇效”到底是什么,但是他所指的恐怕是正面效果,而非负面影响。,学术界对废科举颇为重视,部分研究成果渗透在研究科举制度的专著之中;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对此也有专门的论述,主要有谢俊美的科举制度存废的历史考察(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第4期)、刘佰合的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整合的弱化(安徽史学2000年第
2、3期)、杨齐福的清末废科举制度的文化效应(中州学刊2004年第2期)、刘海峰的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罗志田的科举制度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等。,一、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信仰中心的缺失,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多元信仰的共同体。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国家政权想改造乡村社会,把话语霸权强加于大众信仰之上,儒家思想在乡村社会失去了中心地位。其他乡村信仰,比如宗教信仰也遭到了冲击。但是,新的信仰中心始终没有在乡村社会建立起来。由此,乡村社会信仰中心缺失。,社会生活是一场人们理性地追求他们的切身利益的竞争运动。与此
3、同时,社会秩序则以某种形式超然于这些各自利益的冲突之上。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整合。这种儒家思想,是一种社会秩序的中轴,使得其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围绕这根中轴,不至于偏离方向。这种儒家思想有着信仰的载体,即是传统的绅士和私塾。前者是儒家思想的体现者和宣传者,后者是儒家思想的根据地和传播源。,张仲礼把中国的士绅分为“上层绅士”和“下层绅士”两个集团,前者包括官吏、进士、举人、贡生;后者包括各类生员。在乡村社会,各类生员通过寒窗的苦读,被科举制度吸纳进国家政权,但大多数沉淀下来,继续苦读;或者教书,启蒙其他乡民参加科考。因此,他们又成为科举考试的推动力。总的说来,他们是传统乡村社
4、会的精英,扮演着儒家思想的宣传者和实践者的社会角色,是传统儒家思想最忠实的维护者和信仰者。,科举被废除之后,传统的中心信仰成为明日黄花。首先从儒家思想的中心地位的丧失来说,清末乃至“五四”时期儒学革命论响人云霄,李大钊则指出“余之措击孔子,非拮击孔子之本身,乃拮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措击孔子,乃拮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更有人提出“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随着儒学革命浪潮的汹涌澎湃,波及乡村,传统的乡村政治信仰发生动摇:统一的儒家思想模式与传统的价值观念出现崩裂。缘是,学人直言“1905年科举的废止是儒家建制解体的一个
5、最早信号”。,其次,科举废后乡村社会的新式学堂一时猛增。翻开这时的县志,几乎县县改办新式学堂。定海县“光绪末年,科举废而学校兴,肄业者遂渐盛,间有留学欧美日本者”。华阳县清末“改建学校,专读旁行之书及算术格物以究所谓声光电化者,而圣贤国闻故籍蔑焉,风会所趋以游习海外为上选,白屋寒门乃真有望洋之叹矣”。,县以下新式学堂学生数量猛增。据统计,到1915年直隶155个县中,学生数达5000以上的1个,1000一5000的52个,500一1000的51个。河南106个县中,学生数达5000以上的3个,1000一5000的62个,500一1000的21个。从前的旧私塾,先生教的和学生学的都是四书五经和孔
6、孟之道;如今的新学堂,老师教的和学生学的都是光化电算和进化之论。所以私塾改为新式学堂后,儒家学说必然被新的思想所代替。,再次,传统乡村社会的边缘信仰也受到了冲击。科举被废,新的学堂建立需要资金。但是,地方政府没有资金,一方面把乡村的私塾和庙宇改为学堂,没收庙产作为建立新式学堂的资金;另一方面征收“学捐”。前者比如固安县“改书院为高等小学堂,收各村庙产立初级小学堂,受以教科诸书,而学院一变”。再以吴县、江都、高邮、南通、那县、阜宁为例,学堂所占用的寺庙在各地寺庙中的百分比分别为67.8%,50%,78%,100%,30.9%,后者比如川沙县从1906年起按潜粮的一定比例征收学捐,学捐有着明确的用
7、途。,然而,无论前者抑或后者都会触动乡民们那根敏感的信仰神经。因为乡民的信仰在神灵,神灵的安置在庙宇,你说乡民固执也好,说他们迷信也罢,但这种信仰毕竟在乡村社会存在了几千年,并且在祖祖辈辈中传延,一旦这种信仰受到冲击,他们必然反对和反击。“学捐”同样道理也触犯了乡民的利益,在一般乡民眼中,“学捐”就是苛捐杂税。于是,乡民们捍卫他们的信仰和利益。他们对新式学堂不认同,“视之如蛇蝎”,对所教内容也鄙弃:“学校里面唱歌、体操和剪纸、拌泥等手工劳作,都是鬼混。”,于是乡民联合起来破坏学堂。安徽怀宁毁学是由于乡民认为“以神庙作学堂,于神像不利”。浙江慈溪乡民因“学堂设在永明寺内,屡有啧啧怨言,乃借迎神赛
8、会之机捣毁学堂”。他们也联合起来保护庙产。浙江嗓县北乡因庵产若干亩被“拨充城中大同学校常年经费”,王姓族人“突聚数百人,各带器械,屯聚城外,声言欲拆毁学堂”,西乡东山庄某“更带领多人,向学堂逼还公产”。由此可见,村民们维护他们的信仰到了何等激烈的程度。他们更是联合起来抵制“学捐”。川沙县乡民在自治风潮中反对征收“学捐”,砸毁小学校十二所。所以,学堂与乡民的信仰和利益相违背,必然遭到抗争。,因此,科举制度废除后,新式学堂建立以及新思想的传播导致了儒家思想信仰的缺失,民间一般信仰也受到了冲击;但是,新的信仰中心并没有建立。之所以未催生新的信仰体系,与当时的乡村文化经济背景和政治权威体制有关。,二、
9、废除科举制度与城乡差距的扩大,科举被废除之后,新式学堂并没有在乡村普遍建立起来,乡村文化开始衰落;同时,传统士绅去城市就读和谋生,抽走了乡村的资金,乡村经济开始贫穷。从此,城乡出现了大分流。,传统社会城乡文化趋向一体化。首先,表现在科举考试人员比例上。明代的科举中,乡村中举者往往多于城市。譬如明朝潮州考取功名的人士,80%以上出身于乡村社会下层的农民。到了清代城乡相对平均。1948年费孝通与潘光旦一同分析了950个清朝贡生、举人和进士的出身。从地域分布上说,这些人52.50%出自城市,41.16%出身乡村,另有6%出自介于城乡之间的市镇。,其次,表现在士人趋于乡村一城市一乡村间的流动模式。正是
10、科举制的发展与成熟,造就了中国古代的城乡互动格局,遍布乡村的士人从乡村流人城市,最后又从城市回到他们心理与情感上真正认同的人生归宿乡村,这种流动模式维持着城乡文化一体同步发展。,科举被废除之后,士人打破了原先的循环格局,变成了单线流向。科举考试时代,教学的主要内容如四书五经八股帖式等虽和农业生产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全国一律,并无什么城乡的分别,因此单从教学内容尚不足以造成城乡地域上的脱节。,但是新式学堂的专业就不同了。据统计,各类学堂中学的是法政、医学、工业、商业和外国语等专业,学农业的很少。从他们的职业也可一观,阜宁县新志职业表中,职业分为党务员、公务员、学生、律师、工程师、会计师、医生、
11、记者、电务员、邮务员、路员、农人、商人、负贩、矿工、工人、劳工、警察、伶人、杂业等23项。农业这个职业被忽略。新式学堂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培养的是适应城市的知识分子,必须在城市谋生,而在农村无法就业。他们不再回到农村,有的死后也葬在城市。,那么科举既然废除,新式学堂为什么得不到普遍建立,培养农村人才呢?除了上述乡民初期的抵制和不认同外,师资缺乏是一大原因。中国乡村幅员广阔,科举废除之后,新式学堂需要大量的师资队伍。然而,受过新式教育的人毕竟还是很少的。当时上海、天津等大城市都新学师资缺乏,导致了“陆师学堂派充师范,八股专家支持讲席”的奇怪局面,更何况是乡村呢!,即使有新式学堂,农民的孩子还是上不
12、起学,新式学堂是“贵族学校”的代名词。正因如此,民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倡导乡村师范教育,他说:“中国师范学校多半设在城里,对于农村儿童的需要苦于不能适应。城居的师范生平日娇养惯了,自然不愿到乡间去的,就是乡下招来的师范生,经过几年的城市化,也不愿回乡服务了。所以师范学校虽多,乡村学校的教员依然缺乏”。另外,清末和民国时期政治动乱、国家分裂,各级政府对乡村教育漠视,这些都不利于乡村新式学堂的普遍建立。,种种原因导致了民国时期乡村学堂的缺少,其状况令时人堪优!虽然废科举、兴学堂的近代文明新风在清末“吹人了广大的乡村腹地,乡村新学教育也取得一定进步,但相对于新学教育蓬勃发展的城市地区而言,乡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举 制度 废除 乡村 社会 变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56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