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和水土保持.ppt
《土地复垦和水土保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复垦和水土保持.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土保持和土地复垦,水土保持,定义(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目的 为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广义:指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水土资源,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方面包括我国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和其他行政法律法规中有关调整水土保持活动关系的条文;另一方面,包括国务院及其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水土保持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规章。狭义: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法规体系
2、组成:,第一等级:法律水土保持法第二等级:行政法规水土保持法实施条、开发建设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规定第三等级:地方性法规河北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第四等级:规章 水利部规章、省级人民政府规章第五等级:规范性文件水利部、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人大、政府依据以上的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它-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水土保持主要技术标准,考试大纲有19部正式颁布的国标或行业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38720074、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文5、水土保持规划
3、编制规程(SL335-2006)6、水土保持试验规范SL419-2007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16453.161996(新标2009年出版)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新标2009年出版)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规范GB/T15773-1995(新标2009年出版),水土保持主要技术标准,10、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157721995(新标2009年出版)11、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12、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13、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14、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1
4、5、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16、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SL198-9617、水坠坝设计规范SL302200418、生态公益林建设 导则GB/T18337.1-200119、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水土保持法结构和主要内容,共计7章60条 总则(9条)规划(6条)预防(14条)治理(10条)监测和监督(7条)法律责任(12条)附则(2条),主要制度性规定,明确了各级政府将水土保持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规定了禁止在25度以上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规定了水土保持方案“三同时”制度,水土
5、保持“三同时”制度,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同时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制度)同时施工(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和报告制度)同时投产使用(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制度),编报方案的对象,凡从事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第一,审批制项目,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第二,核准制项目,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第三,备案制项目,在办理备案手续后、项目开工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水土保持方案的分类,水土保持方案分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凡征占地
6、面积在一公顷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一万立方米以上的开发建设项目,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其他开发建设项目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内容,综合说明方案编制总则项目概况项目区概况水土保持评价水土防治责任分区水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体系典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水土保持监测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保障措施结论及建议,基本概念,土壤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其中,土地表层侵蚀指在水力、风力、冻融
7、、重力以及其它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松软岩层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水土流失有三条标准:一是水土流失发生的场所是陆地表面,除了海洋外的地球表面都有可能发生水土流失;二是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必须是外营力,最主要的外营力是水力、风力、重力和人为活动;三是水土流失产生的结果是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基本概念,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共同点:都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土壤、母质及浅层基岩的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差别:水土流失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水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与损失,而土壤侵蚀中则没有 虽然二者在定义上存在着明显差别,但考虑到水土流失一词源于我国,科研、教学和生
8、产上使用较为普遍。而土壤侵蚀一词为传入我国的外来词,其涵义显然狭于水土流失的内容。随着水土保持这一学科逐渐发展和成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人们对二者的差异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生产上人们常把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作为同一语义来使用,土壤侵蚀的类型,水力侵蚀在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作用下,土壤、土体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根据水力作用于地表物质形成不同的侵蚀形态,进一步分为溅蚀、面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等。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击溅并冲走土壤 风力侵蚀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或岩石碎
9、屑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由于风速和地表组成物质的大小及质量不同,风力对土、沙、石粒的吹移搬运出现悬移、跃移和蠕移三种运动形式。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它的特点是以风为动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移动到另外的地方降落,土壤侵蚀的类型,重力侵蚀地面岩体或土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平衡而产生位移的侵蚀过程。根据其形态可分为崩塌、崩岗、滑坡、泻溜等。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当遇土壤水
10、分变化或震动时,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冻融侵蚀在高寒区由于寒冻和热融作用交替进行,使地表土体和松散物质发生蠕动、滑塌和泥流等现象人为侵蚀 指人们不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开发中造成新的土壤侵蚀现象。如开矿、采石、修路、建房及工程建设等生成的裸露面及产生的大量弃土、尾砂、矿渣等带来的泥沙流失,正常侵蚀与土壤容许流失量,正常侵蚀正常侵蚀指的是在不受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自然环境中,所发生的土壤侵蚀速率小于或等于土壤形成速率的那部分土壤侵蚀。这种侵蚀不易被人们所察觉,实际上也不至于对土地资源造成危害 土壤容许流失量土壤容许流失量(允许土壤侵蚀量)
11、是指小于或等于成土速度的年土壤侵蚀量,即在长时期内能保持土壤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也就是说容许土壤流失量是不至于导致土地生产力降低而允许的年最大土壤流失量(黄土高原1000,南方的土石山区和红壤丘陵区500,北方的土石山区和东北黑土区200),土壤侵蚀强度,土壤侵蚀强度土壤侵蚀强度是指地壳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段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以土壤侵蚀模数表示小于容许土壤流失量时,为微度侵蚀介于容许土壤流失量和2500之间的,为轻度侵蚀介于25005000之间的,为中度侵蚀介于50008000之间的,为强度
12、侵蚀介于800015000之间的,为极强度侵蚀大于15000的,为剧烈侵蚀,土壤侵蚀程度,土壤侵蚀程度土壤侵蚀程度是指任何一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作用和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自其发生开始,截止到目前为止的发展状况土壤侵蚀程度是指任何一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作用和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自其发生开始,截止到目前为止的发展状况。土壤遭受侵蚀的过程中所达到的不同阶段,并不直接反映现状侵蚀强度的大小。诊断侵蚀土壤的程度,是根据土壤剖面中A层(表土层)、B层(心土层)及C层(母质层)的丧失情况加以判别,土壤侵蚀程度分级表见参考书。土壤侵蚀程度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现状,为土地利用改良和防治土壤侵蚀提
13、供科学依据。,加速侵蚀与人为加速侵蚀,加速侵蚀受自然因素如降水、大风、地形、坡度以及植被盖度等方面的影响,土壤侵蚀速率超过土壤形成速率时构成加速侵蚀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高强度暴雨,地面没有林草等植被覆盖 人为加速侵蚀由于人们不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开发建设活动,如滥伐森林、陡坡开垦、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等造成的加速侵蚀,还有开矿、采石、修路、建房及其它工程建设等产生的大量弃土、尾砂、矿渣等带来的泥沙流失。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主要包括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过度放牧,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后不及时防护,随意倾倒废土弃石,形成虚土陡坡,一旦遇到暴雨或大风,
14、就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规定,风沙区东北黑土区西北黄土高原区北方土石山区西南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青藏高原冻融侵蚀区平原和城市,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水土流失预测,a)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b)预测单元划分。c)预测方法。应说明背景值、扰动后的模数值的取值依据。d)预测成果。包括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数量、弃土(石、渣)量、新增水土流失量、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e)预测结论及综合分析。,预测基础,基建期以没有布设水土保持措施为基础弃渣的预测,以运到指定地点、没有防护为基础生产初期承认主体设计的基本功能,如电厂排灰的预测不再以没有修建拦灰坝为基础水土保持措施尚未布设
15、,自然恢复趋于稳定,主要预测内容,开挖扰动地表面积依据工程设计文件、现场复核,图纸调绘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根据当地规定,依据工程设计文件、现场复核,当地确认弃土弃渣量应根据项目设计资料、标段划分、地形地貌、运距、土石料质量、回填利用率、剥采比等合理确定取土(石)量、弃土(石)量和开采、堆弃地点、形态等。水土流失包括分区的总量和新增量水土流失危害以选定的位置来分析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或遇不可抗力时可能造成的危害水流失预测位于大中城市及周边地区、南方石漠化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的开发建设项目,还应进行水流失的预测。,预测方法,常用方法:数学模型法(美国通用方程、经验公式法)、类比调查法、试验观测法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 复垦 水土保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2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