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范畴.ppt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范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范畴.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范畴1.1 服务与服务工作1.2 服务业1.3 服务贸易与服务贸易统计,1.1 服务与服务工作,1.1.1 服务概念的演变1.1.2 服务的特征:服务与商品的感性差别1.1.3 服务工作与服务交付机构,1.1.1 服务概念的演变,经济学对物品的分类 自由物品物品 商品(货物)经济物品 非经济型服务 服务(劳务)经济型服务,1.1.1 服务概念的演变,法国的古典经济学家萨伊的定义(最早)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指出,无形产品(服务)同样是人类劳动的果实,是资本的产物。基于此,萨伊对无形产品(服务)进行了分类。,1.1.1 服务概念的演变,法国古典经济学家巴斯夏的定义巴斯夏在
2、其名著和谐经济论中写道:“这(劳务)是一种努力,对于甲来说,劳务是他付出的努力,对于乙来说,劳务则是需要和满足。”“劳务必须含有转让的意思,因为劳务不被人接受也就不可能提供,而且劳务同样包含努力的意思,但不去判断价值同努力是否成比例。”巴斯夏 还认为,服务也是资本,是物。劳动可以归纳为人们彼此提供服务。因此,交换也就是服务的交换。衡量服务有两个尺度:一是提供服务的人的努力和紧张程度;二是获得服务的人摆脱的努力和紧张程度。,1.1.1 服务概念的演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定义“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像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
3、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 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马克思的定义首先肯定了服务是使用价值,是劳动产品,是社会财富,可以投入市场进行交换;其次指出了服务同其他商品的差别只是形式上的,商品具有实物形式,而服务则体现为一种活动形式。,1.1.1 服务概念的演变,两本著名的经济学工具书对服务的解释企鹅经济学词典将服务定义为:“服务主要是不可捉摸的,往往在生产的同时就被消费的消费品或生产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佩蒂特指出:一种服务表示使用者的变形(在对个人服务的场合)或使用者的商品的变形(在服务涉及商品的场合),所以享用服务并不含有任何可以转移的获得物,
4、只是改变经济人或其商品的特征。,1.1.1 服务概念的演变,希尔对服务定义(现在被经济学家广泛采用)“一项服务生产活动是这样一种活动,即生产者的活动会改善其他一些经济单位的状况。这种改善可以采取消费单位所拥有的一种商品或一些商品的物质变化形式,另外,改善也可以关系到某个人或一批人的肉体或精神状态。随便在哪一种情形下,服务生产的显著特点是,生产者不是对其商品或本人增加价值,而是对其他某一经济单位的商品或个人增加价值。”,1.1.1 服务概念的演变,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美国经济学家瑞德尔“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 前苏联经济学家沙洛特科夫,1.1.1 服务概念的演变,定义服务应考虑三个主要因素:
5、第一,产出特征,即服务主要体现为一种过程或活动;第二,投入特征,即服务涉及服务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投入;第三,服务生产的目的,即服务提供时间、空间或(和)形式上的效用。综合来看服务是指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1.1.2 服务的特征:服务与商品的感性差别,第一,服务一般是无形的。服务的空间形态基本上是不固定的,不直接可视的,无形的。一方面,服务提供者通常无法向顾客介绍空间形态确定的服务样品;另一方面,服务消费者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不能感知服务,在购买之后也只能觉察到服务的结果而不是服务本身。,1.1.2 服务的特征:服务与商品的感性差别,第二
6、,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的。服务要么同生产者不可分,要么同其消费者不可分。这种不可分性要求服务提供者或(和)服务购买者不能与服务在时间或(和)空间上分割开来。,1.1.2 服务的特征:服务与商品的感性差别,第三,服务是难以贮存的。服务一旦被生产出来,一般不能长久搁置,也就是不可能处于库存状态。如果服务不被使用,则既不会给购买者带来效用,也不会给提供者带来收益。,1.1.2 服务的特征:服务与商品的感性差别,第四,服务的异质性,即同一种服务的质量差别。同一种服务的消费效果和品质往往存在显著差别。这种差别来自供求两方面:其一,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他们的
7、服务随之发生差异;其二,服务消费者对服务也时常提出特殊要求。,1.1.3 服务工作与服务交付机构,服务工作与服务或服务活动不同,它指的是从事服务的职业或岗位。三大产业,乃至三大产业中几乎任何一个部门都有服务工作。从服务工作的角度理解经济服务化,不仅仅是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长,而且是指从事服务工作的人员及其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后者更能确切而全面地反映一个经济实体的经济服务化程度。,1.1.3 服务工作与服务交付机构,服务交付机构 是指服务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或制度安排而被提供出来的。服务交付机构一般可以概括为四种类型:家庭;市场;自愿组织(包括宗教组织、慈善组织等);
8、政府。后两种机构提供的服务实际上是一种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1.2 服务业,1.2.1 服务业的概念:服务业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分类,1.2.1 服务业的概念:服务业与第三产业,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比较首先,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其次,三次产业划分思想的出发点是经济体系的供给分类,暗含着高阶层次产业的发展单向地依赖于低阶层次产业的产品的涵义,即第二产业依赖于第一产业提供的原料,第三产业又依赖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产品供应。最后,第三产业概念的经济结构涵义主要是相对于国内经济的,而服务业概念的经济结构涵义则是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1.2.1 服务业的概念:服务业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概
9、念服务业概念在理论界尚有争议。服务业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服务产品与其他产业产品相比,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际工作中,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1.2.2 服务业的分类,一个省略政府公共服务的经济体系所提供的服务共有三类:(1)消费者服务,即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的服务。从服务生产部门的产业分类角度看,消费者服务十分复杂,覆盖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而鉴别消费者服务的最有效办法,是靠显而易见的来自个人和家庭的需求来源或支出方向。,1.2.2 服务业的分类,(
10、2)生产者服务,即生产者在市场上购买的被企业用作商品与其他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中间服务,典型的生产者服务又被称为企业服务。生产者服务的重要性在于它对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3)分配服务,即消费者和生产者为获得商品或供应商品而必须购买的服务。分配服务是一种连带性或追加性的服务。这类服务的提供和需求都是由对商品的直接需求而派生出来的。,以行业为标准1银行和金融服务2保险服务3国际旅游服务4空运和港口运输服务5建筑和工程服务6专业(职业)服务7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服务,以生产过程为标准1生产前服务2生产中服务3生产后服务,以要素密集度为标准,服务贸易可分为:1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如航运、通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服务 贸易 基本 范畴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2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