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与管理教学课件》实验猴生物学特性及应用.ppt
《《实验动物与管理教学课件》实验猴生物学特性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动物与管理教学课件》实验猴生物学特性及应用.ppt(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型实验动物技术-实验猴专题介绍Presentation of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in Big Animals-Monkeys,实验猴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pplication of Experimental Monkeys,第一部分,生物学特性,1.一般特性,进化树中位置,猴属灵长类动物,哺乳纲,灵长目;杂食性动物,以素食为主,不能在体内合成维生素C;进化程度高,接近于人类;群居性强,形成猴王领袖的直线型社会;猴王4-5年自然更替1次;好奇心强,模仿力强,会游泳,善攀岩;较难驯养。,2.解剖生理学特点,有较发
2、达的智力和神经控制,能用手操纵工具;两颊有颊囊,手指形成指甲;血型分两类;同种异体输血需要做血型配合试验;雌性动物性成熟雄性3岁,雌性2岁,性周期28(2135)天。性成熟雄性3岁,适配年龄,雄性4.5岁;精液排出体外后1min内形成凝块;寿命为2030年;染色体21对。,3.主要品种、品系,区域分类:旧大陆猴(亚州、非州、南太平洋诸岛)和新大陆猴(南美、中美);旧大陆猴:恒河猴;食蟹猴;熊猴(阿萨密猴,蓉猴);断尾猴;台湾岩猴;平顶猴(猪尾猴)。,恒河猴,食蟹猴,红面猴,台湾猴,平顶猴,熊猴,新大陆猴,非洲绿猴狨猴(囊猴)树鼩懒猴夜猴松鼠猴,非洲绿猴,懒猴,松鼠猴,绒猴,树鼩,夜猴,绒猴,实
3、验猴在生物医学中的选择应用,第二部分,1.实验动物选择原则,相似性原则可靠性原则:使用标准的实验动物,选择标准、公认的模型;可重复原则:严格控制各项实验条件;可控性原则:生物安全是重中之重;实验过程可控,便于取得结果;经济性原则:量入为出;3Rs原则。,46种灵长类动物被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其中猕猴和食蟹猴是应用得最多。,2.应用领域与现状分析,应用领域与现状分析,3.毒理学研究,美国、欧盟和日本:凡二类以上新药在进入临床研究前必须使用非人灵长类进行临床前研究。中国:二类以上新药在进入临床研究前必须取得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的可靠数据。对神经类、精神类、麻醉类、生物制品类、计划生育类药器具等必须
4、经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后,经批准方能进入人的临床实验。,主要应用于毒代动力学研究和中长期毒性试验。旧大陆猴应用量明显高于新大陆猴,其中以恒河猴用量最大,食蟹猴居次。,4.模式动物与疾病模型研究,基本要求 实验动物标准化 造模方法规范化 评价体系准确客观。,(一)生理学研究可用于脑功能,血液循环、血型、呼吸生理、内分泌、生殖生理、神经生理、行为学及老年学等研究。(二)生殖生理学研究 是人类避孕药研究极为理想的实验动物。,(三)行为学和精神病及神经生物学研究可用猴震颤动物模型筛选抗震颤性麻痹的药物。猴对镇静剂的依赖性与人较接近,戒断症状较明显并易于观察,新镇静剂进入临床前要用猴进行实验。老年痴呆模型
5、的建立(吴玉娥、李文德等),(四)感染性动物模型,是某些人类传染病病原的易感动物,如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爱滋病病毒、痢疾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在肠道杆菌病和结核病研究中是良好的动物模型。在制造和鉴定脊髓灰质炎疫苗时,猕猴是唯一的实验动物。灵长类动物可用于人的疟原虫感染,研究恶性疟原虫、间日疟、三日疟原虫。,典型模型介绍,流感模型生物安全实验室负压隔离罩普通级恒河猴呼吸道吸入法评价指标,典型模型介绍,结核病模型生物安全实验室负压隔离罩普通级恒河猴呼吸道吸入法评价指标,典型模型介绍,SIV模型生物安全实验室负压隔离罩普通级恒河猴静脉接种评价指标,(五)其它疾病研究,可用猕猴复制动脉
6、粥样硬化模型、慢性气管炎模型等。,5.疫苗研究,结核病疫苗/恒河猴艾滋病疫苗研究/非洲绿猴、猕猴破伤风疫苗和抗白喉疫苗/猕猴血期疟疾疫苗研究/美洲猴麻疹病毒新型疫苗研究/恒河猴登革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实验猴养殖业发展前景,第三部分,1.国际实验猴养殖业环境变化,实验猴等级质量要求提高不同净化程度的实验猴/清洁级SPF级实验猴的培育动物的福利和动物保护运动的影响3R原则娱乐多样化宣传报道,2.应对策略,建立行业准入机制加强管理,引导产业发展建立国际实验猴养殖动态信息平台,实验猴质量监测与疾病控制 Quality Monitoring and Disease Control of Experime
7、ntal Monkeys,广东 高要 2010.10,广东省实验动物学会 大型实验动物技术培训班,基本概念检测要求与程序常见疾病简介、监测与控制,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基本概念,genotype基因型 发育环境 developmental phenotype表现型 周围环境 proximate dramatype 演出型,1959年Russell和Burch提出的影响实验结果的遗传和环境因素,1.环境质量控制,按照功能分类 实验动物繁育、生产设施 动物实验设施 特殊实验动物设施按照微生物控制分类普通环境 设施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适用于饲育教学等用途的普通级实验动物。清洁
8、环境/亚屏障环境(国标已取消),屏障环境,隔离环境,2.实验猴质量控制,按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控制程度,将实验动物划分为普通级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和无菌动物四个等级,后者包括悉生动物。实验猴目前仅划分为普通级和无特定病原体猴两类。遗传学分类,目前猴只有封闭群、杂交群等,未见近交系报道。,普通级动物是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动物。如B病毒,结核分支杆菌等。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 动物)是指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应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第二部分,检测要求与程序,1.检测要求,环境指标满足国标GB14925的要求;动物外
9、观健康无异常(常规病理学检测);按国标对实验动物进行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检测;遗传学检测。,2.动物检测程序,寄生虫检测:取被毛、血液、皮肤检测体外寄生虫,取内脏、肠内容物和粪便检测体内寄生虫。微生物检测:取皮肤检测真菌,取血清检测病毒或其它病原的抗体,取脏器、肠内容物和气管分泌物分离细菌。遗传学检测 外观形态学检测(下颌骨造影)、血浆蛋白多态性分析、微卫星检测等。,3.检测规则,检测频率(动物生产单位自检)普通级猴、SPF猴每3个月至少检测1次;每2-4周检查1次动物的生活环境标本和粪便标本。采样数量 小于100只的群体,取样不少于5只;100-500只的群体,取样不少于10只;大于500只的
10、群体,取样不少于20只。一般应选择成年动物。判定标准:如有1只动物的1项指标不合格,即判定该群动物不符合该等级标准。,第三部分,常见疾病简介、监测与控制,1.主要疾病简介,沙门菌病传染源:携带沙门氏菌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垫料。易感动物:人、豚鼠、小鼠、大鼠、兔、猴、猪、犬。症状表现:腹泻和失水的相应症状,严重的休克、死亡。,志贺菌病志贺菌感染,传染源:携带志贺菌的人和猴。传播途径:苍蝇和蟑螂传播,经口食入被志贺菌污染的食物和饮水。易感者:人和猴。症状表现:人和猴主要表现为细菌性痢疾和急性胃肠炎。备注: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调查显示,猕猴检出率达
11、13.78%,以头孢类抗菌素比较敏感。,结核病,传染源:携带结核分枝杆菌的人、猴和家畜等;可以是人型、牛型、鸟型和分支杆菌复合群。传播途径:消化道和呼吸道。易感动物:人、猴、牛、犬、豚鼠、兔、猫。症状表现:咳嗽、咯血、消瘦、低热,后期呼吸困难、皮肤结核、淋巴结肿大。,小肠耶尔森杆菌病,传染源:携带小肠耶尔森杆菌的人、猴和家畜等。传播途径:消化道和接触传播。易感动物:人、猴、猪等动物。症状表现:发热、腹痛、腹泻、呕吐、关节炎、败血症等,以小肠结肠炎最为多见。,空肠弯曲菌病,传染源:携带空肠弯曲菌的人、猴和家畜等。传播途径:消化道和接触传播。易感动物:以家禽、野禽和家畜带菌最多,其次是啮齿类动物。
12、症状表现:临床表现有多种,有无症状的隐性带菌者,有轻型腹泻、重型腹泻及其他临诊症状。,猴B病毒病,传染源:携带猴B病毒(疱疹病毒)的恒河猴。传播途径:猴性交,人被猴咬伤。易感者:人、恒河猴、帽猴、食蟹猴、台湾猴、日本猕猴、红面猴、家兔。症状表现:人伤口疼痛、红肿、出现疱疹并有渗出物,出现脊髓炎或脑脊髓炎,最终麻痹、死亡。猴舌表面和口腔黏膜出现小疱疹,714天自愈,鼻腔常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常并发结膜炎和腹泻。兔最易感,表现感觉过敏、斜颈、呼吸困难、流涎、眼鼻分泌物增多、结膜炎和角膜浑浊、死亡。,2.疾病监测与诊断,细菌性疾病诊断 取样,分离培养,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分子生物学诊断,如RT-PCR
13、;病毒性疾病 病毒分离;血清抗体检测;IgG/IgM 双抗体夹心检测抗原;分子生物学诊断。寄生虫病 镜检虫体和虫卵;抗体检测,弓形虫;分子生物学诊断。,3.结核病的诊断,金标准 结核菌素试验 病原学检测 病理学诊断新型诊断方法 特异性抗体检测 特异性抗原检测 RT-PCR,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选择,国产结核菌素 牛型PPD、人型PPD、旧结核菌素(OT)、禽型结核菌素;进口结核菌素 哺乳类旧结核菌素(Synbiotics Corporation)日本结核菌素(PPD);,结核菌素试验-接种部位,眼睑注射腹部皮肤注射 褪毛,根据结核菌素要求确定是否进行表面消毒。腹部皮肤可以注射两种以上结核菌素
14、,两个接种点距离5-10cm。对每一个接种部位进行标记。,结核菌素试验-时间间隔,EEC等推荐:两次结核菌素试验间隔时间最少42天,一般60天为宜;否则存在抑制和耐受现象。GB14922.2-2001.两次结核菌素试验间隔时间至少为两周。,结核菌素试验-评价体系,观察时间:于接种后24、48、72小时观察眼睑部反应,测定腹部皮实结果(游标卡尺测定直径,求平均值)。结果评价:EEC和国家标准推荐48h结果为准,其他辅助诊断。(?),结核菌素试验-评价体系,评分标准:国家标准。+:肿胀严重,甚至全眼逼闭合,有明显的眼眦,常在数天后破溃,一周内不恢复。+:肿胀明显,上眼睑发红,两只眼明显不一样,72
15、h后逐渐消退。+:肿胀不明显,发红波及到整个上眼睑,48h明显,72h后 消退。:无肿胀,注射部位轻度发红,48h消退。-:眼睑无任何反应,与未注射眼一样。,出现阳性反应猴,进行复试。复检 凡判定为可疑反应的猴,于2530d进行复检,如结果仍为可疑反应,经2530d再进行复检。三次试验中,一次“”或“”,二次“-”,判“-”;二次以上“”,判“”;一次“”或“”,二次“”,判“”。,国家标准,EEC等评价标准,采用1-5分评价体系 0分代表无任何反应;1分表示接种部位有擦伤(bruise);2分表示眼睑有红斑出现,但是无脓肿;3分表示眼睑有红斑并且极轻微肿大,或无红斑但有轻度的肿大;4分表示眼
16、睑有明显的肿大,眼睑因肿大而下垂,遮住了眼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红斑;5分表示严重肿大并可能伴随坏疽,眼睑闭合。评分大于等于3分即认定为阳性。,1分以下表示阴性;1-2分可判定为阴性,但表示动物可能比较敏感或者处于高危环境中;2-3分表示动物比较可疑,需要重复检验诊断;综合评分大于等于3分即认定为阳性;4分以上可认定为强阳性。,EEC等评价标准,评价示意照片,1分(-)表示接种部位有擦伤;接种部位针孔周围发红或轻微肿胀;,2分()表示眼睑有红斑出现,但是无脓肿;,3分(+)表示眼睑有红斑并且极轻微肿大,或无红斑但有轻度的肿大;,4分(+)表示眼睑有明显的肿大,眼睑因肿大而下垂,遮住了眼睛,并伴有
17、不同程度的红斑;,5分(+)表示严重肿大并可能伴随坏疽,眼睑闭合。,实验猴饲养管理操作规范 Standard Operating Practice for Feeding&Management of Experimental Monkeys,广东 高要 2010.10,广东省实验动物学会 大型实验动物技术培训班,个人防护装备要求记录、资料和档案管理要求实验猴饲养管理规程提高实验猴繁殖率的综合措施饲养场逃逸猴只处理,主 要 内 容,第一部分,个人防护装备要求,常用防护装备,工作服或防护服;手套;安全眼镜、面罩(面具);其他防护设备;,注意事项,勤消毒,常洗手;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工作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动物与管理教学课件 实验 动物 管理 教学 课件 生物学 特性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39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