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性质表与现改革.ppt
《国有企业性质表与现改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企业性质表与现改革.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有企业的表现与改革,天则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在2011年7月12日发布了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和改革这份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力图回答三个重要问题:(1)国有企业的当下表现如何?(2)从规范的意义上讲国有企业应当成为什么性质的机构?(3)应当怎样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分三部分讲述第一部分 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第二部分 国有企业的表现第三部分 国有企业政治经济分析与改革出路,第一部分 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从“放权让利”改革开始,之后经历了“两权分离”改革、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等不同阶段。一、国有企业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改革
2、(1978-1986)二、国有企业以“两权分离”为主要特征的改革阶段(1987-1992)三、国有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特征的改革(1993-至今),一、国有企业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改革(1978-1986),所谓“放权让利”,就是通过向企业下放部门经营权与收益权来达到调动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产出以保证财政收入增长的目的。放权让利改革主要包括“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租赁制”等多种形式。1979年底开始全面推广扩大自主权的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初步改变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管得过死的局面,在奖金收入刺激下,广大职工开始关心并设法提供企业的经济效益。到19
3、83年初,利润包干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后引起了执行混乱和物价上涨等严重情况。鉴于此,中央决定停止全面推行利润包干,转而实行“利改税”。1983年国务院批转了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提出两步实施利改税。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各种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改革形式都表现为一种短期的行为。放权让利改革并没有根本解决“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和“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问题,反而由于企业与主管部门的讨价还价造成了新的不平等,加剧了苦乐不均情况。因为政府没有真正将经营权下放给企业,企业的效率问题仍然无法解决。,二、国有企业以“两权分离”为主要特征的改革阶段(1987-1992),放权让利改革只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
4、内部转圈,而两权分离则见见触及到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部分。两权分离为特征的改革阶段主要包括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实行“承包制”,对中小企业实行“租赁制”后期阶段、“资产经营责任制”以及部分企业的“股份制”试点改革。承包制改革包括“上缴税利定额包干”、“微利微亏企业定额承包”、“上缴税利递增包干”、“上缴税利目标承包”、“亏损包干或亏损递减包干”等具体形式,其核心是包住利润上缴基数,稳定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通过调动承包者的积极性来扩大各方的利益总量。,资产经营责任制提出了重构微观经济基础的思想,该思想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意识所有制形式和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即应当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二是通
5、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重新分割和分开,使国有企业摆脱行政隶属关系,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两权分离思想是在不改变原有企业关系形式的前提下,把企业经营的经济责任落实在经营者头上,通过加强激励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两权分离最终形成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分配关系。两权分离只是让企业获得了一部分经营权,企业并未成为真正的产权主体,主管部门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改变对企业的干预行为,或者通过对经营者的任免来影响企业的经营。在未来充满不确定的状况下,企业经营者只关心自己人气内的经营状况,而忽视技术创新与未来的发展。,三、国有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特
6、征的改革(1993-至今),从放权让利到两权分离再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从被动式改革逐渐转变为主动式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特征的改革过程包括:“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几个阶段。我国最初的股份制改革探索是以职工入股的方式展开的。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产业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从1995年开始,国有企业改革从单个企业试点转为对整个国有经济进行改革,“整体搞活”逐步取代了“单个搞活”的思路。1997年,中央要求用三年左右时间解决国有企业全面脱困问题,“抓大放小”、“战略性改组”改革加速
7、推进。,2001年11月,十六大提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央政府和省市两级地方政府分别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家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的要求,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希望通过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促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率。虽然股份制改革没有能实现国有企业摆脱内部人控制以及经营效率低的问题,但这一阶段的改革毕竟为企业捋顺了产权关系,为下一步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打下基础。国有企业在国资委体制下可以避免来自诸多主管部门
8、的行政干预,可以得到更多的行政保护,并且依靠垄断特权走出困境,但是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国有企业低效率的问题也只有扭曲市场机制、不负或少付资源成本等方式得到掩盖。,第二部分 对国有企业的实证研究,一、国资及国企分类二、国有企业的效率表现三、国有企业的分配表现四、国进民退现象及其影响,一、国资及国企分类,按资产的性质分,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其他权益性资产,按归口管理分,二、国有企业的效率表现,本报告认为,国有企业存在名义绩效与真实绩效之间的差额。研究国有企业效率的关键在于,要从账面数据中还原企业的真实成本,并对政府补贴和因行政垄断所致的超额利润予以扣
9、除,从而测算国有企业的真实绩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名义绩效也不够高。(见附表123、表)即便如此,国有企业表现出来的绩效也并非真实绩效,是国有企业在享受着种种政策优惠,和民营企业在不平等的经营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绩效。这种不平等主要体现在资源租金、融资成本以及政府财政补贴上。这里进行还原。,(一)土地租金的缴纳情况,(二)矿产资源租金缴纳情况,(二)矿产资源租金缴纳情况,(二)矿产资源租金缴纳情况,(三)国有企业融资成本比较,(三)国有企业融资成本比较,(四)国有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情况,(四)国有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情况,(四)国有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情况,(四)国有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情况,(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有企业 性质 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