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ppt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 开放经济,12.1 传统理论斯密的绝对比较利益说:论证自由竟争与交换对经济发展的好处。两国交换的是各自具有绝对的更高劳动生产率的产品。李嘉图的相对比较利益说:在不具有绝对利益的条件下,原本无法进行交换,但由于两种产品相对优势大小不一,一国还是可以专门生产相对优势较大的产品来换取相对优势较小的产品。双方可以通过交换获取比较利益。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说:可以佐证李嘉图的相对比较利益说,各国资源优势不一,要素组合中会多使用相对充裕因而廉价的要素,所以各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的生产成本有差异,构成国际贸易的基础。马歇尔-勒纳条件:货币贬值能否增加净出口NX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
2、的需求弹性。如两者之和的绝对值1,贬值可以改善经常项目的收支,否则货币贬值是无效的。,12.2 国际收支平衡账户,国际收支平衡帐户指记录一年内与外国在经济往来中一切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分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编制。资本帐户反映一国与国外互相购买金融资产的交易,资本流动的目的是为了赢利,因此投资和信贷的流向是从低利率国家流向高利率国家。净资本流出F是国内国外利差的函数,或者说是国内利率的减函数。净资本流出F=a(R*R)。经常帐户记录进出口净额NX。NX是收入的减函数,因为收入上升会增加进口;NX是汇率的增函数,因为在直接标价法之下汇率上升(即本币贬值)会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在浮动汇率制度下
3、,汇率又是NX的减函数,因为NX下降将使美元需求增加,从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使汇率上扬(即本币贬值)。平衡帐户是为了调节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借贷余额,使国际收支平衡帐户始终保持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帐户为资本净流出F与净出口NX之和,国际收支平衡帐户是利率、收入和汇率的函数。BP曲线是国际收支平衡线,它是依据国际收支平衡模型的3个联立方程得出的:XM=NX=gnY+mEP*/P,F=h(R)=a(R*R),BP=NXF。再令BP=0求出的。gnY+mEP*/P=a(R*R),12.3 汇率的决定,汇率是本币的国外价格,是两种不同货币的交换比率。汇率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除美英外其他国家都采取直接标
4、价法,汇率升降与本币价值高低成反比。实际汇率:e=EP*/P,指名义汇率用两国物价水平调整后的汇率。购买力平价理论(PPP定律):该理论认为汇率是国际国内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所决定的。PPP定律通常解释了汇率变动的长期趋势。PPP定律分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E=P/P*。即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E=/*。即汇率取决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比。IRP定律:在短期,汇率取决于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均衡汇率由对外汇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1)经常性项目收支状况。(2)通货膨胀率差异。(3)利率差异。(4)经济增长率差异
5、。(5)汇率变动预期,12.4 浮动汇率体系,发达国家绝大部分采用浮动汇率体系,因为在浮动汇率体系下政府可以更灵活地使用经济政策来进行干预。实行浮动汇率需要下列前提:(1)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2)要有合格合规的金融机构(3)要有有效而严厉的监管制度。这三个条件决定了发展中国家不一定适合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有亚型,即“有管制的浮动”称为“肮脏的浮动”,即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浮动汇率下,汇率依照IRP定律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 定。浮动汇率体系下,汇率与利率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把上述BP 方程中汇率部分用利率函数来取代,将它改造成收入和利率的 函数:BP=NXF=gnY+m(quR)a(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第十二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3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