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放大器及运算放大器.ppt
《多级放大器及运算放大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级放大器及运算放大器.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1 多级放大器,11.2 集成运算放大器,11.4 集成运算放大器非线性应用分析,11.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类型及选用,11.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分析,第11章 多级放大器及运算放大器,要 求:,1.了解多级放大的概念,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2.了解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及主要参数的意义。3.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理解理想 运算放大器并掌握其基本分析方法。4.理解用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加减、微分和 积分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有源滤波器 的工作原理。5.理解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11.1 多级放大器及其级间耦合方式,多级放大电路的框图,多级放大器,输
2、入级接信号源,器输入电阻要大,以减小信号源的电流负担,放大倍数应保证不失真。中间级主要解决放大倍数的问题,也要注意不产生失真。输出级的任务是在前置级输出足够大信号的推动下,供给负载一定的功率,不仅要注意失真的问题,还要使电路的管耗小、效率高。,11.1 多级放大器及其级间耦合方式,耦合方式:信号源与放大电路之间、两级放大电路之间、放大器与负载之间的连接方式。,常用的耦合方式: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和变压器耦合。,动态:传送信号,减少压降损失,静态:保证各级有合适的Q点,波形不失真,对耦合电路的要求,耦合方式,阻容耦合,第一级,第二级,负载,信号源,两级之间通过耦合电容 C2 与下级输入电阻连接,1
3、.静态分析,由于电容有隔直作用,所以每级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互不相通,每级的静态工作点互相独立,互不影响,可以各级单独计算。,两级放大电路均为共发射极分压式偏置电路。,2.动态分析,微变等效电路,第一级,第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低频特性差,不能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由于集成芯片中不能制作大容量电容,所以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不能集成化,而只用于分立原件电路。,阻容耦合的特点,例2:,如图所示的两级电压放大电路,已知1=2=50,T1和T2均为3DG8D。(1)计算前、后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值(UBE=0.6V);(2)求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3)求各级电压的放大倍数及总电压放大倍数。,【解】,(
4、1)两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值可分别计算。,第一级是射极输出器:,【解】,第二级是分压式偏置电路,【解】,第二级是分压式偏置电路,(2)计算 r i和 r 0,由微变等效电路可知,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ri 等于第一级的输入电阻ri1。第一级是射极输出器,它的输入电阻ri1与负载有关,而射极输出器的负载即是第二级输入电阻 ri2。,微变等效电路,(2)计算 r i和 r 0,(2)计算 r i和 r 0,(3)求各级电压的放大倍数及总电压放大倍数,第一级放大电路为射极输出器,(3)求各级电压的放大倍数及总电压放大倍数,第二级放大电路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总电压放大倍数,应用举例镍镉电池恒流充电电路,原理
5、:三极管工作于恒流状态,基极电位恒为6V;调整转换开关使充电电流限制在50mA和100mA;,性能:正常充电时间7小时左右;充电电流为恒定值;充电电流大小由电池额定容量确定。,LED发光二极管承受正向电压导通发光,发光强度与通过的电流大小有关。LED与R5串联后,接于R4 两端,R4两端电压的大小,反映充电电流的大小,LED发光的亮、暗指示S的位置,R5是LED的限流电阻,使通过LED的电流限制在一定数值。,直接耦合,直接耦合:将前级的输出端直接接后级的输入端。可用来放大缓慢变化的信号或直流量变化的信号。,2.零点漂移,零点漂移:指输入信号电压为零时,输出电压发生 缓慢地、无规则地变化的现象。
6、,产生的原因:晶体管参数随温度变化、电源电压 波动、电路元件参数的变化。,直接耦合存在的两个问题:,1.前后级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由于前、后级电路直接相连,各级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且逐级提高,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信号不为零。而且当调整电路的某一参数时,可能带来多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变化,这就给电路的设计和调试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电路中没有耦合电容,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具有很好的低频特性,能够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而且便于集成化。目前集成放大电路几乎均为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直接耦合的特点,直接耦合电路可以放大信号频率趋于零的小信号,如前级因受环境影响工作点有微小的变化,后级可以将这一变化的信号加以放大形成更
7、大的输出,这种现象为零点漂移。,直接耦合的特点,若由于温度的升高 IC1增加 1%,试计算输出电压Uo变化了多少?,已知:UZ=4V,UBE=0.6V,RC1=3k,RC2=500,1=2=50。,温度升高前,IC1=2.3mA,Uo=7.75V。,IC1=2.31.01=2.323 mA,UC1=UZ+UBE2=4+0.6=4.6 V,例:,已知:UZ=4V,UBE=0.6V,RC1=3k,RC2=500,1=2=50。,温度升高前,IC1=2.3mA,Uo=7.75V。,IC2=2 IC2=50 0.147=7.35mA,Uo=8.3257.75=0.575V 提高了7.42%可见,当输入
8、信号为零时,由于温度的变化,输出电压发生了变化即有零点漂移现象。,例:,零点漂移的危害:直接影响对输入信号测量的准确程度和分辨能力。严重时,可能淹没有效信号电压,无法分辨是有效信号电压还是漂移电压。,一般用输出漂移电压折合到输入端的等效漂移电压作为衡量零点漂移的指标。,输入端等效漂移电压,输出端漂移电压,电压放大倍数,只有输入端的等效漂移电压比输入信号小许多时,放大后的有用信号才能被很好地区分出来。,由于不采用电容,所以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具有良好的低频特性。,抑制零点漂移是制作高质量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适合于集成化的要求,在集成运放的内部,级间都是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变压器耦
9、合:级与级之间通过变压器连接起来的方式。各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相互独立,便于设计与调试;但高低频信号传递效果均不好,不可以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且笨重、不能集成化。,差动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情况,电路结构对称,在理想的情况下,两管的特性及对应电阻元件的参数值都相等。,差动放大电路是抑制零点漂移最有效的电路结构。,差动放大原理电路,两个输入、两个输出,两管静态工作点相同,1.零点漂移的抑制,uo=VC1 VC2=0,uo=(VC1+VC1)(VC2+VC2)=0,静态时,ui1=ui2=0,当温度升高时ICVC(两管变化量相等),对称差动放大电路对两管所产生的同向漂移都有抑制作用。,2.有信
10、号输入时的工作情况,两管集电极电位呈等量同向变化,所以输出电压为零,即对共模信号没有放大能力。,1)共模信号 ui1=ui2大小相等、极性相同,差动电路抑制共模信号能力的大小,反映了它对零点漂移的抑制水平。,共模信号 需要抑制,2.有信号输入时的工作情况,两管集电极电位一减一增,呈等量异向变化,,2)差模信号 ui1=ui2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差模信号 是有用信号,uo=(VC1VC1)(VC2+VC)=2 VC1,即对差模信号有放大能力。,3)比较输入,ui1、ui2 大小和极性是任意的。,例1:ui1=10 mV,ui2=6 mV,ui2=8 mV 2 mV,例2:ui1=20 mV,ui
11、2=16 mV,可分解成:ui1=18 mV+2 mV,ui2=18 mV 2 mV,可分解成:ui1=8 mV+2 mV,共模信号,差模信号,放大器只 放大两个 输入信号 的差值信 号差动 放大电路。,这种输入常作为比较放大来应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是常见的。,1)差模电压增益(差模放大倍数),3.主要参数,2)共模电压增益(共模放大倍数),3)总输出电压,uo=Ac uic+Ad uid,(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全面衡量差动放大电路放大差模信号和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差模放大倍数,共模放大倍数,KCMRR越大,说明差放分辨差模信号的能力越强,而抑制共模信号
12、的能力越强。,4)共模抑制比,共模抑制比,若电路完全对称,理想情况下共模放大倍数 Ac=0 输出电压 uo=Ad(ui1 ui2)=Ad uid,若电路不完全对称,则 Ac 0,实际输出电压 uo=Ac uic+Ad uid 即共模信号对输出有影响。,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方式,四种输入输出方式,多级放大器的分析,静态工作点分析 对阻容耦合和变压器耦合电路,由于各级工作点之间是相互隔离的,因此可以运用单级放大器工作点的方法计算。对直接耦合电路,因其工作点相互牵制,要通过联立方程来计算静态工作点。2.动态分析(1)电压放大倍数Au。多级放大电路总的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放大倍数的连乘积,即注意:计
13、算n级中每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时,必须考虑前后级之间的相互影响,一般是将后级输入电阻作为前级负载。,多级放大器的分析,(2)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一般说来,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就是输入级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就是输出级的输出电阻。,11.1.7 典型差动放大电路,RE的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限制每个管子的漂移。,EE:用于补偿RE上的压降,以获得合适的工作点。,11.2 集成运算放大器,特点: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低功耗),可靠性高,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IC):是在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基础上,把整个电路中的元器件(例如三极管、电阻)及其连接导线,制作在一块硅片上,
14、构成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分类:(1)按产品情况分: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功率放大器,集成稳压器,时基电路等。(2)按单片上集成的元器件数目分:小规模SSI,中规模MSI,大规模LSI,超大规模VLSI。(3)按信号分: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很高放大倍数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是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拟集成电路。,特点:高增益、高可靠性、低成本、小尺寸,Auo 高:80dB140dBrid 高:105 1011ro 低:几十 几百KCMRR高:70dB130dB,11.2.2 电路的简单说明,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同相输入端,输出端,反相输
15、入端,输入级:输入电阻高,能减小零点漂移和抑制干扰信号,都采用带恒流源的差放。中间级:要求电压放大倍数高。常采用带恒流源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构成。输出级:与负载相接,要求输出电阻低,带负载能力强,一般由互补对称电路或射极输出器构成。,11.2.3 主要参数,1.最大允许输出电压 UOmax 额定电压和额定负载下,不出现明显非线性失真的最大输出电压峰值。,2.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Auo 运放没有接反馈电路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o愈高,所构成的运算电路越稳定,运算精度也越高。,6.最大共模输入电压 UICM 运放所能承受的共模输入电压最大值。超出此值,运放的共模抑制性能下降,甚至造成器件损坏。,愈
16、小愈好,3.输入失调电压 UIO4.输入失调电流 IIO5.输入偏置电流 IIB,11.2.3 主要参数,7.最大差模输入电压 Uidm 运放两个输入端之间能承受的最大差值电压。,8.共模抑制比 KCMRR,9.差模输入电阻rid、输出电阻ro10.转换速率 SR,11.2.4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分析特点,1.理想运算放大器,Auo,rid,ro 0,KCMRR,2.电压传输特性 uo=f(ui),线性区:uo=Auo(u+u),非线性区:u+u 时,uo=+UoM u+u 时,uo=UoM,线性区,理想特性,实际特性,饱和区,3.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特点,uo=Auo(u+u),差模输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级 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3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