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课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ppt
《教师培训课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培训课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小学,5-10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划 政策导向和配套措施,改革背景,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研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指导纲要 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建设,5-10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划政策导向和配套措施,背景,自2001年起,用5-10年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中和大中 城市的初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中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初中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背景,课程名称:“计算机课”“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在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 能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
2、课程使学 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 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的具体内 涵),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 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 作学习的手段”教学内容:模块制教学和评价方式:暗示倡导“任务驱动”教材编写和使用: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评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指导纲要 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背景,开课情况,2001年第四季度的统计:全国有12000多所普通高中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占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92%,约有1400多万普通高中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有12000多所大中城市的初中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占这类地区初中学校总数的70%,约有1000多万初中生接受信息技术教
3、育;全国有44000所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占小学学校总数的10%左右。,背景,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研制,(一)高中课程改革目标(二)新的高中课程结构,背景,(一)改革目标,构建体现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为每位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增强课程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新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使学校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建立新课程评价制度,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研制,背景,(二)课程结构,基于学习领域,实现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打破班级和年级
4、的固定界限,鼓励跨班级跨年级选修 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课程修习计划确定共同必修内容,增加学生的选择空间,实行学分制,反映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历程,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研制,综合实践活动,科 目,模 块,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八个学习领域,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改革背景,课程建设,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的内容模块,课程实施建议,基本理念,课程建设,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强调问题
5、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基本理念,课程建设,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课程目标,基本理念,课程建设,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目标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 力量,为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基本理念,课程建设,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
6、代的合格公民 目标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基本理念,课程建设,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目标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
7、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基本理念,课程建设,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目标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课程的基本理念,改革背景,课程建设,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的内容模块,课程实
8、施建议,设计思路,课程建设,课程设计原则: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设计思路,课程建设,高中课程拟设计的模块及其关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 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设计思路,课程建设,课程标准的体例设计:“内容标准”“例子”“活动建议”,内容标准是主体,首先坚持灵活性,既给出每一部分的基本要求,又给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和工具的选用等留有多样化的发挥空间;其次注重时效性,以保证在本标准实施期间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指导。例子是对内容的
9、具体诠释活动建议是对教学活动的引导,设计思路,课程建设,课程标准的体例设计:“内容标准”“例子”“活动建议”,内容标准是主体,首先坚持灵活性,既给出每一部分的基本要求,又给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和工具的选用等留有多样化的发挥空间;其次注重时效性,以保证在本标准实施期间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指导。例子是对内容的具体诠释活动建议是对教学活动的引导,课程的基本理念,改革背景,课程建设,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的内容模块,课程实施建议,课程目标,课程建设,总目标提升综合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基础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人文修养辩证的信息技术价值观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中小学信息
10、技术课程应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建设,信息技术课应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课程目标,课程建设,知识技能方面 理解、熟练操作、适应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常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课程目标,课程建设,知识技能方面 理解、熟练操作、适应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常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
11、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课程目标,课程建设,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
12、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课程目标,课程建设,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
13、法。,课程目标,课程建设,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课程目标,课程建设,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3、能从日常生活、
14、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课程目标,课程建设,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
15、定信息需求。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课程目标,课程建设,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
16、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评价技术优缺点技术创新,课程目标,课程建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9、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11、能理解
17、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课程建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9、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课程建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9、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
18、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课程建设,界定和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的两条主要线索,信息技术操作技能,面向问题的信息技术应用,对技术和活动的评价、创新,信息及其运动规律,个体,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改革背景,课程建设,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的内容模块,课程实施建议,内容模块,课程建设,内容模块,课程建设,价值: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是课程目标的综合体现,是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延伸内容:信息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方法;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生活
19、、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明确有关社会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教学: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与实践中培养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基础,内容模块,课程建设,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的获取,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处理与交流,内容模块,课程建设,价值和主要内容:让学生体验客观世界的计算机对象化表征和算法思维,掌握几种基本算法;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教学建议:引导学生寻找、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问题。关注对程序设计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具体
20、情况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强调通过算法与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程序设计的语言不作具体规定。,算法与程序设计,内容模块,课程建设,算法与程序设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算法例举,内容模块,课程建设,价值与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培养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进行多媒体作品规划、设计与制作的能力。教学建议:密切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注重利用多媒体表现创意、表达思想,实现直观有效的交流。,多媒体技术应
21、用,内容模块,课程建设,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多媒体信息表达,内容模块,课程建设,价值与主要内容:学生应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方法;体验因特网对生活、学习带来的深刻变化。教学建议:要注重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学习的兴趣;要结合实际条件,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整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避免技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要在充分展示网络技术思想的基础上,突出网络文化的内在魅力。,网络技术应用,内容模块,课程建设,网络技术应用,因特网应用,网站设计与评价,网络技术基础,内容模块,课程建设,价值和主要内容:通过
22、本模块,学生可了解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能运用所学的数据管理技术处理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体会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教学建议:突出对数据库技术中“关系”这一核心特征的理解,着眼于数据管理技术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介绍一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技术,内容模块,课程建设,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建立使用与维护,数据管理基本知识,内容模块,课程建设,课程界定:人工智能是研究解释和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价值和主要内容: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会简单使
23、用一种人工智能语言解决问题;能用专家系统外壳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能感受人工智能的丰富魅力,知道人工智能对人类学习、生活的影响教学建议:强调让学生体验典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过程,了解其基本原理;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本模块对采用的人工智能语言与专家系统工具等不作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人工智能初步,内容模块,课程建设,人工智能初步,知识及其表达,推理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改革背景,课程建设,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的内容模块,课程实施建议,实施建议,课程建设,教学建议,课程建设,一、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信息技术
24、学习氛围:信息技术学习大环境: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图书馆、机房和教室建设等),设计良好的信息文化环境。课堂学习的小环境: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技术流程与应用技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在过程中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逐步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和健康人格;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自主探索、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做好指导、辅助和调控。,教学建议,课程建设,一、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信息技术学习大环境: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图书馆、机房和教室建设等),设计良好的信息文化环境。课堂学习的小环境: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
25、动手操作,掌握技术流程与应用技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在过程中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逐步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和健康人格;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自主探索、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做好指导、辅助和调控。,教学建议,课程建设,二、合理选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的不同,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要善于将设计、制作、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有机结合结合起来,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教学建议,课程建设,二、合理选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培训 课件 中小学 信息技术 教育 改革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9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