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环境设计的行为预见性与适应性.ppt
《景观环境设计的行为预见性与适应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环境设计的行为预见性与适应性.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 人性化环境景观设计,4.2 景观环境设计的行为预见性与适应性,景观设计与人们生活密切关联。它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与心理需求,创造更为美好的生活环境。设计人性化景观环境的前提条件:空间分布、使用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如心理特征、环境特征等。景观设计师应更多的考虑大众的行为需求,创造一个充满人性的生活、娱乐、休憩的户外场所。,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包括对人的生理及心理两个层面的关怀,不仅仅是满足人的使用,更重要的是从人的尺度、情感、行为出发,充分考虑日照、遮阳、通风等环境因素,尽可能地满足使用群体的需求,使人们都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户外休闲活动乐趣。,不同的行为对环境的要求不尽相同,环境与行为
2、之间往往存在一种潜在的对应关联。环境诱发行为,行为反过来又会作用于环境。实现人性化的景观环境设计,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行为需求。,4.2.1 环境行为调查方法,实现设计的预见性与适应性,必须要对景观环境中人的行为模式与特征进行调查。环境行为调查的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主要以行为观察法为基础,以调查问卷为补充,运用观察、描述的方式对环境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行为地图法,同时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1)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是根据研究对象的需要,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视觉、听觉器官或借助其他科学观察工具,包括摄
3、像机、录音机等工具,直接观测研究景观环境中的对象,从而做出分析与结论。行为观察法的特点:直接性、直观性。,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行为观察法的重要补充,是景观空间调研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其影响因素是问卷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被调查对象的合作程度。问卷调查的特点:直接性、片面性。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自愿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可能性原则、简洁性原则。,3)行为地图法 1970年环境心理学家伊特尔森等人发展起来的行为地图法,是一种研究人员将特定时间段特定地点发生的行为标记在一张按比例绘制的地图上的方法,常把不同行为或不同人群用符号标记在图上。行为地图可以由多张特定时间段的地图进行叠加,从而得出更
4、大时间段内的特定场地的人们的行为特征。其特点是:平面标记直接明了,与设计最容易相结合。,4)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行为地图法的重要补充,它在行为地图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调查搜集来的大量数据,再运用统计学原理来分析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模式以及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特点:科学性(能在错综复杂的空间环境与极其丰富的环境因素中做出定量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总体规律)。,某广场不同地段与时间段使用人群统计表,4.2.2 景观环境中人的行为模式,根据环境中行为的发生频率,把环境中发生的行为分为必要性行为、高频行为、偶然性行为。1)必要性行为 必要性行为指在所有的环境中每天都会出现的行为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景观 环境设计 行为 预见性 适应性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5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