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实验课件-10粘度的测定和应用.ppt
《物化实验课件-10粘度的测定和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化实验课件-10粘度的测定和应用.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十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一 实验目的,2.掌握用乌氏(Ubbelohde)粘度计测定高聚物溶液 粘度的原理与方法。,1.了解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和公式。,3.测定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二 实验原理,高聚物摩尔质量不仅反映了高聚物分子的大小,而且直接关系到它的物理性能,是个重要的基本参数。与一般的无机物或低分子的有机物不同,高聚物多是摩尔质量大小不同的大分子混合物,所以通常所测高聚物摩尔质量是一个统计平均值。,有几种表示方式,本实验测定是什么摩尔质量?,二实验原理,实践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溶液黏度和溶剂年度的比值为相对黏度,以 表示:,高聚物稀溶液的黏度是它在流动时内摩擦
2、力大小的反映,这种流动过程中的内摩擦主要有:纯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记作;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这三种内摩擦的总和称为高聚物溶液的黏度,记作。,为了方便计算又引入了其它的黏度,如增比黏度、比浓黏度等。,二实验原理,在一定温度和溶剂条件下,特性粘度和高聚物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式是Mark-Houwink经验方程:,式中M为粘均分子量;K为比例常数;是与分子形状有关的经验参数。K和值与温度、聚合物、溶剂性质以及分子量大小有关。K值受温度的影响较明显,而值主要取决于高分子线团在某温度下,某溶剂中舒展的程度,其数值介于0.51之间。K与的数值可通过其它绝对方法确定,从
3、粘度法只能测定得。,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因为根据实验,在足够稀的高聚物溶液中有如下经验公式:,式中,和分别称为Huggins和Kramer常数。,二实验原理,因此我们获得的方法如图所示:一种方法是以sp/C对C作图,外推到C0的截距值;另一种是以lnr/C对C作图,也外推到C0的截距值,两根线应会合于一点,这也可校核实验的可靠性。,如果没有会合于一点,怎么解决?,当溶液无限稀释时,高聚物分子彼此相隔甚远,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当溶液无限稀时有如下:,特性粘度,二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毛细管法测定粘度,通过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流经一定长度和半径的毛细管所需时间而获得。当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
4、毛细管时,其遵守泊肃叶(Poiseuille)定律:,为液体的粘度;为液体的密度;L为毛细管的长度;r为毛细管的半径;t为V体积液体的流出时间;V为流经毛细管的液体体积;h为流过毛细管液体的平均液柱高度;m为毛细管末端校正的参数。,二实验原理,对于某一只指定的粘度计而言,上式中许多参数是一定的,因此可以改写成:,式中,B1,当流出的时间t在2min左右(大于100s),该项可以忽略,即,二 实验原理,又因通常测定是在稀溶液中进行,溶液的密度和溶剂的密度近似相等,因此可将r写成:,所以通过测定溶剂和溶液在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从上式求得r,再由外推法求。,t为测定溶液粘度时液面从a刻度流至b刻度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化 实验 课件 10 粘度 测定 应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54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