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研工作会议.ppt
《初中数学教研工作会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研工作会议.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研工作会议,教师教学能力考试说明,测试说明,1本次调研于1月16日上午9:00-11:30,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试卷总分为100分,2试卷中可以出现班情、学情说明,但不得涉及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3参加调研的教师只允许带学生用教材(不含教师用书)和课程标准,4、参加对象是全体初三数学教师、初一或初二数学教师,6、阅卷形式采取全市网上阅卷,5、初中各年级教师考所教年级的本学期的内容(某一课时),试卷结构,试卷分析:以(苏科版)九上1.5中位线(第1课时)为例,一、教学目标制定(20分),(1)教学目标,(2)制定上述教学目标的理由,(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订的本节
2、课的教学目标,并简要说明你制定上述教学目标的理由),考查意图:,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备课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根据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本题主要考察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的能力,1、制定一节课教学目标的依据,使教学目标科学,使教学目标精确,使教学目标有效,课程标准,教材,学生,2、制订教学目标的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考解答:,1能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能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进行简单的证明2能证明梯形中位线的性质,并能利用性质解决简单问题3逐步学会分析和综合的思考方法,发展合乎逻辑的思考能力4经历对合情推理得到
3、的结论的正确性的证明过程,感受探索活动中所体现的转化、类比的思想方法5不断感受证明的必要性,感受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都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较好的答卷:三维目标明确,行为动词界定准确,阐述较清晰中等的答卷:表达基本到位,有三维目标意识,但具体制定又反映出二维目标的内容较差的答卷:不知道三维目标,且表述不规范、不到位、不严密,答题印象:,1.使学生能利用已有知识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能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2.通过剪纸活动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会转化、类比的思想方法3.感受数学的严谨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案例1】,【评析】1用
4、自己的语言对三维目标进行了重组2主体行为不明,主体意识缺失.“使学生”,“培养”,在这样的目标陈述中,教师是使能者,学生是效应者.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即陈述通过教学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不是陈述教师做了什么.,目标的错位,1经历探索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的性质的过程2能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进行简单的证明,能利用梯形中位线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3借助情感因素,营造亲切和谐活动的课堂气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和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案例2】,【评析】1
5、对知识技能目标把握全面准确,过程方法目标不全2目标3作为课时教学目标过于虚,空,无实质意义,形同虚设,这个目标可以写在任何课堂上,但是任何课堂,也很难实现这个目标,事实上,这是数学课程中情感目标内容之一,目标的越位,1能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并运用其进行证明2能证明梯形中位线定理并运用其解决问题,【案例3】,【评析】目标的设计有明显缺位的现象,只有结果性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没有过程性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还是重点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目标的缺位,二、教学重、难点分析(25分),(简要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并阐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思路与方法),(1)重点:,(2)难点:,(3)突出重点的思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数学 教研 工作会议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1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