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的注解备注.ppt
《古书的注解备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书的注解备注.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书的注释,古书注释概述:,“训诂”:“训”,说教也,顺释疏解;“诂”,古言也,古音古义也。即,对古代文献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解释。“训诂”之名的确立在汉代,以训诂专著的出现为标志。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训诂专著是尔雅。,1.古注:古代人对前人书籍中的字、词、句、段落、篇章等方面的解释,叫做古书的注解,简称“古注”。2.古注的产生及发展:第一,古注的工作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是早已亡佚。在先秦的传世文献里,还保留着“传”、“解”、“说”、“记”等古注形式,一些常用的古注术语也大体具备,如“谓之”、“曰”、“言”、“之为言”、“犹”等。,第二,两汉时期,儒家各种经典的注释大量出现。其特点在于:重视
2、古文经学,注重语言文字和名物方面的考释,注文简明朴实,形成经学史上著名的汉学学风”朴学”。这一时期的集大成者东汉郑玄比较著名的古注有:毛亨毛诗诂训传,郑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何休春秋公羊解诂,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等。,第三,魏晋时期,出现“义疏体”的注释形式,以及“集解体”的注释书。流传下来的古注有: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范甯春秋榖梁传集解,王弼、韩康伯周易注,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裴松之三国志注,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郦道元水经注,郭璞尔雅注、方言注、山海经注等。,第四,隋唐时期,出现了奉诏官修的五经正义和一些私
3、家著述的经疏。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古注有:孔颖达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以上统称五经正义 陆德明经典释文、玄应一切经音义(又名:玄应音义)贾公彦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勛春秋榖梁传疏,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集注,李贤后汉书注,杨倞荀子注,李善文选注,第五,宋儒注经,重义理阐发,轻文字训诂,形成经学史上的“宋学学风”。代表人物:朱熹,其注释特点在于一方面继承前代训诂成果,另一方面从作品的语言出发,反复体会文意,后做出解释,纠正了汉唐古注中的某些错误。比较重要的古注有:邢昺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孙奭孟子疏。南宋时人们把以上古注与唐人孔
4、颖达、贾公彦、徐彦、杨士勛的九种注疏本合刻,就是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此外还有:朱熹周易本义、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楚辞注,洪兴祖楚辞补注等第六,元明时期,是训诂的衰落期,主要的注疏有:吴师道战国策校注,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第七,清代是经学注释达到登峰造极的时代。注释书籍不胜枚举。其特点是:反对宋人空疏义理学风,倡导汉代重考据重语言实际的朴学学风,并在研究方法和成果上大大超越汉唐旧注。在研究方法上,清儒利用古音学的研究成果,解决了注释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在研究成果方面,对前代的辞书和集注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产生了一批各类辞书的注疏精品:,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孙贻让周礼正义,梁玉绳史记
5、志疑,邵晋涵尔雅正义,戴震方言疏证,王念孙广雅疏证,王先谦释名疏義證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阮元十三经校勘记等。,注解的方法,1.注:给原著的正文作注。古人对“注”有三种解释:第一,表记述、注述,把对古书语句的解释用文字记述下来。孔颖达疏:“注者,即解书之名”。第二,表示灌注、注引。段玉裁注:“注,引申为传注,注之云者,引之有所适也,故释经以明其义曰注。”贾公彦疏:“言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第三,表示著名。孔颖达疏:“注者,著也,言为之解说,使其义著名也。”,2.疏: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解释作注,又称“义疏”,“注疏”,“义注”,“讲疏”。该方法产生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儒生受玄
6、学清谈和佛教讲经影响,开始讲授经书。讲经的稿本就叫做“义疏”。“义疏”的文字详细,不仅解释词义,而且串讲句义,甚至还要阐发章旨,申述全篇大意。,正义:唐人对前代的义疏加以整理订正,其中奉诏官修的“义疏”,称为“正义”,意即“正前人疏义”,如孔颖达毛诗正义。在唐朝,官修注疏为“正义”,私人整理的注解为“义疏”,具体区别:“义疏”可以由经家任意发挥;而“正义”却必须遵守“疏而不破”的原则,只能在注本的基础上发挥经义,注文即使说错,疏文也要加以曲意疏证。因而不免墨守成规,难以超越一家之见。后代将其混同,“义疏”即“正义”。,3.传:本来指驿站用来传递消息的马车,后来引申为在学业上师传的意义。作为一种
7、注释方法,汉唐注家有三种解释:(1)传chun述,历代相承的师说。(2)解释经义的文字。秦汉时期,儒家六部著作易、书、诗、礼、乐、春秋,被称为“经”,解释经的文字被称为“传”。这类“传”,多侧重于经文的思想内容所谓“微言大义”的阐发解说,而不以语言文字的考释疏通为宗旨。(3)传zhun通,依照文字逐句解释疏通,与“训”、“诂”同义。孔颖达疏:“传者,传通其义也。”,4.笺:表示“表识”、“标记”的意思,开始于郑玄的毛诗笺。“笺”的含义有二:一、为申明毛亨对诗经的解释;二、把自己对于诗经的解释标记于旁,使人可以识别,又有自谦的意思。“笺”的意义:郑玄笺,对毛亨传有补充和修正的作用,可以看作是“疏
8、”体的萌芽,但不同于“疏”,因为“笺”的注释对象仅限于诗,只是在对正文作注时,申述或订正毛亨的传。,5.章句:“离章辨句”的意思。偏重于逐句逐章串讲文章大意,与“传”、“注”以释词为重点的注释方式有所不同。,6.音义、释文:主要为辨音和释义,又称“音训”、“音注”、“释文”。兴起于汉末魏晋,是古代音韵学出现后的注释方式,如陆德明经典释文。,小结:以上六种注释方法中,“传”、“注”、“笺”为一类传注类,主要以古代文献中字、词、名物为诠释对象。,古注的术语,为读懂古人的注解,需要了解古注中的习惯用语,以下就一些常见术语的通常用法作以说明。一、曰、为、谓之用法:通常用来解释词义的。训释的格式:训释语
9、+术语+被训释语可译为:“叫”、“称作”例如:(1)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论语学而(2)春猎为蒐,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尔雅释天(3)木谓之华,草谓之荣。尔雅释草,根据训释语的不同,又可以分成两种不同的释词方式:1.直训:当训释语是一个词时,其释词的方式就是直训。例如:(4)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诗经召南 孔颖达疏:“墙谓之墉。”2.义界:当训释语是一个短语时,其释词方式是义界。由于义界具有解释词义特征的作用,所以,“曰”、“为”、“谓之”,既可以用来释词,也可以用来辨析几个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5)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论贵粟疏 颜师古注:“行卖曰商,坐贩曰贾。
10、”(6)轩辌既低,步骑罗些。楚辞招魂 朱熹注:“徒行为步,乘马为骑。”,二、谓、言 两者都可以用来解词或串讲句意。区别是:“谓”,多解词用,如:“后生谓少年”;“言”,多解句用,此外还用来说明篇章大意,如,楚辞九章惜诵有王逸注:“此章言己以忠信事君,可质於明神”。训释格式:被训释语+术语+训释语可译为:“说的是”解词的特点:以具体释抽象,以一般释特殊,或者解释词在上下文里的临时意义、比喻意义。,例如:(7)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楚辞涉江 朱熹注:“阴谓小人,阳谓君子。”(8)其君俭啬褊急。诗经魏风葛屦 孔颖达疏:“俭啬言爱物,褊急言 性躁。”,“谓”、“言”还可以用来串讲句意,说明语句的言外之意。
11、例如:(9)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经小雅乔木 郑笺:“谓向时之鸟,出从深谷,今 移处高木。”(10)尔基之木拱矣。左传殽之战 杜预注:“合手曰拱。言其过老,悖不可用。”,三、犹 其作用主要是用来解词。用“犹”来作注时,被训释语同训释语的词义往往很接近。训释格式:被训释语+术语(犹)+训释语可译为:“相当于”、“等于说”主要用法有:,1.解释近义词,例如:(11)无毁我室。诗经豳风鸱鸮,郑玄笺:“室,犹巢也。”2.说明引申义,临时义,活用义。例如:(12)又何间焉。左传曹刿论战,杜预注:“间,犹与也。”(13)风其漂女诗经郑风蘀兮 毛亨传:“漂,犹吹也。”(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12、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赵岐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3.用常用字解释非常用字,例如:(15)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寡人於国也 朱熹注:“直,犹但也。”4.用今语解释古语,例如:(16)爾,丽爾。犹靡丽也。说文l部 段玉裁注:“丽爾,古语;靡丽,汉人语,以今解释古语,故云犹。”,四、貌 是用来说明表示某种形式或状态的形容词。训释格式:被训释语,训释语+术语可译为:的样子训释语一般为形容词或动词,它们和“貌”结合成一个整体,表示人、事物或行为动作的性质状态。例如:,(17)菀彼桑柔。诗经大雅桑柔 毛亨传:“菀,茂貌。”(18)夫子莞尔而笑。论语阳货 何晏注:“莞尔,小笑貌。”,五、之
13、言、之为言 两者都是用声训的方法解词的术语。训释格式:被训释语+术语+训释语可译为:“说的是”有三种情况:1.用同源词对被训释语进行训释,例如:(19)以朝夕视君善者也。左传闵公二年 孔颖达疏:“郑玄膳夫注云:善之言也,今食美物曰珍膳。是善者,美食之名。”,(20)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郑玄注:“萧墙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膳”和“善”、“萧”和“肃”,分别是同源词。“膳”和“萧”的语源分别从“善”、“肃”而来,在上古,“膳”和“善”都是禅母元部,音同;“萧”和“肃”是心母,“萧”是幽部,“肃”是觉部,音近。,2.用
14、音同或音近的词说明被释词的语源。例如:(21)鬼之言归也。尔雅释训“鬼”和“归”,上古都是见母微部,音同。古人认 为,人死以后,灵魂归于幽暗不明的地方,所以用“归”说明“鬼”的语源。3.用本字解释假借字。例如:(22)克禋克祀,以弗无子。诗经大雅生民 郑玄笺:“弗之言祓也,以祓除其无子之疾而得其福也。”,六、读为、读曰 也是用声训的方法解词的术语,常用于以本字解释假借字。训释格式:被训释语+术语+训释语可译为:“把某字当成某字来读”例如:(23)大王,高皇帝適长孙也。汉书高五王传 颜师古注:“適,读曰嫡。”“嫡”和“適”上古都是锡部,“適”是书母,“嫡”是端母,音近。,七、读如、读若 用来注音
15、和说明假借。训释格式:被训释语+术语+训释语可译为:“像某字那样读”1.用来注音,例如:(24)鵠乎其羞用智虑也。吕氏春秋下贤 高诱注:“鵠,读如浩浩昊天之 浩。”2.说明假借,例如:(25)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礼记儒行 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古注的内容,古注的内容非常丰富,凡注释者认为有可能产生阅读障碍或理解困难的地方都可以进行注释或疏通。从注文的内容看,主要是:注音、解释词语、疏通文意、阐述语法、显示修辞、校勘文字、分析句读、考证名物典制、考释人物历史地理、注明典故词语出处和评论。下面分别加以说明:,一、注音:注疏中给古书注音,开始于汉代。其注音方法一般有四种:譬况,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书 注解 备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