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音乐的耳朵-山林的呼唤.ppt
《培养音乐的耳朵-山林的呼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音乐的耳朵-山林的呼唤.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培养音乐的耳朵,主讲:彭湘玉,听赏与体验,山林的呼唤,呈示(A)中部(B)再现(A1)“山歌风”主题 b:“呼唤式”音调:“山歌风”主题(长笛独奏)(双簧管独奏)c:带装饰音的柔美,双簧管、长笛的简介,双簧管体为圆锥形,管长约6070厘米;吹嘴为一双芦竹片对合而成的双簧,装在管的上端。在6个指孔接续开放时,吹出的是D大调自然音阶(如同长笛),记谱与实音相同,不作为移调 乐器。,双簧管音色带有鼻音似的芦片声,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被誉为“抒情女高音”。由于音色甜美,更被称为“公主”。普遍用于现代管弦乐队和管乐队的木管乐器。双簧管为双簧管族(包括有英国管、大管、低音大管)中的高音乐器,也是该族
2、的代表乐器双簧管的音色富于田园风味,具有民间牧笛或芦笛特色。音响穿透力强,渐强与渐弱易于控制;演奏的持续性胜过其他木管乐器,常担任独奏性的旋律部分。,长笛简介,长笛(Flute)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它的音色清澈优美,发音灵活轻快,有人把它比做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 长笛有着宽广的音域和多彩的音色,它既可以吹明朗欢快的曲调,也可以吹悲怆伤感的曲调。,返回橱窗,木管乐器是由特别坚实的木料制成的(或由金属材料制成,如新式长笛)管状乐器。它们起源于古时人们用芦管或其它材料制作的原始管乐器。木管乐器家族包括有:长笛、短笛、英国管、双簧管、单簧管、大管。,木管乐器,双簧管的音色甜美、柔和,表现力很丰富。它
3、能以真挚动人的音色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木管乐器,长笛以它技巧灵活、音色透明、柔美而著称。,延伸听赏,月光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简介,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而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便是第一乐章,让人想起月光。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
4、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赏析:开始部分只是叙述一件事,同时表现贝多芬悠闲的心情,读起来语气平和;而后面部分,写的则是一种优美的意境和兄妹俩的想像,其情景由静而动,语气、语速自然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用具体句子来说,“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这几句话,表现的是那种朦胧的美,再想像一下当时人物的心情应该很平和,读起来,声音轻柔,语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养 音乐 耳朵 山林 呼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2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