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ppt
《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 代 农 业 与 新 农 村 建 设,山东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薛 兴 利 教授 博导 系主任,主 要 内 容,一、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二、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相关理论三、国外农业现代化建设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五、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对策,一、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它是全面缩小城乡差别的迫切要求 一次分配的差别 收入差别。05年 10493元、3255元 3.2:1。06年 11759元、3587元,3.3:1。07年 3.3:109年 3.4:1 生活差别 4:1,(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二次分配的差别 一是生产与生活基础
2、设施。水、路、电、通讯 二是社会事业。农业科研落后: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推广不够、总体水平低。科技贡献率仅为45%;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教育落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文化落后。三是社会保障。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2.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因素很多,而农村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上与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是不协调社会的主要领域之一。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努力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3.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人多、地广、基础差,农村发展明显滞后,要实现惠及绝大多数人的小康社会,任务很艰巨,须下大力气解决。欧洲非洲,
3、(二)现代农业在新农村建设 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1、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1)从内涵看,是第一位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从任务(内容)看,是第一位的“新农业”建设;“新设施”建设;“新环境”建设;“新房舍”建设“新 公共服务”建设;“新社会保障”建设;“新 精神风貌”建设。,2、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之一 规模效益、提高质量3、发展现代农业是培养现代农民的迫切 需要4、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各项事业 建设 资金支持 创造条件,(三)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可行性,1.目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其奠定了社会基础 反哺农业 2.
4、我国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3.中央的高度重视为其奠定了政策基础4.各地的实践为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二、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相关理论,(一)现代农业的相关理论1、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三个阶段(必然趋势)(1)原始农业 原始农业是主要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是在采集和狩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始于史前文化后期的新石器时代,历时约7000年,是农业发展的最早阶段。原始农业的基本标志是使用简单的石制农具,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单纯依赖物质循环来恢复地力。,1、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三个阶段,(2)传统农业 古代农业。是使用铁木农具,凭借或主要凭借直接经验从事生产活动的
5、农业。它处于原始农业和近代农业之间,属于农业的早期阶段,大体上指从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交替时期到19世纪中后期的农业。主要依靠农民世代积累的传统经验;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很低,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进步缓慢。近代农业。是以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由直接经验向现代科学技术、由自给自足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近代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近期阶段,大体上指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4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阶段。,1、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三个阶段,(3)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 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大体上指第二次世界大战
6、以后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2、现代农业的基本标志,(1)现代农业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代替了人畜力工具和设备。(2)有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农业生产已越来越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3)把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对农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像工业。(4)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形成了社会化的大农业。,3、现代农业的特点,(1)农业运行市场化 农业调节机制的市场化。价格、供求、竞争.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市场
7、化 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的初级市场和中心集散市场、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地方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等,要使其相互配套、协调发展,(2)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化 资源配置合理化,就是农业生产要素在社会化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配置,使有限的生产要素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效果。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种植业比重下降,而畜牧业、林业、渔业所占比重上升。农业产业的组织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产、供、销联合,农、科、贸联合,农工商一体化的联合组织和企业集团,农业的产业链条延伸,
8、农业开始一体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使资源配置在产业链上实现整体优化。,(3)农业发展可持续化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并把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同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选用适应农业生态规律的农业技术,使农业的产出与增长建立在资源与环境改善的基础上,使生产者以可持续方式利用农业资源,形成良性循环;生物、节水 将农业的发展同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不仅要生产出足够的农产品,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还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实现农村综合发展。,(4)组织管理逐步科学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地组织生产力,以一定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节约成本 适应生产力
9、发展的要求,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农业运行机制。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提高决策水平和生产管理的效率。,(二)农业现代化,1、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从而使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内涵:l它是一个过程。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l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手段。即一国使其落后的农业部门尽快实现现代化以适应工业化迅速发展需要的各种手段的总称,或者说,是一国将其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的手段。,2、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1)生产条件现代化。即用现代工业来武装农
10、业,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2)生产技术现代化。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在农业生产上广泛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耕作与栽培技术以及饲养技术等。(3)经营管理现代化。即用科学方法管理农业。包括 管理方法与手段现代化等。(4)农民素质现代化。即培养一代新型农民,使之有较高的文化科技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5)资源环境优良化。即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农业。,3.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1)“三化”:机械化 科学化 社会化(2)“六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高 土地生产率高 农产品商品率高 农民收入水平高 农民素质高 农业生态效益高 4.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三、国外农业现代化建
11、设,(一)国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 1.农业现代化是世界性范畴,其内容和标志具有共同性。农化的主要内容都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农化的标志是: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土地生产率;较高的农产品商品率;较高的畜牧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农民收入水平。,(一)国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2.农业现代化技术路线的选择,基本上都要适应本国资源条件的要求。从农化起步方式看,农化的技术结构大致分为三类:(1)机械为主的结构型。(2)生物技术为主的结构型。(3)生物和机械技术交错、并重的结构型。3.农化发展过程都显示出工业优先于农业发展,通过工业支持农业的规
12、律。,(一)国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4.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是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主要是解决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粮食问题。第二阶段,基本实现农化阶段,以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三阶段,全面实现农化阶段,以持续农业为发展目标。5.现代化农业是一体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农业6.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大多是在稳定、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的,(二)国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几种类型,1.美国型 总的说来,他们走的是一条“节约劳动,农业机械进步为主导”的道路。代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特点:首先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力推进技术现代化。加速实现农业管理现代化。管理技术、专业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农业 新农村 建设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5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