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精神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ppt
《常见精神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精神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常见精神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柯茂林,第一部分 常见精神与行为障碍,一、双相情感障碍,临床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躁狂时主要症状:心境高涨或易激惹、失去控制;精力和活动增加,言语加快,自高自大;注意力易转移;睡眠减少。抑郁时主要症状:心境低落或悲伤;兴趣或快感缺失。还可伴有:睡眠紊乱、注意力集中困难、自罪或自我贬低、食欲紊乱、疲乏或精力减退、自杀观念或行为。严重病例可能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二、抑郁症 临床上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1)有时患者以躯体不适为
2、主;(2)有时易激惹是主要的问题;(3)某些群体是高危人群(产期、中风、帕金森或多发性硬化患者)。诊断要点:心境低落或悲伤;兴趣或快感缺失。,抑郁症鉴别诊断:(1)有幻觉、妄想应和精神病性障碍鉴别;(2)有躁狂应诊断双相情感障碍;(3)有严重酒精和药物使用史,应考虑酒精或药物所致;(4)医疗行为中也可以产生抑郁,又称医源性抑郁。,三、恐怖障碍,包括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特定恐怖症。对某些场所或事件的不明原因的强烈的恐惧,患者经常完全回避这些场景。患者可能因为恐惧而不能离开家或不能独处。,四、惊恐障碍(急性焦虑症)难以解释的焦虑或恐惧发作,不可预测,突然出现,发展迅速,可能仅持续几分钟。发作时
3、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一次发作经常会导致对再次发作的恐惧并会回避曾经发作的场所,患者会经常回避可能产生类似于惊恐发作的躯体感觉的运动或其他活动。注:如果发作仅仅发生在某些特定的恐惧的场所,考虑恐怖障碍。,五、广泛性焦虑障碍(慢性焦虑症)患者最初可能主诉与紧张有关的躯体症状或失眠,进一步询问会发现焦虑是主要的。精神紧张 躯体紧张 植物神经兴奋常由应激性事件诱发,尤其对于慢性焦虑倾向的人注:如果存在突然的非诱发性的焦虑发作,考虑惊 恐障碍。,六、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起初可能主诉一种或更多的躯体病症。进一步询问会发现抑郁心境和或焦虑症状。诊断要点:(1)心境低落或悲伤;(2)兴趣或快感缺失;(3)显
4、著的焦虑或担心。,七、适应障碍,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的、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等。生活事件和病人的人格特征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但并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六个月。发病往往与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个体心理素质、心理应对方式等有关。,急性症状通常持续数天到数周,如果明确的症状持续存在超过一个月,应考虑其他诊断:(1)明显的抑郁症状;(2)明显的焦虑症状;(3)应激相关的躯体症状;(4)失去亲人的居丧障碍。,八、分离(转换)性障碍(癔症)表现为不寻常或戏剧性躯体症状,如抽搐,遗忘,出神,感觉缺失,视觉紊乱,肢体瘫痪,失音,身份识别障碍,“
5、附体”。躯体病状有下例特点:(1)表现不同寻常;(2)与已知疾病不一致;(3)经常突然起病并与心理应激或个人的困难处境 相联系;(4)急性期富有戏剧性、随时间经常改变、和别人 关注有关,有暗示性。,九、难以解释的躯体主诉 可以存在任何躯体症状。症状可能因文化不同而变化多端。主诉可能单一或多样,并可能随时间而变化。诊断要点:各种各样无躯体性解释的躯体症状 无视各种阴性检查结果而经常就诊 某些患者可能主要关心摆脱躯体症状。有些患者可能担心患有躯体疾病,不相信没有躯体疾病。抑郁和焦虑症状较为常见,女,33岁,中专,家庭妇女。因持续腹胀、腹痛3年,腰背、四肢不适感2年入院。患者27岁时嫁给一大她18岁
6、的个体商人。婚后前3年感觉良好,不需工作,家务由保姆料理,衣食无忧,丈夫还给她每月几千元零花。患者生性好动,而丈夫长年在外,孤独寂寞时只能陪小区的老太太打麻将,却不能进歌舞厅(丈夫规定)。结婚3年后,患者觉得上腹部不适,有腹胀、腹痛感,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浅表性胃炎”,给予护胃治疗,觉症状有所好转。3个月后,闻丈夫又有外遇,症状逐渐加重,表现腹胀、腹痛、觉腹部有异常包块在游动,并出现食欲不振,胸闷,心悸,腰背不适,四肢麻木,入睡困难等症状,即入住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多种检查,未发现异常,给予一些辅助药物治疗好转出院。,以后病情波动,先后7次住消化科,心血管内科,中医科做了大量各种检查,花
7、费医药费7万余元,疗效不佳而转入心理康复病房。经氟西汀治疗5周后,症状基本消失,维持治疗,一年随访病情稳定。,十、进食障碍,是指在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与特定的文化压力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导致的进食行为异常,包括: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贪食 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症诊断标准:A、不可理喻地害怕长胖或体重增加,或出现扭曲体 像(无端地认为自己体重过重);B、过分努力控制体重(严格节食、呕吐、泻药);C、否认体重或饮食习惯是问题所在;D、低于正常平均体重的以上;E、症状至少持续三个月;F、往往具有强迫人格;G、多见于青少年女性;F、停经。,神经性贪食症诊断标准:是指具有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多食或暴
8、食行为,进食后又因担心发胖而采用各种以减轻体重,使得体重变化并不明显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反复发作,一次进食大量高热量食物,吃的又多又快,自己明知不对却无法控制,往往过分关注自己的体重和体形,存在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同一患者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表现为厌食或贪食。,十一、睡眠问题入睡困难睡眠质量欠佳(睡眠不安或不深,睡后不解乏)频繁或延长的觉醒期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中异常行为(睡行症、夜惊、梦魇),十二、性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不愿意谈论有关性的事情,而可能诉及躯体症状、心情抑郁或婚姻问题。小文化群体中可能有特殊问题。,十三、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组起病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障碍(岁以前),以智力发育低下
9、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临床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轻度智商在之间,学习差,能胜任简单工作。中度智商在之间,日常生活需要指导或监护。重度智商在之间,日常自理需要帮助,仅会说简单话。,十四、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主要临床表现是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多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诊断要点:注意集中困难躯体性不安(课堂上、吃饭时最明显)冲动性(未经思考就行动)多动行为既可导致也可归因于亲子关系问题。,十五、品行障碍,指儿童少年期出现的持久性反社会性行为、攻击行为和对立违抗性行为,这些异常行为严重违反了相应年龄的社会规范,较之正常儿童的调皮或少年逆反行为更为严重。父母或老师可能就如何应对
10、孩子的破坏性行为而寻求帮助。一般自我中心,好指责别人,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品行必须根据相应年龄和文化背景的正常规范来判断。品行障碍可能与家庭和学校中的应激相关。注意:当年龄满18周岁就诊断为人格障碍。,例:一个伟大预言的破产,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到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3万字的报告.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也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
11、,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调个头,好象都易如反掌似的。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历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无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在用不着 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 的超级大国。-,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教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里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精神 行为 障碍 人格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6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