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设计课堂实录.doc
《落花生教学设计课堂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花生教学设计课堂实录.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Nothing will be long in the future. In this world, people wave their hands and let the tea cool.悉心整理祝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落花生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落花生教学设计课堂实录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六个生字;通过朗读课文以及查资料、了解词语的意思。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正确抄写第十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借以关注此类写作方法的*。4.通过学习花生最可贵之处,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
2、做人道理。学习感悟身边的事物,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尝试着写一写。过程与方法:以读为本,重感悟,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重实践,在实践中运用语言体会表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感悟身边的事物,从中得到一些生活中的启示,逐步培养边观察边感悟的习惯。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花生最可贵之处,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学习感悟身边的事物,从中得到一些生活中的启示,尝试着写一写。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借以关注此类写作方法的*。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花生最可贵之处,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学习感悟身边的事物,从中得
3、到一些生活中的启示,尝试着写一写。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借以关注此类写作方法的*。三、教学策略1.品读与感悟相结合,在读中悟,悟后促读。2.自主学习与集体交流相结合,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3.设置不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4.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多种表达手法,学会观察即生活、思考即表达。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1.启发谈话:同学们,大家都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
4、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我们来听听这个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是否说出了其中的原因。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我们了解一下它是如何“落花生”的。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阅读资料袋了解许地山,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后大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落花生”的含义。出示课件:有关许地山照片及筛选整理的情况资料。3.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设计意图】激趣导入,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了解作者与“落花生”的联系,进而继续学习。(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1.在预习的基础上,同桌互读互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2.用生字词
5、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评议读的情况。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种花生、收花生。准备收获节。尝花生和议花生。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在母亲的建议下,我们开辟出来种花生。经过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一天晚上,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叫上父亲办了个收获节。我们一边品尝花生,一边讨论花生的可贵之处。最后,父亲说到让我们要像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出示课件:全家人过收获节的图片。4.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
6、懂的地方?5.细读课文时,同学们哪些想一起深入探讨的问题。预设:为什么要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呢?桃子、石榴、苹果不是也挺好吃的,为什么让他的孩子们要像花生一样?为什么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当年爸爸的教诲,给许地山后来的影响是什么?他是如何勉励自己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这篇*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有什么好处?什么是借物喻人的写法?同学们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第三部分的内容,那就让我们仔细品味。【设计意图】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三)深入品味,感悟表达1.默读课文,想一想“议花生”这部分内容讲了几层意思?讲了两层
7、意思,第一层(三至十一自然段)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十二至十五自然段)从谈花生到论做人。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怎样从谈花生到论做人的。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1)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课件出示父亲的话。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师生对读的填空。读读父亲的话,学生讨论有关的问题,教师点拨。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b.谁能读读描写桃子、石榴和苹果的句子,表达出“爱慕之心”。c.父亲认为花生的哪一样最可贵?为什么是“最可贵”的呢?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爱炫耀;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
8、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d.对比着读一读,再次感受花生的可贵之处。同学们之前提出的问题,查看一下解决了吗?原来父亲把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生活中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呢?大家观察过吗?(2)体会第二层意思。过渡:父亲给我们指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可贵之处,我们都知道这不仅仅是在说花生,而是要说到做人,父亲是怎样说的?学生自读,谈理解。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做人,他赞美花生默默奉献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应该做这样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
9、别人有用的人。教师:对于父亲的话,孩子们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理解“我”说的话。a.齐读。b.讨论交流。“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师生对读。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感受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由于落花生的特点就是“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跟社会上那些甘于寂寞、默默无闻的人有着内在精神的契合。作者许地山就是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从落花生的可贵之处延伸到做人的品格,从而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做人道理,这种
10、表达的手法显而易见,特点鲜明,值得学习。今天向大家推荐此类表达手法的*,有袁鹰的白杨;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进一步学习感悟身边的人和事,从中得到生活中的启示,在反复回读中,领悟*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四)布局谋篇,突出中心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种花生( )( )(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做人又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就是为了重点突出作者最想表达的内容学习落花生的品格。【
11、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表达观点的方法。(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谈谈你的收获。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教导子女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详略得当。正是由于主次分明,所以*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写*的时候也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中心。4.延伸拓展。(1)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些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得到的启示吗?(2)许
12、地山当年真的记住了父亲的话,读读*的结尾部分。出示课件:许地山生平简介。后人的评价:许地山是“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因劳累过度而病逝。在许地山的文字当中走一个来回,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5.让我们一起记住许地山的话,齐读。【设计意图】一是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描写方法以及这样表达的目的。二是学以致用,学习感悟身边的事物,把学到的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运用到学生的习作中,培养学生关注此类写作方法的*。6.布置作业。小练笔: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落花生教学设计课
13、堂实录2学情分析*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明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教师要注意三点:一要保证学生个体进行充分阅读、思考和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的时间。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础,教师作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由内容到思想,由花生的生长特点到花生的品格,由花生的品格到做人的道理,逐步加深理解,切忌教师一厢情愿地说教。二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突破本课教学难点,要对作者的立意有所了解,取得认同。三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见解。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14、的品格。2、分清课文的主次。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落花生的特点从而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过程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 、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
15、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种花生、收花生。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吃花生时的议论。)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汇报交流。(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2)质疑、解疑。“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3、指导感情朗读。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预习课文的第
16、三部分。第二课时一、谜语引入。由谜语引入课文,作家许地山有个笔名叫落华生,大家猜猜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指多名同学说)大家想不想知道原因呢?二、学习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画出重点词语,作好记号。2、老师今天带来了花生,大家想不想尝尝,检查生字情况。(出示动画)3、自由读课文,你知道了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些什么?4、对作者影响的是哪件事?5、那天晚上,在茅亭下,他们谈论花生的什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6、分角色朗读(出示阅读要求),其他孩子边听边勾画,他们各自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7、引读齐答,对于花生的好处(出示课件)姐姐说: 哥哥说:我说: 爸爸说:8、其中谁的谈话对“我”的影响?9
17、、指名读爸爸的话,其他的同学勾画出花生和苹果、桃子、石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10、练习填空作比较。(出示课件)11、从父亲的话语中,你知道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12、自己读一读讨论:爸爸在赞美花生的什么精神?学生结合爸爸的谈话内容谈,不炫耀,默默奉献的精神。13、练习有感情朗读,指多名同学读爸爸的话。14、爸爸仅仅在说花生吗?爸爸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15、爸爸由赞美花生的可贵之处,谈到怎样做人,许地山听懂了爸爸的话吗?从哪儿看出来?教师总结: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
18、累过度而去世,年仅 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落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许地山说的话。16、许地山懂了,同学们也懂了,男孩子读,女孩子读17、年幼的我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话?(为什么用落花生做笔名?)的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18、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出示课件)(1)、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2)、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3)、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教师总结:文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
19、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19、那么,你长大以后,准备做象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准备做像桃子,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呢?为什么?(出示课件讨论)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板书设计种花生落花生 吃花生过收获节 我们谈谈花生 赞花生父亲谈学花生借物 喻 做有用的人(道理)落花生教学设计课堂实录3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父亲”
20、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4、初步掌握分清*的主次,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式。二、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三、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四、教学准备:1、课件2、(1)让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2)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1、(课件出示花生图)认识它吗?这就是落花生,板书课题、介绍作者。(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思考:课
21、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三)品读感悟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分角色朗读相应的段落,说说: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2、默读课文,思答: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汇报交流:(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板书:做有用的人)3、小组讨论交流喜欢的句子,教师巡视(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2)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结合实际谈谈,我们要做怎样的人?4、读一读你认为感受最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落花生 教学 设计 课堂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