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信息原理教学课件》第五章.ppt
《《图像信息原理教学课件》第五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信息原理教学课件》第五章.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电视信号的形成、处理与记录,第五章 电视信号的形成、处理与记录,5.1 数字演播室系统 5.2 彩色电视摄像机 5.2.1 广播彩色电视摄象机的组成 5.4 彩色电视信号编码器 5.5 模拟电视射频信号的形成 5.5.1 图象信号的调制 5.5.2 电视发射机,5.1数字演播室系统,串行数字视频接口信号(SDI):NRZI数字演播室系统,5.2彩色电视摄像机,5.2.1 播彩色电视摄象机的组成,5.2彩色电视摄像机,5.4 彩色电视信号编码器,5.4 彩色电视信号编码器,5.5 射频电视信号的形成,5.5.1 图象信号的调制 一.残留边带调制方式 1 1.为什么不用单边带调制a).图象
2、信号包含零频分量,难于滤除载频附近的上边带或下边带。b).单边带滤波器在载频处的幅频特性要求非常陡峭;相应的相频特性存在着相当大的非线性。单边带不失真(失真很小)的条件,5.5 射频电视信号的形成,2残留边带调制方式。残留边带幅频特性,5.5 射频电视信号的形成,残留边带调幅信号:传送一个完整的上边带与部分下边带信号。即:低频调制成份(00.75MHz)是以双边带 传送,高频调制(0.756MHz)是以单边带传送。3.讨论。a.相位失真:相应的相频曲线不为线性。即群延时不为常数。即 不为常数;需要补偿。理想:b.低端能量为高端的2倍。在接收端给予均衡。,5.5 射频电视信号的形成,接收机的中频
3、放大器频率特性,5.5 射频电视信号的形成,二.调制极性 1.正极性调制:正极性视频信号调制高频信号。2.负极性调制:负极性视频信号调制高频信号 3.负极性调制的特点:a).抗干扰能强;b).发射效率高。,5.5 射频电视信号的形成,视频图像信号与射频图像信号,5.5 射频电视信号的形成,5.6.2 电视发射机.一.电视发射机组成框图,5.5 射频电视信号的形成,二.高频电视信号的谱配置,5.5 射频电视信号的形成,三.伴音信号的调制.1.伴音信号的调制方式.调频:调制中心频率为6.5MHz 频偏 调制灵敏度 调制信号.mf为调频系数.2.最大频偏.我国规定:FM信号的频带宽度为,5.5 射频电视信号的形成,3.预加重和去加重 预加重 去加重四,频道划分.(48.5MHz)(223MHz)UHF.1368 470958MHz 为什么要这样划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像信息原理教学课件 图像 信息 原理 教学 课件 第五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39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