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驾驭猪市行情过山车钱亮四川省畜牧食品市场信息中心.ppt
《如何驾驭猪市行情过山车钱亮四川省畜牧食品市场信息中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驾驭猪市行情过山车钱亮四川省畜牧食品市场信息中心.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驾驭猪市行情过山车?钱 亮四川省畜牧食品市场信息中心2013年6月18日,一、改革开放后农牧业发展的三个时期 二、十余年来生猪价格的基本走向 三、怎样降低生猪价格过山车导致的风险,一、改革开放后农牧业发展的三个时期,1、发展期(1978年2003年)农牧业生产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此阶段时间长达25年(成都85年结束凭票供肉,用了7年;九十年代初完全取消粮、油、煤票,用了13年)。生产与市场的供需关系呈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因此,农牧业生产是以数量型发展为重点,终极目标是满足消费市场的最大需求,解决吃饱的问题。生猪价格总体上随国民工资收入、物价水平的整体提高而逐年较为
2、平稳地上升,基本上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养殖者更关注的是,如何通过科技水平来提高产量。,2、波动期(2004年2010年)农牧业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此阶段约5、6年)。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的相互胶着更替;农牧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价格开始过山车跳跃,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明显;政府开始建立调控手段,提出加强农牧生产及价格的监测预警;社会资本大量涌入,散养户开始退出;产品质量安全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种养业者不仅关注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也开始关注政策导向、市场变化。,3、转型期(2011年起)以“建设标准化、适度规模化、生产智能化、经营产业化、产销信息化”等“五化”为内涵的
3、现代畜牧业进程正在推进。但“五化”的程度依然很低,特别是用“产业化”和“信息化”的理念,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手段较国外畜牧业先进国家还相当滞后。转型期的畜牧业正加快两种方式的转变,生态型、质量型畜牧业方兴未艾。一是以“传统与现代相溶”为标志的生产方式开始转变。以畜为本、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为何相溶而不互补?)二是以“数量与质量兼容”为标志的发展方式开始转型。以人为本、质量安全。(为何兼容而不兼顾?),转型期生产及市场的表现形式:一是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必将促进农村土地相对集中、土地流转逐步加快;进城务工、职业农民成为必然。散养大量退出,各型专合社、大中型养殖企业比重
4、将不断增加。二是抗疫情和市场“两大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养殖区防疫能力较散养场户显著提高;价格低谷期“蓄水”能力显著提高,“逢涨就追、逢跌就砍”将成为历史。三是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多种因素的叠加,导致生猪市场价格由3年一个周期(生产因素导致)的形态,逐步演变为1年内或跨年度的波动(不确定因素叠加)。,二、十余年来生猪价格的基本走向 产品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中固有而常见现象。据有关机构测算,我国猪肉、鸡蛋价格波动的72.5%、52.2%来自周期性因素(母猪、母鸡增加及更替的原因),而蔬菜、水果价格波动的58.6%、56.8%则来自季节性因素(种植业靠天吃饭)。,图1 机构绘制的畜禽蛋10余年价格
5、走势图,1、基本走势:2004年低位震荡上升,近10年首次大幅上冲;禽流感;盈利。2005年中位下降,猪链球菌病爆发,小幅盈利。2006年上半年承接05年下降态势至下半年上扬;先降后升,一惊一乍,盈利。2007年承接06年下半年上涨态势一路震荡上行;大幅上升致消费者受不了,政 府提出加强监测预警,大量社会资金进入,蓝耳病开始爆发;社会资金 介入;总体盈利。2008年开年从历史高位一路下行;散养户开始退出,走势虽下降,但总体盈利。2009年上半年继续下行,下半年回升;破警戒线大起大落,亏损开始加大,冻 猪肉收储开始,政府开始生猪补贴;持平。,2010年上半年调头向下,下半年回升;再破警戒线大起大
6、落,继续收储,提前 出栏,宰杀母猪,散养继续退出,适度规模户增加,政府继续补贴母 猪,持平或亏损加大;全国范围内猪高热病流行。2011年承接2010年回升态势一路上行,供不应求,再次上涨,进口猪肉跨年增 加;利润同07年,大盈300元以上;政府开始补贴城乡低保居民。2012年承接2011年9月最高价一路下行,下半年回升;进口猪肉大幅增加,原料 不跌反涨;育肥户亏,规模场略盈。2013年上半年乀承接上年回升至1月底调头向下,春节前开始下跌,跌幅深、亏 损早,启动收储第二轮方企稳,进口猪肉同比减少10%以上;5月 阶段性、恢复性企稳上涨。,走势基本特征 1)、单边波动向激流涌动推进乀2004 20
7、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我们从2004年至2013年前5月的涨跌走势连线看出:一年内单边上扬、或单边下降的情况在减少(2004、2007、2011年单边上扬;2005、2008年单边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一年内、或跨年度的激流涌动。,从2003年底开始,生猪价格开始明显反弹,并一直持续到2004年下半年,猪价进入十年中的第一个高峰期。2006年下半年,急性高致死性的猪蓝耳病爆发。一时间人们“谈猪色变”,养猪业遭受重创。2007年初,疫情对猪价的影响开始显现,猪价经历了历史性的高涨。至2008年2月,鲜猪肉批发价创下每公斤22.88元的
8、历史最高。2007年国家用于扶持发展养猪生产的资金投入达到150多亿元,包括对能繁母猪的补贴,从而造成短期母猪养殖量急剧上升,供求不平衡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成为2009年生猪市场持续低迷直至亏损的主要原因。,图2 机构绘制的活猪10余年价格走势图,2、饲料原料及配合料:较生猪价格起伏早,除2005年、2008年跨年度两次向下调整调整以外,连年抬高价格,特别是2010年后不论生猪价格的升降与否,连年单边震荡上扬。(2002、05、08年,2010-13年),图3 机构绘制的玉米10余年价格走势图,3)、猪粮料、比:四川生猪价格监测2008年5月2013年5月的猪粮、料比的平均水平。(条件:养殖数
9、量大体平衡)从表1来看猪粮比:基本印证全国各分析专家的结论基本3年一个周期。盈、平、亏;任意3年比较,还没有出现连续2年的盈利、或持平、或亏损的状况。,表1 2008年5月2013年5月的猪粮、料比的平均,从表1来看猪料比:前3年的态势与猪粮比基本一致。但2012年起至今年5月底,猪料比与猪粮比走势有所不同:2012年在全年猪粮比平均略降或持平的情况下,全年猪料比平均是在均衡线之上的。即:当育肥场户全年平均养猪效益略亏或持平的情况下,自繁自养的规模场户全年平均养猪效益是盈利的。2013年前5月,当育肥场户平均养猪效益亏损或略有盈利的情况下,自繁自养的规模场户平均养猪效益是略有盈利或持平的。,近
10、两年,育肥户与自繁自养在户效益上开始微妙分化。随着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配合料(自配或购买)已基本取代传统较为单一的玉米、红薯、青绿饲料。玉米、豆粕、鱼粉和小麦麸的价格,5年来连年震荡上行,成为左右养殖成本的重要因素(其它:劳动力、水电、折本折旧等),充分显示了配合料价格在养殖成本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用猪粮比(肥猪价与玉米价的比值)来衡量、判定盈亏平衡线,已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养殖效益;而用猪料比(肥猪价与配合料的比值)来整体、或独立反映规模场户养猪效益更为科学。但目前政府有关部门还没有以此作为监测养猪盈亏的重要指标。,4)、养殖效益的有趣现象,表2 四川监测点5年来每3年猪粮比均值比较,表3
11、四川监测点5年半内每3年猪料比均值比较,我们从表2、表3看出三个非常有趣的表象:一是散养户(纯育肥场户)或自繁自养的规模场户,凡是坚持梯次性(阶梯式)养猪3年、且每年养猪数量基本一致,那么每3年的猪粮比或猪料比的平均值,都没有低于警戒线。二是自繁自养规模场户每3年的平均养殖效益,远高于散养户和纯育肥场户,最低效益高出54.05%。显示规模场户的管理水平、抗疫情和市场“两个风险”的能力远高于散养或育肥方式。三是从坚持养猪5年半的效益来看,散养或育肥每3年的效益不仅不显著,且呈跌宕起伏之势;而自繁自养规模户每3年的效益不仅高于散养户,且呈递增之势。,5)、中间环节永远都是赢家 从2004年至20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驾驭 行情 过山车 四川省 畜牧 食品市场 信息中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