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ppt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1.1 嵌入式系统简介1.2 嵌入式处理器1.3 嵌入式操作系统,整理发布,第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2,1.1 嵌入式系统简介,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科技领域和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使得我们很难发现它的存在。甚至一些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科技人员也只知单片机,不知道嵌入式系统。本节从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开始,阐述嵌入式系统的含义、特点等,以使读者加深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1.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1.1.2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1.1.3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1.1.4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1.1.5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第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3,什么
2、是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广义地讲,凡是不用于通用目的的可编程计算机设备,就可以算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举例来说,个人计算机(PC)不是一种嵌入式系统,因为它是用于通用目的的系统。而一些电话系统就是采用个人计算机技术建立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最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如手机、可视电话等;另外还有一些嵌入式系统采用特殊的微处理器,如传真机、打印机等。狭义上而言,嵌入式系统是指以应用为核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一般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过程是:从产品定义开始,接着进行硬件设计,然后将软件或操作系统移植到硬件上
3、,并且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最后经过测试与调试后即开始销售或使用。根据英国电机工程师协会所做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控制、监视或辅助某个设备、机器甚至工厂运行的设备”,嵌入式系统应该具备以下4个特性:执行特定的功能;以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构成核心;需要严格的时序与稳定性;全自动操作。,第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4,由上述可知,嵌入式系统是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综合体,整个综合体的设计目的在于满足某种特殊功能,并应用于各类具体的应用系统中,例如,实验仪器、办公设备、医疗设备甚至航天设备,等等。由于对嵌入式系统含义的理解因人而异,所以不同的书籍对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下面给出了一些文献中对嵌入式系统的
4、定义:“Computer as Components Principles of Embedded Computing System Design”一书的作者Wayne Wolf认为:“什么是嵌入式计算系统?如果不严格地定义,它是任何一个包含可编程计算机的设备,但是它本身却不是一个通用计算机。”“Embedded Microcontrollers”一书的作者Todd D.Morton认为:“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电子系统,它包含微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器,但是我们不认为它是计算机计算机隐藏或者嵌入在系统中。”“Embedded Software Primer”一书的作者Davie E.Simon认为:“人
5、们使用嵌入式系统这个术语,指的是隐藏在任一产品中的计算机系统。”“An 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of Small Scale Embedded System with example from PIC,80C51 and 68HC05/08 Microcontrollers”一书的作者Tim Wilmshurst认为:“嵌入式系统是这样一个系统,它的首要功能并不是计算,而是受嵌入其中的计算机控制的一个系统。嵌入暗示了它存在于整个系统中,从外部观察不到,形成了更大整体的一个完整部分。”,第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5,可以看出,虽然各种书籍对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稍有差异
6、,但是基本的思想和理解是相同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含义:嵌入式系统是面向用户、面向产品、面向应用的,必须与具体应用相结合才会具有生命力。正因为与具体应用的紧密结合,嵌入式系统才具有很强的专用性。嵌入式系统将先进的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以及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学科交叉和不断创新的知识集成系统。由于嵌入式系统必须根据应用需要对硬件和软件进行裁剪,以满足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的要求。因此,嵌入式系统的开发难度比较大,技术门槛较高。比较好的开发模式是:首先建立相对通用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然后针对具体的应用做最少量的软硬件
7、改动。由上述可以看出,嵌入式系统是一个外延极广的概念,凡是与产品结合在一起的、具有嵌入式系统特点的系统都可以称为嵌入式系统。,第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6,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嵌入式系统一般有3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硬件。图1.1给出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其中,处理器是系统的运算核心;存储器(ROM、RAM)用来保存可执行代码,以及中间结果;输入输出设备完成与系统外部的信息交换;其他部分辅助系统完成功能。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完成系统功能的主要软件,它可以由单独的一个任务来实现,也可以由多个并行的任务来实现。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RTOS)。该系统用来
8、管理应用软件,并提供一种机制,使得处理器分时地执行各个任务并完成一定的时限要求。,第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7,嵌入式系统的关键在于结合系统硬件电路与其特定的软件,以达到系统运行性能成本的最高比。系统中硬件的设计包括微处理器及存储器电路的设计、网络功能设计、无线通信设计及接口电路设计,等等;而嵌入式软件则专门负责硬件电路的驱动、控制处理,以提升硬件产品的价值,是硬件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常以固件(Firmware)的形式出现,如控制或驱动程序等。由于嵌入式系统领域的硬件、软件种类繁多,产品研发需要适应多种不同硬件与软件的组合。为了克服多样化,现在的研发方式多以平台化设计(Platform
9、-Based Design,PBD)为主。平台化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某一种基础的硬件与软件参考设计(reference design)为平台,自行加上额外所需要的硬件与软件,以适应多样化的产品需求,而不必每款产品都从头设计。这种设计方式可以缩短研发进程,加速产品的上市时间。这样的参考设计平台大多会由微处理器制造公司提供,例如,Intel、三星、Motorola等厂商提供微处理器的参考设计电路,以及建议的外围设备布局,包括内存、基本I/O甚至包括LCD控制接口、IDE设备接口,等等,并且配合某一款操作系统,例如,Linux、WinCE,以及相应的软件源代码。将这样的组合包以授权的方式提供给产品开
10、发厂商来开发产品,一般这样的组合包称为“板级支持包”(Board Support Package,BSP)。由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强调的不是执行速度而是功能稳定,因此硬件设计方面的技术瓶颈并不高;反而在软件组件方面,强调系统集成及友善的用户界面。随着网络与无线通信的发展需要,软件组件的发展更加重要。未来的软件开发将逐渐由现在的简易窗口与低速通信,向高速通信与多样化的用户界面发展。,第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8,嵌入式系统的特点,作为专用计算机系统的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相比,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嵌入式系统通常是面向特定应用的。嵌入式CPU大多工作在为特定用户群设计的系统中,它通常都具有低
11、功耗、体积小、集成度高等特点。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都必须高效率地设计,量体裁衣、去除冗余,力争在同样的硅片面积上实现更高的性能,这样才能完成功能、可靠性和功耗的苛刻要求。实时操作系统支持。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程序可以不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直接运行,但是为了合理地调度多任务,充分利用系统资源,用户必须自行选配实时操作系统开发平台。嵌入式系统与具体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的升级换代也是和具体产品同步进行的,因此嵌入式系统产品一旦进入市场,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一般都固化在存储器芯片或单片机本身中。专门开发工具支持。嵌入式系统本身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即使在设计完成以后,用户通常也不能对程
12、序功能进行修改,必须有一套开发工具和环境才能进行开发。,第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9,嵌入式系统的应用,MIT的David Clark首次提出的“后PC时代”(post-PC era)一词,指出个人计算机提供的只是在这个过渡时期的解决方案,而非最佳的方式,最终发展的应用将不会停留在桌面上的个人计算机,而是从桌面上蔓延下来,进入用户的日常生活中。从技术层面来讲,将来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将向软硬件系统集成、SOC设计、应用程序,以及内容服务这几个方面发展。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除了老牌嵌入式操作系统厂商VxWORKs、QNX、Nucleus等之外,新兴的主要竞争产品有Palm OS、Windows C
13、E、Linux等。其中Embedded Linux操作系统因为免费授权的特性,已经被很多国际型厂商采用。集成式芯片:SOC“系统单芯片”(System-On-Chip,SOC)研究的领域包括创新系统设计、系统平台建立,以及相关硅知识产权(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SIP)的设计、验证与集成等。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一般可以分为客户端的应用软件和服务器端的集成软件。服务器端的软件较为单一,客户端由于应用领域广泛,开发出的软件也是多种多样的。服务由于嵌入式产品的便携性,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输入输出的多媒体化,再加上嵌入式产品与网络的紧密结合,嵌入式产品相关的增值服务变得
14、更加重要。,第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10,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与通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但是又有着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由于应用目标的不同,使得这两种体系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通用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要求是高速、海量的数值计算;技术发展方向是总线速度的无限提升,存储容量的无限扩大。由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要嵌入到目标体系中,实现的是对目标的智能化控制,因此,它有着与通用计算机系统完全不同的技术要求与技术发展方向。嵌入式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是与目标系统密切相关的嵌入性能、控制能力与控制的可靠性。Intel公司于1971年推出有史以来第一个4位微处理器4004,接着德州仪器与国家半导体公
15、司也随后推出各自的4位微处理器。1974年Intel公司又推出了8位微处理器芯片8080,随后Zilog公司的Z-80、国家半导体公司的NSC800及Intel公司的8085等相继问世。第一个商品化的16位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是德州仪器公司所推出的9940,因为它的功能少,而且指令集贫乏,并未引起很大的注意。大家比较熟悉的16位微处理器产品是Intel公司所开发的8086微处理器及Motorola公司所开发的68000微处理器。当时IBM所推出的个人计算机即是采用8086作为数据处理及控制核心。通用微处理器沿着8086/8088、80286、80386、80486、Pentium、Pentium
16、 II、Pentium III、Pentium 4的线路发展,主频从十几MHz到现在的3GHz,字长也从8086的16位发展到了现在AMD64和Pentium D的64位。整体微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都实现了海量的增长。,第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11,嵌入式系统起源于微型计算机时代,然而,由于微型计算机的体积、价位、可靠性都无法满足嵌入式应用的要求。因此,嵌入式系统必须走独立发展道路,即单芯片化道路。将计算机做在一个芯片上,从而开创了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的单片机时代。在探索单片机的发展道路时,有过两种模式,即“模式”与“创新模式”。“模式”本质上是通用计算机直接单芯片化的模式,它将通用
17、计算机系统中的基本单元进行裁剪后,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构成单片微型计算机;“创新模式”则完全按嵌入式应用要求设计全新的、满足嵌入式应用要求的体系结构、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总线方式、管理模式等。Intel公司的MCS-48、MCS-51就是按照创新模式发展起来的单片形态的嵌入式系统(单片微型计算机)。MCS-51是在探索MCS-48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完善的嵌入式系统,它定位在具有可伸缩性并且低成本的产品控制单元,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历史证明,“创新模式”是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的正确道路,MCS-51的体系结构也因此成为单片嵌入式系统的典型结构体系。,第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12,单片机的技术发展
18、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SCM阶段,即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阶段,主要是寻求单片形态嵌入式系统的最佳体系结构。“创新模式”获得成功,奠定了SCM与通用计算机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MCU阶段,即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阶段,不断扩展各种外围电路与接口电路,增强智能化控制能力。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之路,向MCU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寻求应用系统在芯片上的最大化解决;因此,专用单片机的发展自然形成了SOC化趋势。因此,对单片机的理解可以从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控制器延伸到单片应用系统。从2000年开始,
19、以往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SOC的主要实现方式)设计已经逐渐被IP(Intellectual Property)或SIP(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所替代。SIP称为硅知识产权,或半导体知识产权(Semiconductor Intellectual Property),也就是芯片电路的制作方式或电路图等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前面加上硅或半导体,是为了与一般所称的知识产权有所区分。目前最受市场欢迎的嵌入式处理器就是由ARM公司出品的ARM系列处理器。ARM公司只提供IP授权,并不自行制造处理器。由于它的ARM RISC结构微处理器有着低消耗功率、高运算性能,以
20、及高度集成性等特性,使得许多芯片设计公司与芯片制造公司竞相向ARM公司购买ARM处理器的核心,作为自己公司微处理器芯片中的运算核心。ARM公司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IP供应商。,第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13,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起源于微型机时代,但很快就进入到独立发展的单片机时代。在单片机时代,嵌入式系统以器件的形式迅速进入到传统电子技术领域中,以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为主体,实现传统电子系统的智能化,而计算机专业人员并没有真正进入单片机应用领域。因此,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以自己习惯的电子技术应用模式,从事单片机的应用开发。这种应用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软、硬件的底层性和随意性;目标系统专业技术的密切相
21、关性,以及缺少计算机工程设计方法的指导。虽然在单片机时代,计算机专业淡出了嵌入式系统领域,但随着后PC时代的到来,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嵌入式系统软、硬件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为计算机专业人员介入嵌入式系统应用开辟了广阔天地。计算机专业人士的介入,形成的计算机应用模式带有明显的计算机的工程应用特点,即基于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平台,以网络、通信为主的非嵌入式底层应用。由于嵌入式系统最大、最广、最底层的应用是传统电子技术领域的智能化改造,因此,以通晓该专业的电子技术队伍为主,用最少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销;以8位机为主,带有浓重的电子系统设计色彩的电子系统应用模式会长期存在下去。另外,计算机
22、专业人员会越来越多地介入嵌入式系统应用,但限于专业知识的差异,其应用领域会集中在网络、通信、多媒体、电子商务等方面,不可能替代原来电子工程师在控制、仪器仪表、机械电子等方面的嵌入式应用。因此,客观存在的两种应用模式会长期并存下去,在不同的领域中相互补充。电子系统设计模式应该从计算机应用设计模式中,学习计算机工程方法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设计模式应该从电子系统设计模式中,了解嵌入式系统应用的电路系统特性、基本的外围电路设计方法和目标系统的基本要求等。,第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14,1.2 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嵌入式处理器,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全世界嵌入式处理器
23、的品种总量已经超过1000种,流行体系结构有30多个系列,其中8051体系的占了多半。生产8051单片机的半导体厂家有20多个,共350多种衍生产品,仅Philips就有近百种。现在几乎每个半导体制造商都生产嵌入式处理器,而且越来越多的公司有自己的处理器设计部门。嵌入式处理器的寻址空间一般从64KB到16MB,处理速度从0.1MIPS到2000MIPS,常用封装从8个引脚到144个引脚。,1.2.1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1.2.2 ARM微处理器1.2.3 Nios微处理器1.2.4 DSP1.2.5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选型原则,第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15,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微处理器可以分
24、成几种不同的等级,一般用字符宽度来区分:8位微处理器大部分都是用在低端应用上,也包括了外围设备或是内存的控制器;16位微处理器通常用在比较精密的应用上,需要比较长的字符宽度来处理;32位微处理器,大部分是RISC的微处理器,则提供高性能的运算能力,以满足需要大量运算的应用。但是从应用的角度来划分,嵌入式处理器包含了下面几种类型。1嵌入式微处理器(Embedded Microprocessor Unit,EMPU)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基础是通用计算机中的CPU。在应用中,将微处理器装配在专门设计的电路板上,只保留与嵌入式应用有关的功能,这样可以大大减小系统体积和功耗。为了满足嵌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嵌
25、入式微处理器虽然在功能上和标准微处理器基本是一样的,但在工作温度、抗电磁干扰、可靠性等方面一般都做了各种增强。嵌入式处理器目前主要有Am186/88、386EX、SC-400、Power PC、68000、MIPS、ARM系列等。嵌入式微处理器又可分为CISC和RISC两类。大家熟悉的大多数台式PC都是使用CISC微处理器,如Intel的x86。RISC结构体系有两大主流:Silicon Graphics公司(硅谷图形公司)的MIPS技术;ARM公司的Advanced RISC Machines技术。此外,Hitachi(日立公司)也有自己的一套RISC技术SuperH。,第1章 嵌入式系统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嵌入式 系统 设计 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