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教学课件》6金属基复合材料.ppt
《《复合材料教学课件》6金属基复合材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材料教学课件》6金属基复合材料.ppt(1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金属基复合材料,第九章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一、金属基复合材料概述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三、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和界面设计四、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的性能,一、金属基复合材料概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材科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结构材料方面,不但要求强度高,还要求其重量要轻,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正是为了满足上述要求而诞生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相对于传统的金属材料来说,具有较高的比强度与比刚度;而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相比,它又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与耐热性;与陶瓷基材料相比,它又具有高韧性和高冲击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这些优良的性能决定了它已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了新材料家族
2、中的重要一员,它已经在一些领域里得到应用并且其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扩大。,1-1、按增强材料分类: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颗粒、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1-2、按基体材料分类:铝基复合材料 镁基复合材料 钛基复合材料 高温合金基复合材料 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1)不同基体和不同增强相复合效果、复合材料的设计和性能;2)增强相/基体的界面优化、界面设计;3)制备工艺的研究,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和降低成本;4)新型增强剂的研究开发;5)复合材料的扩大应用。,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概述2、先驱(预制)丝(带、板)的制备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型
3、技术 固态法(连续增强相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液态法(非连续增强相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原位(in situ)生长(复合法),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1、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概述 1-1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内容以及选择原则:1)基体与增强剂的选择,基体与增强剂的结合:增强剂与基体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物理相容性和化学相容性。另外,如果在复合材料中使用高强度的纤维,就必须寻找具有高断裂功的基体材料。在这方面,固态法制备方法更好一些,因铸造合金一般具有较低的断裂韧性。,2)界面的形成及机制,界面产物的控制及界面设计;3)增强剂在基体中的均匀分布:在选择制备方法时,应选择那些使得
4、增强剂更均匀、均质排布(分布)的方法。在这方面,液态法与固态法相比较差。4)制备工艺方法及参数的选择和优化;5)制备成本的控制和降低,工业化应用的前景。,1-2、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分类:1)固态法:真空热压扩散结合、超塑性成型/扩散结合、模压、热等静压、粉末冶金法。2)液态法:液态浸渗、真空压铸、反压铸造、喷射成型法、半固态铸造。3)原位生长法。,1-3、连续增强相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铝合金 固态、液态法,碳纤维 镁合金 固态、液态法,硼纤维,钛合金 固态法,SiC纤维,高温合金 固态法 氧化铝纤维 金属间化合物 固态法,1-4、不连续增强相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铝合金 固态、
5、液态、原位生长、喷射成型法,颗粒 镁合金 液态法 晶须 钛合金 固态、液态法、原位生长法 短纤维 高温合金 原位生长法 金属间化合物 粉末冶金、原位生长法,2、先驱(预制)丝(带、板)的制备2-1 纤维/(基体箔材)聚合物粘结剂先驱(预制)带(板)(图 9-1):缠绕鼓(基体箔材)纤维定向定间距缠绕涂敷聚合物粘结剂定位。,图 9-1 纤维/聚合物粘结剂先驱(预制)带(板),2-2 等离子喷涂纤维/基体箔材先驱(预制)带(板):纤维定向定间距缠绕 等离子喷涂基体粉末定位(图9-2),图9-2 等离子喷涂纤维/基体箔材先驱(预制)带(板)示意图,2-3 PVD法纤维/基体复合丝,采用磁控溅射等物理
6、气相沉积(PVD)手段将基体金属均匀沉积到纤维表面(图9-3、4)上,形成纤维/基体复合丝。使用这种复合丝制备复合材料时,主要是基体与基体之间的扩散结合,有利于材料界面的改善;同时通过控制基体沉积层的厚度可控制纤维的体积比。,图 9-3 PVD法纤维/基体复合丝原理图,图 9-4 PVD法纤维表面金属基体沉积层,2-4 粉末法纤维/基体复合丝首先将金属基体粉末与聚合物粘接剂混合制成基体粉末/聚合物粘接剂胶体,然后将纤维通过带有一定孔径毛细管的胶槽,在纤维表面均匀地涂敷上一层基体粉末胶体,干燥后形成一定直径的纤维/基体粉末复合丝。复合丝的直径取决于胶体的粘度、纤维走丝速度以及胶槽的毛细管孔径等。
7、由于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需要预先彻底除去复合丝中的聚合物粘接剂胶体,因此要求聚合物粘接剂具有在真空状态的低温下能够完全挥发的特性。,图9-5 粉末法纤维/基体复合丝示意图,2-6 熔池法纤维/基体复合丝,2-5 熔池法纤维/基体复合丝,这种复合丝制备方法主要是应用于碳纤维或石墨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由于碳纤维或石墨纤维与铝液接触会反应生成Al4C3界面生成物。过量的脆性相Al4C3生成会严重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如图9-6所示,对纤维进行Ti-B或(液态)金属钠表面涂层处理可以增加纤维与铝液的润湿性,同时防止过量的脆性相Al4C3生成。,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技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
8、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金属基复合材料工艺研究内容,金属基体与增强材料的结合和结合方式;金属基体/增强材料界面和界面产物在工艺过程中的形成及控制;,增强材料在金属基体中的分布;防止连续纤维在制备工艺过程中的损伤;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降低成本。,根据各种方法的基本特点,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分为三大类:(1)固态法;(2)液态法;(3)原位复合法。,常用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1)固态法,固态制备工艺主要为扩散结合和粉末治金两种方法。,1)扩散结合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把表面新鲜清洁的相同或不相同的金属,通过表面原子的互相
9、扩散而连接在一起。因而,扩散结合也成为一种制造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传统工艺方法。,扩散结合工艺中,增强纤维与基体的结合主要分为三个关键步骤:纤维的排布;复合材料的叠合和真空封装;热压。,采用扩散结合方式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工艺相对复杂,工艺参数控制要求严格,纤维排布、叠合以及封装手工操作多,成本高。但扩散结合是连续纤维增强并能按照铺层要求排布的惟一可行的工艺。,在扩散结合工艺中,增强纤维与基体的湿润问题容易解决,而且在热压时可通过控制工艺参数的办法来控制界面反应。因此,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早期生产中大量采用扩散结合工艺。,扩散结合工艺法可分为:真空热压扩散结合超塑性成型/扩散结合模压热等
10、静压,3-1 真空热压扩散结合,图9-6 真空热压扩散结合工艺流程示意图,3 2 热等静压(HIP),图9-8 热等静压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管材示意图,3 3 模压成型(Mold Forming),图 9-9 模压成型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示意图,3-4 超塑性成型/扩散结合(SPF/DB),超塑性:材料在低负载作用下,拉伸变形时不发生缩颈,也不发生断裂,延伸率可达 100%到 2000%的现象。塑性流变和应变速度的关系如下:=K(e)m 式中:流变应力;e:应变速度;K:常数;m:应变速度敏感指数,衡量超塑性的重要参数。影响超塑性的因素:1)形变速度:10-4 10-1/分2)温度:0.5T m,
11、达到相变临界点以下的某一温度可得到最大的m值和延伸率。3)晶粒度:稳定、等轴、复相直径为0.5 5 m的细晶粒。,3-5 超塑性成型/扩散结合(SPF/DB),图 9-10 超塑性成型/扩散结合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叶片示意图,2)粉末冶金粉末冶金既可用于连续长纤维增强,又可用于短纤维、颗粒或晶须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在粉未冶金法中,长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将预先设计好的一定体积百分比的长纤维和金属基体粉末混装于容器中,在真空或保护气氛下预烧结。然后将预烧结体进行热等静压加工。,一般情况下,采用粉未冶金工艺制备的长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纤维的体积百分含量为40%60%,最
12、多可达75%。,图9-11 粉末(冶金)法制备金属基复合 材料示意图,粉末冶金法制备非连续增强相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流程图,粉末冶金法五大优点 热等静压或烧结温度低于金属熔点,因而由高温引起的增强材料与金属基体的界面反应少,减小了界面反应对复合材料性能的不利影响。同时可以通过热等静压或烧结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工艺参数来控制界面反应。,可根据性能要求,使增强材料(纤维、颗粒或晶须)与基体金属粉末以任何比例混合,纤维含量最高可达75%,颗粒含量可达50%以上,这是液态法无法达到的。,可降低增强材料与基体互相湿润的要求,也降低了增强材料与基体粉未的密度差的要求,使颗粒或晶须均匀分布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
13、基体中。,采用热等静压工艺时,其组织细化、致密、均匀,一般不会产生偏析、偏聚等缺陷,可使孔隙和其他内部缺陷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粉未冶金法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可通过传统的金属加工方法进行二次加工。可以得到所需形状的复合材料构件的毛坯。,工艺过程比较复杂;金属基体必须制成粉末,增如了工艺的复杂性和成本;在制备铝基复合材料时,还要防止铝粉引起的爆炸。,粉末冶金法主要缺点,固态法制备工艺中扩散是传质的唯一机理。温度、时间及压力是固态法制备工艺方法的主要参数。1)温度、时间:1)D=D0 exp(-Q/RT)D:扩散系数;Q:扩散激活能。X=k t 1/2 X:反应层厚度;k:反应速
14、度常数。2)压力:促进结合面的接触及在一定温度下的金属基体的塑性流动。3)结合面的清洁度:,3)固态法制备工艺方法及参数的选择 和优化固态法工艺的主要参数:,2液态法液态法亦称为熔铸法,其中包括压铸、半固态复合铸造、液态渗透以及搅拌法和无压渗透法等。,液态法是目前制备颗粒、晶须和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工艺方法。液态法主要特点是金属基体在制备复合材料时均处于液态。,与固态法相比,液态法的工艺及设备相对简便易行,与传统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如铸造、压铸等方法非常相似,制备成本较低,因此液态法得到较快的发展。,1)压铸压铸成型是指在压力作用下将液态或半液态金属基复合材料或金属以一定速度充填压铸
15、模型腔或增强材料预制体的孔隙中,在压力下快速凝固成型而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图9-13 压铸法制备工艺示意图 图9-14 真空吸铸和反压铸造示意图,压铸成型法的具体工艺首先将包含有增强材料的金属熔体倒入预热摸具中后,迅速加压,压力约为70100MPa,使液态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压力下凝固。待复合材料完全固化后顶出,即制得所需形状及尺寸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坯料或压铸件。,压铸工艺中,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工艺因素主要有四个:熔融金属的温度、模具预热温度 使用的最大压力、加压速度。,在采用预制增强材料块时,为了获得无孔隙的复合材料,一般压力不低于50MPa,加压速度以使预制件不变形为宜,一般
16、为13cm/s。,对于铝基复合材料,熔融金属温度一般为700800,预制件和模具预热温度一般可控制在500800,并可相互补偿,如前者高些,后者可以低些,反之亦然。,采用压铸法生产的铝基复合材料的零部件,其组织细化、无气孔,可以获得比一般金属模铸件性能优良的压铸件。与其他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相比,压铸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材料的质量高且稳定,易于工业化生产。,2)半固态复合铸造半固态复合铸造主要是针对搅拌法的缺点而提出的改进工艺。这种方法是将颗粒加入处于半固态的金属基体中,通过搅拌使颗粒在金属基体中均匀分布,并取得良好的界面结合,然后浇注成型或将半固态复合材料注入模具中进行压铸成型。,通常采
17、用搅拌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时,常常会由于强烈搅拌将气体或表面金属氧化物卷入金属熔体中;同时当颗粒与金属基体湿润性差时,颗粒难以与金属基体复合,而且颗粒在金属基体中由于比重关系而难以得到均匀分布,影响复合材料性能。,图9-15 半固态复合铸造原理图,半固态复合铸造的原理是将金属熔体的温度控制在液相线与固相线之间,通过搅拌使部分树枝状结晶体破碎成固相颗粒,熔体中的固相颗粒是一种非枝晶结钩,可以防止半固态熔体粘度的增加。,当加入预热后的增强颗粒时,因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固相金属颗粒,在搅拌中增强颗粒受阻而滞留在半固态金属熔体中,增强颗粒不会结集和偏聚而得到一定的分散。同时强烈的机械搅拌也使增强颗粒与金
18、属熔体直接接触,促进润湿。,主要控制工艺参数 金属基体熔体的温度应使熔体达到30%50%固态;搅拌速度应不产生湍流以防止空气裹入,并使熔体中枝晶破碎形成固态颗粒,降低熔体的粘度,从而有利于增强颗粒的加入。,由于浇注时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处于半固态,直接浇注成型或压铸成型所得的铸件几乎没有缩孔或孔洞,组织细化和致密。,半固态复合铸造主要应用于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因短纤维、晶须在加入时容易结团或缠结在一起,虽经搅拌也不易分散均匀,因而不易采用此法来制备短纤维或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3)无压渗透工艺过程如下:是将增强材料制成预制体,置于氧化铝容器内。再将基体金属坯料置于可渗透的增强材料预制体上部
19、。,氧化铝容器、预制体和基体金属坯料均装入可通入流动氮气的加热炉中。通过加热,基体金属熔化,并自发渗透进入网络状增强材料预制体中。,图9-17 无压浸渗法(Lanxide法)工艺原理示意图,无压渗透工艺能较明显降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但复合材料的强度较低,而其刚度显著高于基体金属。,例如以5560%Al2O3或SiC预制成零件的形状,放入同样形状的刚玉陶瓷槽内,将含有3%10%Mg的铝合金(基体)坯料放置在增强材料预制体上,在流动的氮气气氛下,加热至8001000,铝合金熔化并自发渗入预制体内。,由于氮气与铝合金发生反应,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中还有AlN。控制氮气流量、温度以及渗透
20、速度,可以控制AIN的生成量。,AIN在铝基复合材料中起到提高复合材料刚度,降低热膨胀系数的作用。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Al2O3/Al的刚度是铝合金基体的两倍,而SiC/Al的刚度也达到钢的水平,但强度水平较低。,4)喷射沉积首先,将基体金属在坩埚中熔化后,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喷咀送入雾化器,在高速惰性气体射流的作用下,液态金属被分散为细小的液滴,形成所谓“雾化锥”;,然后,通过一个或多个喷咀向“雾化锥”喷射入增强颗粒,使之与金属雾化液滴一齐在基板(收集器)上沉积,并快速凝固形成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如下图所示。,雾化金属液滴与颗粒共沉积示意图,喷射沉积法的优越性 该工艺流程短,工序简单,喷射沉积
21、效率高,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高致密度,直接沉积的复合材料密度一般可达到理论的95%98%;,属快速凝固方法,冷速可达103 106 K/s,故金属晶粒及组织细化,消除了宏观偏析,合金成分均匀,同时增强材料与金属液滴接触时间短,很少或没有界面反应;,具有通用性和产品多样性。该工艺适于多种金属材料基体,如高、低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高温合金等。同时可设计雾化器和收集器的形状和一定的机械运动,以直接形成盘、棒、管和板带等接近零件实际形状的复合材料的坯料;,3原位自生成法在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增强材料在基体中生成和生长的方法称作原位自生成法。,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增强材
22、料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即润湿性)问题,二是无论固态法还是液态法,增强材料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界面都存在界面反应。,其中,增强材料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往往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高温制备和高温应用中的性能和性能稳定性。如果增强材料(纤维、颗粒或晶须)能从金属基体中直接(即原位)生成,则上述两个问题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以原位自生成法制造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基体与增强材料间的相容性好,界面干净,结合牢固。特别当增强材料与基体之间有共格或半共格关系时,能非常有效地传递应力;而且,界面上不生成有害的反应产物,因此这种复合材料有较优异的力学性能。,原位自生成有三种方法1)共晶合金定向凝固法2)直接金属氧
23、化法(DIMOXTM)3)反应自生成法(XDTM),1)共晶合金定向凝固法增强材料以共晶的形式从基体中凝固析出,通过控制冷凝方向,在基体中生长出排列整齐的类似纤维的条状或片层状共晶增强材料。以这种方式生产的镍基、钴基定向凝固共晶复合材料已得到应用。,定向凝固共晶复合材料的原位生长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有温度梯度(GL)的加热方式;满足平面凝固条件;两相的成核和生长要协调进行。,二元共晶材料的平面凝固条件是:,其中,C0为合金成份;GL为液相温度梯度;R为凝固速度;mL为液相线斜率;CE为共晶成份;DL为溶质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定向凝固共晶复合材料的组织是层片状还是棒状(纤维状)取决于共晶中含量较
24、少的组元的体积分数Xf。在二元共晶中,当Xf 32%时为层片状。,定向凝固共晶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航空透平机叶片,有三元共晶合金Al-Ni-Nb,它所形成的和相为Ni3Al和Ni3Nb;单变度共晶合金C-Co-Cr,所形成的和相分别为(Co,Cr)和(Cr,Co)7C3。,2)直接金属氧化法(DIMOXTM)DIMOXTM是一种可以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原位复合工艺。DIMOXTM法根据是否有预成型体又可分为惟一基体法和预成型体法,两者原理相同。,惟一基体法的特点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原材料中没有填充物(增强材料预成型体)和增强相,只是通过基体金属的氧化或氮化来获取复合材料。,在惟一
25、基体法中,例如需制备Al2O3/Al,则可通过铝液的氧化来获取Al2O3增强相。通常铝合金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一种内聚、结合紧密的氧化铝膜,这层氧化铝膜使得氧无法进一步渗透,从而阻止了膜下的铝进一步氧化。,但是在DIMOXTM工艺中,熔化温度上升到9001300,远超过铝的熔点660。通过进一步加入促进氧化反应的合金元素Si和Mg,使熔化金属通过显微通道渗透到氧化层外边,并顺序氧化,即铝被氧化,但铝液的渗透通道未被堵塞。,利用惟一基体法工艺,可以根据氧化程度来控制Al2O3的量。如果这一工艺过程在所有金属被氧化之前停止的话,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就是致密互连的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其中含有5%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合材料教学课件 复合材料 教学 课件 金属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39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