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
《4.2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 业区与新工业区,1.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2.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发展特点。,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2)结果:形成 现象。,工业集聚,2工业集聚的意义(1)降低,提高,取得。(2)共用,节约。3工业地域(1)形成:(2)分类按形成:分为 的工业地域和的工业地域。按性质:分为 的工业地域和 的工业地域。,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利润,规模效益,基础设施,生产建设投资,发展程度低,发展程度高,自发形成,规划建设形成,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1工业分散的原因(1)充分发
2、挥 优势。(2)生产企业所需零件不可能在 生产。2工业联系的常见方式(1)条件:现代化的。(2)意义:促进了地域之间、和 等的流动。,各地区位,同一地区,交通运输方式,人员,物质,信息,三、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鲁尔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东北部和中部,大型工业企业,中小型,分散,煤炭,纺织,化工等,高技术工业,新兴工业区主要有两种类型:没有传统工业基础而新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工业部门为主的工业地域;以高新技术工业为龙头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区。,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扩散是工业过度集聚后产生的现象,其结果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地域。四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图解如下:,我国东北老工业
3、基地目前的困境与20世纪5060年代的德国鲁尔区十分相似,因此在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日趋衰落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时可参考鲁尔区的相关内容。因此,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的国情,振兴东北除借鉴鲁尔区成功改造的经验外还需政府支持(或政策鼓励)和大量引进民间资本。,新工业区有的主导产业是传统工业部门,有的是新兴工业部门,因其工业部门的差异,工业区的特点和优势区位也不同。如下表所示:,(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完成(1)(2)题。(1)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能源 B技术C原料 D市场(2)该生态产业园区中(),A
4、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B技术协作带动了企业间的集聚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试解】(1)_,(2)_。,【解析】解答本组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分析图中各产业的关系,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产业园区的核心企业是制糖厂,由于甘蔗制成糖后重量大大减轻,因此制糖厂属于原料指向性工业,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2)分析图可知,图中各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模式,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并将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密切联系在一起。【答案】(1)C(2)D,生态工业园因其生产环节的关联性,可延伸到第一、二、三产业,各环节之间追求
5、的是协作与统一,考虑其生产的原料来源、产品性质及技术要求,生态工业园不适宜规划成高新技术开发区。,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3)图中,字母A表示_工业,B表示_工业。(4)试分析图中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解析】(1)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以下方面分析:市场、交通、原料、燃料、产业基础、农业基础、劳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2 工业 地域 形成 传统 工业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1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