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问诊发热疼痛.ppt
《常见症状问诊发热疼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症状问诊发热疼痛.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常见症状问诊,学习目标,描述各种常见症状的定义;说出常见症状的病因;描述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说出常见症状的护理评估要点;叙述各种常见症状的相关护理诊断。,症状评估之一 发 热(fever),第一节 发 热(fever),概念:机体在致热源的直接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致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正常体温和生理变化正常人体温相对恒定在3637,正常体温在不同的个体间稍有差异,并且受昼夜、年龄、性别、活动程度、药物、情绪、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而略有差异。,一般上午稍低,下午稍高,一日间体温波动不10C,否则也属异常。当体温升高10
2、C时,P增加13次/分。,发生机制,1.致热源性发热 是主要原因,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1)外源性致热源(exogenous pyrogen):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中性嗜酸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发生机制,(2)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又称白细胞致热源(leukocytic pyrogen)血-脑屏障 体温调节中枢 交感神经 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 散热 运动神经 骨骼肌紧张性增高或寒战 产热,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发热,发生机制,2.非致热源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
3、出血、炎症等;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心力衰竭、广泛性皮肤病等。,病 因,1.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慢性、局限性、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风湿性疾病;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一)发热的分度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1低热 37.3382中度发热 38.1393高热 39.1414超高热 41以上提示:腋温口腔温度0.20.4 肛温口腔温度0.30.5,(二)发热的临床过程
4、与特点: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 皮肤苍白、无汗,寒战后体温骤升或缓升 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39-400C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伴有惊厥。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高热期:产热散热(高水平)体温下降期:散热产热 多汗、皮肤潮湿,体温可骤降或渐降,高热的后果:意识改变;小儿高热易出现惊厥;胃肠功能异常;消瘦;口腔炎症;降温时饮水不足可引起脱水,重者可发生休克。,请说出图中是哪种热型?,图3-1,图3-1稽留热,图3-2,图3-2弛张热,图3-3间歇热,图3-3,图3-4,图3-4回归热,图3-5,图3-5波状热,图3-6,图3-6不规则热,1.稽留热:稽留热(conti
5、nued fever):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图3-1),(三)热型及临床意义,2.弛张热(remittent fever):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肺炎等(图3-2),热型及临床意义,3.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致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图3-3)。,4.回归热(recurrent fever):体温急骤上升达39或以上
6、持续数天后又骤然降致正常水平,数天后体温又骤升,如此规律性交替出现。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图3-4)。,热型及临床意义,5.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体温又渐升,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图3-5)。,6.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癌性发热等(图3-6)。,护理评估要点,1.起病的缓急发热程度与热型。2.发热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主要:有无营养与代谢形态的改变;谵妄、幻觉等意识障碍的发生。3.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
7、,相关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2.体液不足:与体温下降期出汗过多和/或入夜量不足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发热代谢率增高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关。4.口腔粘膜改变:与发热所致口腔粘膜干燥有关。5.潜在并发症:惊厥;意识障碍,症状评估之三 疼 痛(pain),二、疼 痛(pain),(一)概念(二)发生机制:痛觉传导途径(三)分类(四)问诊要点(掌握)(五)临床常见疼痛(头痛、胸痛、腹痛)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六)相关护理诊断(自学)。,(一)概念,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
8、1978年对疼痛(pain)所下的定义是“个体经受或叙述有严重不适或不舒服的感受”。,(二)发生机制痛觉传导途径,(头面)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丘脑束(躯干)外周神经(内脏)交感神经 脊髓后根(气管、食管)迷走神经,大脑皮质第一感觉区,脊髓丘脑束,1、根据部位及传导途径分为(1)皮肤痛:来自体表、定位明确 双重痛感:先刺痛 后烧灼痛(2)内脏痛:内脏器官 机械牵拉、扩张、痉挛、炎症、化学性 刺激等 时间-缓慢而持久 性质-钝痛、烧灼痛或绞痛 位置-定位不清 伴随症状-恶心和呕吐,(三)分类,(三)分类,(3)躯体痛:指肌肉、肌腱、筋膜与关节痛等 深部组织的疼痛。*骨膜的痛觉最敏感。*肌肉缺血是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症状 问诊 发热 疼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