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制度.ppt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制度.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制度,财务报表用会计特有的语言描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它是企业经理人员理解企业经营过程及其结果的重要手段。企业经理人员与会计专业人员不同,他们没有必要埋头于繁琐复杂的具体会计事务,没有必要精通会计的所有细枝末节。他们应该侧重于理解如何去用会计(How to use Accounting),而不是如何去做会计(How to do Accounting)。,本专题讨论:从企业经营活动到企业财务报表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企业激励机制,一、从企业经营活动到企业财务报表,从企业经营活动到企业财务报表(1),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负责从企业所面临的
2、内外部环境获得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并利用它们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管理人员为此制定经营战略并在企业中实施这些战略。企业的财务报表总结了其业务活动的财务后果。企业会计系统提供了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对企业的业务活动进行确认、计量,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对外报告。下图体现了企业经营活动到企业财务报表的转化过程:,从企业经营活动到企业财务报表(2),经营环境 经营战略 企业活动 会计环境 会计系统 会计政策 财务报表,从企业经营活动到企业财务报表(3),从企业经营活动到企业财务报表的转化过程中,许多因素导致财务报表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会计用特有语言描述企业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会计会计准则为人为操纵财务
3、报表提供了选择空间审计准则可能强化财务报表潜在的缺陷,讨论:,1。会计“真实”、“可靠”吗?2。会计是“科学”,还是“艺术”,甚至是“魔术”?,二、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1),(一)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学透视1.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对称性关系企业财务管理实质上就是企业两大结构(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的调整与协调。第一,资产与其来源的总量总是相等的。第二,资产与其来源的结构对应关系。资产负债表两边都是按流动性强弱来确定其排列顺序和结构的。,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2),从资产方面看,流动性表明资产价值实现或转移或摊销时间的长短,而资本来源
4、方面,流动性表明融资清欠、退还或可以使用时间的长短。第一,长期资产需要由长期融资来保证;第二,短期资产需要由短期负债来保证;第三,短期资产也可以由长期融资来保证。,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3),实际上,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按流动性排列揭示了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额、时间顺序及其不确定性程度,隐含着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它是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揭示。这种风险在资产负债表的两边含义不同。从资产方面看,流动性表明资产价值实现或转移或摊销时间的长短,由短期资产到长期资产,其风险逐渐由小到大,而且这种风险是资产能否迅速实现和补偿其价值的风险。,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4),而资本来源方面,流动
5、性表明融资清欠、退还或可以使用时间的长短,由短期融资到长期融资,风险由大到小,而且这种风险是到期能否及时偿债的风险。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如果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确实对称,一方较大的风险正好与另一方较小的风险相匹配,从而企业总体风险趋于中和。,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5),第二,企业偿债风险或财务风险是否能够消除,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的资产风险能否消除或避免。只要资产经营不存在问题,其价值能够顺利实现和补偿,到期偿债就没有问题,财务风险也就随之消失。但是,如果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本身不对称,即使资产价值能够顺利实现和补偿,财务风险也会由于企业收款期与支付期不一致而继续存在
6、。可见,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运作之中(资本结构及其调整),但取决于资产经营(体现于资产结构)的成效和顺利与否。,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6),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对称性关系表现为:(1)稳定结构 流动负债流动资产 长期负债这意味着:风险小,成本高(收益低)流动比率2:1的要求只有稳定结构能满足。,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7),(2)中庸结构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这意味着:风险和成本都比较低。但是,要求企业经营过程相当顺畅,现金流量时间和数额匹配。(3)风险结构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长期资产这意味着:成本低(收益高),风险高。,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8),由于资产流动性
7、与盈利性存在矛盾,流动性越强,盈利性越弱,因此,企业要注意在这两者之间权衡。避免将高成本的资本用于非增值甚至消耗性资产项目上。在一定意义上说,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对称性关系相当于中国会计制度改革前的资金平衡表的“三段平衡”观点。“三段平衡”具有现实意义。当然,多少有点过于绝对化,没有给企业提供选择的余地。而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对称性关系则不然。,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9),2。企业财务管理两大风险: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根据上述讨论,资产负债表揭示:资产=资本来源 强 强流动性 弱 弱 流动性图示,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10),资产=资本来源 小 大风险性 风险中和 大 小
8、风险性图示,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11),资产=资本来源 小 小收益性 匹配 资本成本 大 大 成本与收益图示,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12),(二)企业财务绩效评价1.杜邦财务分析系统杜邦财务分析系统被企业经理人员当作详细研究企业财务报表的架构,用以评价企业的财务绩效。杜邦分析系统把收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合并为两个衡量获利能力的综合指标:投资报酬率(Return on Investment,ROI)和权益报酬率(Return on Equity,ROE)。,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13),收 税后利润益 除以 销售利润率表 销售收入 乘以 ROI 除以 资产周转率
9、资 资产总额产 乘以 ROE负 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债 加上 除以 权益乘数表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14),ROE=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税后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经营活动 投资活动 筹资活动 获利能力 生产能力 财务杠杆效应权益乘数=1/(1负债率)财务杠杆 筹资活动,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15),2。经济附加值现行财务会计对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区别对待,前者作为费用处理,后者作为股利支付或利润分配处理。由此导致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资本结构人为地“创造”利润。经济附加值(Econo
10、mic Value Added,EVA)由Stern Stewart公司于90年代初提出并申请专利。该指标是对企业利润进行适当的调整后的经济价值指标。用公式表示就是:EVA=EBIT-AtKw,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16),如果EVA大于零,说明企业创造了价值或财富;如果EVA小于零,说明企业不仅没有创造价值或财富,甚至连金融市场一般预期收益(机会收益)都无法获得;如果EVA等于零,说明企业只获得了金融市场一般预期收益;,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17),1997年,Jeffrey等人提出了修正的经济附加值(REVA)。该指标认为,企业用于创造利润的资产价值总额既不是企业资
11、产的账面价值,也不是企业资产的经济价值,而是其市场价值。因此,要以资产的市场价值为基础来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用公式表示:REVA=EBIT-AmtKw,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18),尽管经济附加值(EVA)只不过是剩余收益(RI)的一种延伸,但是,却引入了资本成本,将会计的账面价值转化为经济账面价值。修正的经济附加值,对经济附加值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引入了资产的市场价值,反映了一种更为市场化的财富观念。通过经济附加值便可以揭开企业通过调整资本结构人为“创造”利润的面纱,更为地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19),20世纪80年代以来,股东价值观念正在美国掀起
12、了第二次浪潮,“价值管理”(Value-based Management,VBM)和股东价值分析等观念更加深入人心。(Mayfield,1997)其中最为引人注目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被美国财富(Fortune)杂志称为“创造财富的真正关键所在”(The real key to creating wealth)的经济附加值观念。,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20),利润是一个可以操纵的会计指标。经济附加值强调在计算企业利润时,必须考虑企业所有资本的成本。按照这种观念,许多账面上表现出利润的企业实际上是亏本经营,经理人正在毁灭企业财富。因此,有些企业虽然“创造”了巨额的利润,但是,企业价值却
13、未必得到增值,相反,可能出现企业价值的毁灭。,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21),经济附加值强调企业资本成本,纠正会计学将权益资本视为“免费午餐”的观念,通过把会计利润转化为经济利润,把会计账面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务报表的内在缺陷,消除了资本结构不同对利润的影响,使得不同资本结构的企业经营绩效具有可比性。利润可能易于理解,但却可能产生误导。经济附加值揭开会计利润的面纱,矫正会计利润。只有经济附加值大于零,企业才创造了价值,否则企业在毁灭企业价值。,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22),透过经济附加值,人们可以判断企业是在创造价值还是毁灭价值?企业经理人是价值创造者
14、还是价值毁灭者?客观地说,经济附加值并不是一种财务创新,但是,它却改变了企业管理行为。什么样的绩效评价指标造就什么样的企业管理。如果改变企业绩效评价制度就会改变企业管理行为。,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23),经济附加值指标促使企业经理人对经济业务中发生的所有资产都考虑资本成本,从而促使企业经理人直接关注与库存、应收账款以及机器设备有关的成本,更为谨慎地使用资产,快速处理不良资产,减少消耗性资产的占用量(比如美国有些企业的总裁开始更换原先使用的豪华汽车,以便减少消耗性资产的占用量),减少不必要的规模扩张。很多习以为常的观念将受到彻底冲击,规模大不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除非经理人的确能
15、完全收回资本成本。,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24),有些企业采用经济附加值之后,股票回购事项增加了,把自由现金流量返还给股东,由股东自己去投资。从另一个角度看,考虑资本成本之后,实际上就是把企业资产负债表转化为另一种支出项目清单,企业经理人可以将这些支出与其它成本进行比较和衡量。因此,采用经济附加值指标可以促使经理人考虑资产负债表,更为关注资产负债表上资产项目的利用,而不仅仅考虑收益表。,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25),经济附加值能够流行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可以把会计信息转化为非财务人员容易理解的经济现实。美国财富杂志称经济附加值为“当今最热门的财务观念,并将越来越热”。这对我
16、国企业尤其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26),我国许多国有企业热衷于“债转股”。的确,“债转股”可以“立竿见影”地“扭亏为盈”,但是,如果没有以此为契机,实现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充其量只是实现了“财务解困”,而没有真正实现“体制解困”。如果以经济附加值作为评价指标,恐怕连“财务解困”都谈不上。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热衷于“配股”,通过“配股”筹集资金归还银行借款,人为地“创造”业绩。显然,这些行为都是利用会计学上“利润”的内在缺陷做文章。,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27),在“经济附加值”指标下,所有这些人为“创造”利润的行为都
17、“原形毕露”。因此,只要我们引入经济附加值观念,对于一切资本来源都考虑资本成本,矫正会计“利润”,那么,企业试图通过调整资本结构(如“债转股”或“配股资金”置换债务)“创造”业绩将“徒劳无益”,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资本成本的重视可能会改变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也许,在经济附加值评价制度下,企业更乐于采用债务融资。因为股权资本成本远高于债务资本成本!,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28),值得高兴的是,我国已经有一些管理咨询机构采用经济附加值指标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评估和排名。“这对中国证券市场把上市当作圈钱的扭曲文化,是一层有效的过滤”。余言:经济附加值(EVA)能否取代每股收益(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综合 绩效评价 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4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