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探讨.ppt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探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探讨.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与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探讨,贵州大学培训中心 汤 斌,内容提要,一、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及其出台的意义二、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三、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与中职建筑施工管理专业教学的关系四、关于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的几点考虑,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及其出台的意义,2011年7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第1059号公告,批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GJ/T250-2011,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
2、人员职业标准及其出台的意义,1 总 则为了加强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规范专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评价,指导专业人员的使用与教育培训,促进科学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建筑业企业、教育培训机构、行业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人才队伍规划、教育培训、评价、使用等。,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及其出台的意义,1.0.3 本标准所指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包括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其中,施工员、质量员、标准员可分为土建施工、装饰装修、设备安装和市政工程四个子专业。1.0.4 本标准为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相
3、关专业人员规定了,所应履行的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本要求。有关地区和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对本地区及企业的相关专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1.0.5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的岗位设置、工作职责确定、教育培训和职业能力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及其出台的意义,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共四章。除了第一章总则之外,还有第二章术语、第三章职业能力标准和第四章职业能力评价。和其他行业标准一样,也有本标准用词说明和附:条纹说明。其中第三章是本职业标准的核心内容,除了一般规定之外,还分别介绍了施工员、质量员、安
4、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和资料员的工作职责、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其中,专业知识又分为通用知识、基础知识和岗位知识。,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及其出台的意义,为了贯彻实施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等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门发布了一份文件,关于贯彻实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的意见(建人201219号)。文件中对实施职业标准的目的意义做出了明确的阐述。,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及其出台的意义,建人201219号文件指出:“职业标准规定了相关职业岗位专业人员的职责任务,及其履职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是企事业单位科学合
5、理设置专业人员职业岗位、加强现场管理和教育培训的依据。制定并实施职业标准对于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社团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强岗位培训工作,规范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人才培养,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及其出台的意义,建人201219号文件还要求:“积极引导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文件要求“各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各有关职业院校要以职业标准为导向,合理调整、设置土建类专业。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组织好校内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要认真落
6、实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鼓励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参加相关职业岗位的培训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书,提高就业能力。”,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及其出台的意义,建筑类职业院校、中职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为建筑施工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与行业保持紧密联系。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的出台,是建筑行业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重要动向,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实施。,二、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一个传统的老专业,过去叫做“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现在教育部把它规范为“建筑工程施工”,使得本专业名副其实。教育部2010年修订的中等职
7、业学校专业目录,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出了清晰的界定。,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培养目标,现行专业目录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准确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本专业的历史传承;二是当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现实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建国之初,我们国家经历了多年战争的创伤,百废俱兴,亟需大量的建设人才。50年代,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建立和完善了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体系。实际上,这是为了适应我国国情和建设需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办法。当时中等专业学校培养目标很清楚技术员。教学内容与高等学校没有严格的区分和
8、本质的区别。目前仍在一定范围内残留的“大中专院校”一词,就是这一阶段的历史痕迹。,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普通中专平行的,国家还举办了大量的技工学校,培养目标是各工种的技术工人。由于土建行业的主要工种技术所使用的工具简单、操作简单,技术含量不高,新工人的培养大量依靠师徒相传、现场培养,因此,以培养砖工、木工、混凝土工等传统工种的土建类技工学校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工业与民用建筑”这个专业名称,也是直接来自于前苏联。当时普通中专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土建技术员。要求比较宽泛,通俗的说法是:懂设计 会施工 能管理,中等职业学校建筑
9、工程施工专业的培养目标,1981年建设部教育局根据国务院(1980)253号文件精神和建筑类中等专业学校的实际情况,颁布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计划,该计划所提出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中级技术人才。具体要求是:,(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培养目标1981年的部颁教学计划,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培养目标1981年的部颁教学计划,(二)完成技术员的基本训练。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技术知识和生产管理知识;掌握
10、计算、制图和试验等基本技能;初步掌握一门外语。毕业后能够从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也能从事设计工作。(三)具有健全的体魄。,1986年的中等专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生业务规格及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1986年三月,建设部教育局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在南宁召开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计划研讨会”,会后,以函的形式将研讨会纪要及中等专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生业务规格(征求意见稿)、中等专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中等专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1986年业务规格规定的
11、中专工民建专业毕业生的业务范围,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经过一年的实际工作锻炼,应能担任建筑施工企业的内业技术员、工长(施工员)的工作。,1989年的部颁教学文件汇编,经过近三年的试行、调查研究和广泛讨论,1989年3月,建设部人才开发司正式颁布的一整套教学文件,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文件汇编收录了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生业务规格、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计划和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等十门骨干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成为本专业权威性的教学指导文件。,1989年的部颁教学文件汇编,正式颁布实施的教学文件汇编,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作了部分修改,总体结构没有很
12、大的改动。在业务规格和培养目标方面保留了1986年征求意见稿的表述。,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基本技能的中等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也能参与一般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试验工作。经过一年的实际工作锻炼后,能够担任工长或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测量和材料试验员等内外业技术员工作。,这份教学文件对中专“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1年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001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施工 专业 教学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6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