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05节态度.ppt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05节态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05节态度.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五节 态度,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可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2,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一、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一)态度的3个特点1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2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态度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等。3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130;202,3,(二)态度的3个成分一般认为,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个成分。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2.情感成
2、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3.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203,4,上述三种成分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分别为C(cognition,认知)、A(affection,情感)、B(behavior tendency,行为倾向),态度的三成分说被称为态度的ABC模型。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105;106,5,(三)态度与行为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但态度与行为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
3、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6,(四)态度与价值观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态度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就其认知成分来说,评价是核心要素。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影响,但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价值。,7,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首先,价值观与态度相比,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转变。其次,价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284,8,个体的各种价值观根据价值选择的重要性构成了一
4、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同样,人的各种态度也会构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态度体系。越是接近价值体系中心的价值,越是接近态度体系中心的态度,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也越大。,9,二、态度的4个功能社会心理学家卡茨提出,态度有四个方面的心理功能。(一)工具性功能 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二)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能让人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10,(三)价值表现功能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取向。(四)认知功能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个体获得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就好像找到一个应付新情境的向导。已经形成的态
5、度,会影响对新的情境的认识。,134;135;285,11,三、态度的5个属性(一)方向。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指向。(二)强度。即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三)深度。即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四)向中度。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的程度。(五)外显度。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136,12,四、态度的形成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一)依从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依从是表面的、暂时的,是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
6、管理策略。,13,(二)认同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越属于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态度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14,(三)内化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认知成分为基础的。个体态度的形成,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最后成为不易转变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137;286,15,130.个体对待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称为()。
7、A.归因 B.态度 C.动机 D.情绪282.态度的特点包括()。A.系统性 B.内在性 C.稳定性 D.对象性,练习题,16,283.态度的成分包括()。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行为倾向成分真题.态度概念的ABC模型中,B指()。(A)认知成分(B)行为成分(C)情感成分(D)行为倾向成分,练习题,17,131.一般来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A.情感成分 B.行为倾向成分 C.认知成分 D.动机成分132.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模型。A.B=f(P,E)B.P-O-XC.TIRO D.
8、A-B-C133.在态度的A-B-C模型中,“C”指()。A.情感 B.行为倾向 C.人格 D.认知,练习题,18,28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态度是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有怎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B.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C.个体赋予态度对象的主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影响,但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对象的客观价值D.价值观不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练习题,19,134.个体倾向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这是态度的()功能。A.工具性 B.自我防御 C.认知 D.价值表现135.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这
9、是态度的()功能。A.自我防御 B.工具性C.价值表现 D.认知285.态度的功能主要包括()。A.工具性功能 B.自我防御功能 C.价值表现功能 D.认知功能,练习题,20,136.个体对特定对象的卷入水平,是态度的()维度。A.强度 B.外显度 C.方向 D.深度,练习题,21,137.态度的内化是指()。A.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B.个体采用他人的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C.个体按照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出与他人一致D.个体以理智与情感,即认知与情感成分为基础习得一定的态度286.根据凯尔曼的观点,态度形成包括()等
10、阶段。A.内化 B.评价 C.服从 D.认同,练习题,22,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转变。,23,一、态度转变模型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了一个态度转变的模型,如下图所示:,24,接受者的态度转变涉及的4个要素:1.传递者。传递者是沟通信息的提供者,也是试图以一定的方式引导人们发生态度转变的劝导者;2.沟通信息。态度转变,是接受者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与外在的信息存在差异后发生的。沟通信息是态度转变的最直接的原因;3.接收者,也是态度转变的主体,一切说服的努力,只有为态度主体所接受,才能发挥作用。4.情境因素,沟通和说服是在一定背景中进
11、行的,所处的情境不同,个体的情绪状态的差异,都会影响态度转变的效果。,25,1.传递者的威信信息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会影响他发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一)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26,2.传递者的立场传递者的立场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说服效果。如果传递者的立场是自我服务的,则他所提供的信息影响力小。如果传递者的立场是自我牺牲的,则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27,3.说服的意图如果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转变态度;但如果接受者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他们的意图,心理上没有阻抗,对信息的接受就较好,易于转变态度。4.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
12、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容易接受他们的说服。,287,28,(二)沟通信息方面的4个影响因素1.信息差异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研究表明: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这种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138,29,2.畏惧信息如果唤起人们的畏惧情绪,一般来说会有利于说服服。但畏惧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正的线性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的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会使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139,
13、30,3.信息倾向性研究发现,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31,4.信息的提供方式信息提供的方式、渠道,也影响说服的效果。一般来说,口头传递比书面途径效果好,面对面的沟通比通过大众传媒沟通效果好。,32,(三)接受者方面的3个影响因素 1.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和态度体系的一部分,难于转变;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与个体的需要密切关联的态度不易转变。2.人格因素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咨询 培训 社会心理学 05 态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7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