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ppt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ppt(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9/17,1,第三章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分析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2023/9/17,2,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财政支出的项目繁多、数额巨大,如果没有适当的分类就很难显示财政支出的方向和政府职能活动的重心,因此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对财政支出进行划分,以供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实际操作之用。先看财政支出的内涵与外延,2023/9/17,3,财政支出的内涵: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耗费的资金总和,在动态上表现为政府进行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管理活动和过程。支出的理解:是政府行为的成本仅指政府自身行为耗费的成本(政府成本)
2、,政府主体以外的其他经济主体承担的成本(社会成本)不计。如: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是政府规模的指标其大小作为政府干预程度的指标。其他不变,财政支出越多,政府规模越大。是政府政策的反映。可以透过财政支出的变化看出财政政策的变化。,2023/9/17,4,财政支出的外延预算内支出。即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各项财政支出。预算外支出:不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各项财政支出。制度外支出。,2023/9/17,5,一、按财政功能分类(费用类别),现代社会政府职能: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财政支出一般可分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社会文教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建设支出。,2023/9/17,6,2023
3、/9/17,7,意义: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活动的全貌和各个时期政府活动范围的变化。纵向分析:能够揭示该国的国家职能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如我国横向分析:可以解释各国国家职能的差别。,2023/9/17,8,国家财政按职能分类的支出比重单位:%,注:不包括预算外支出。,返回,2023/9/17,9,二、按经济性质分类,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2023/9/17,10,经济性质分类法,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政府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直接购买商品、劳务的支出。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以及国家投资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政府单方面、
4、无偿的资金转移,不取得商品和劳务。,如: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以及国防行政支出。,如:社会保险支出、抚恤、救济、债务支出等。,2023/9/17,11,(三)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别,2023/9/17,12,挤出效应:由于政府支出规模扩大,资金需求增加,引致资金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的减少,政府支出导致私人投资的排挤。拉动效应:政府支出扩大,带动私人部门支出的上升。如:政府大规模基础设施路车收入效应:政府转移支出-增加了收入增加消费量-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政府转移支出增加了收入增加替代品的消费替代效应,2023/9/17,13,(四)这种分类的意义,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
5、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2023/9/17,14,国家财政按经济性质分类的支出及其比重 单位:亿元,%,注:财政支出总额中包括企业亏损补贴和债务还本付息支出,不包括预算外支出。,2023/9/17,15,三、按支出用途分类,按支出用途分类,是我国迄今为止的财政支出的主要分类方法。它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
6、理论。(一)基本原理社会总产品在价值构成上分为C,V和M三个部分,2023/9/17,16,社会总产品的运动过程,2023/9/17,17,社会总产品的运动,从静态的价值构成上划分: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消费性支出而从动态的再生产的角度考察:投资性支出消费性支出,2023/9/17,18,(二)财政支出按用途的分类,我国财政支出按用途分类:基本建设支出 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 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 工交商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 国防费行政管理费 价格补贴支出,2023/9/17,19,(1)若按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来归类,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
7、出,消费性支出,挖潜改造资金,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出、国家物资储备以及新产品研制、地质勘探、支农、各项经济建设事业、城市公用事业等支出中增加固定资产的部分。,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国防战备费等。,2023/9/17,20,(2)若从动态的再生产的角度来进行归类,投资性支出,消费性支出,挖潜改造支出(重置投资)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国家物资储备及新产品研制、地质勘探、城市公用事业各项经济建设费用、支农等支出中增加固定资产的部分,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国防战备费等。,2023/9/17,21,意义:1.便于分析和研究国民经济中积累与消费
8、的比例关系2.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2023/9/17,22,四、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财政支出分类的一种主要方法。(一)经常性支出。含义:经常性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须的支出,内容: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特点:它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受益。因此,经常性支出直接构成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补偿方式:税收。,2023/9/17,23,(二)资本性支出。含义:资本性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内容:生产性支出:建筑厂房、购买机械设备、修建铁路和公路等;非生产性支出:建筑办工楼和购买汽车、复印机等
9、办公用品等。特点:他们的耗费的结果将形成一年以上的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资本性支出不能全部视为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补偿方式有两种:一是税收;二是国债。,2023/9/17,24,五、国际分类方法,在国际上,从现有的分类方法来看,大体上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用于理论和经验分析的理论分类;另一类是用于编制国家预算的统计分类。,2023/9/17,25,(一)理论分类法:,从理论分类来看,根据分析的目的不同,可按政府职能、支出目的、组织单位、支出利益等标准分类。例如,以财政支出的用途和去向为标准,财政支出可分为:防务支出包括国防、公安、司法等与防务有关的支出民用支出包括除防务支出以外所有的其他各项支出这
10、种分类方法的目的在于分析一国财政支出的军事化程度或民用化程度。上面讲过的按经济性质分类,也是一种理论分类。,2023/9/17,26,(二)统计分类法:,从统计分类来看,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方法,有职能分类法和经济分类法。按职能分类,财政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保健支出、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支出、其他社区和社会服务支出、经济服务支出以及无法归类的其他支出。按经济分类,财政支出包括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贷款。目前我国按费用类别分类法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分类法比较接近。,2023/9/17,27,职能分类:1、一般公共服务2、国防3、教育4、保健5
11、、社会保障和福利6、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7、其他社区和社区服务8、经济服务: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电业、道路、水输送、铁路、通信、其他经济服务9、无法归类的其他支出:公债利息、其他,2023/9/17,28,经济分类:1、经常性支出 商品和服务支出:工资、薪金以及其他相关项目和商品和服务的其他购买 利息支付 补贴和其他经常性转让:对公共企业、对下级政府、对家庭、对其他居民、国外转让2、资本性支出 现存的和新的固定资产的购置 存货购买 资本转让3、净贷款,支出分类的综合分析,行政支出,国防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具体用途,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经济性质,功
12、能性质,政治支出,经济支出,社会支出,2023/9/17,30,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measurements of fiscal activities)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of public the common trends expenditure scope)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the particularity of public expenditure scope in China)四、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选择(choices of reasonable public expenditure scope),2023/9/
13、17,31,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衡量指标,财政收入集中率财政收入/GDP100,财政支出集中率财政支出/GDP100,财政支出集中率更说明财政分配的规模,财政支出代表政府实际支配的社会财富规模,财政收入只是政府可能支配的规模;,财政支出直接影响资源配置,财政收入只能间接影响资源配置;,财政支出比财政收入更能反映财政宏观调控方向和能力。,2023/9/17,32,(二)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财政支出规模用绝对数或相对数表示,这两个指标衍生出反应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三个指标:,2023/9/17,33,1财政支出增长率:,Gn:当年财政支出Gn-1:上年
14、财政支出G:财政支出比上年增减额,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2023/9/17,34,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2023/9/17,35,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对于支出不断膨胀的趋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尤以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f Wagner)最为著名,他的研究成果被称为“瓦格纳法则”(Wagners Law)。,(一)瓦格纳法则,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瓦格纳,德国经济学家,认为一国工业化发展与本国财政支出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即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GDP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相应提高。,瓦格纳
15、法则是建立在经验分析基础上的,经济发达国家自18世纪到如今200多年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了瓦格纳法则符合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说明:人均收入增加财政支出比率必然上升,说明:随人均GDP的提高,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即支出弹性大于1。,瓦格纳法则,人均GDP,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2023/9/17,38,瓦格纳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加上日本和美国的公共部门的增长情况做了考察。结论: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以及公共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两方面:政治因素:随工业化发展,经济中人们的交往增多,关系更复杂,需要政府把更多的
16、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方面。经济因素: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人口居住密集化,由此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要求政府进行调节。,瓦格纳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因于公共物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2023/9/17,39,瓦格纳法则的验证,经济发达国家自18世纪末到如今200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了瓦格纳法则符合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共同趋势: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逐步上升;同时,历史数据表明,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上升不可能是无止境的,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则成相对稳定的趋势,既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上下有所波动,目前的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达到这个阶段。如下
17、图所示:,2023/9/17,40,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趋势(),2023/9/17,41,美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升降是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边际倾向升降的结果,马斯格雷夫分析了美国的财政支出增长弹性与边际倾向,资料如下:,2023/9/17,42,瓦格纳的几个问题:1、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2、连续性还是阶段性。3、需求决定还是供给决定(瓦格纳只从需求的角度做了一定的分析),2023/9/17,43,(二)后来经济学家的论述,1、皮科克与瓦埃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分析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Peacock)和怀斯曼(Wiseman)于20世纪六十年
18、代提出的。1961年,皮科克和怀斯曼出版了联合王国公共支出的增长一书,对英国从1890年至1955年间的公共部门成长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非均衡增长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认为财政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同一速度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激变(如战争等)的出现,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所以有人又将这一理论称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进行的,在这一时期内稳定增长和突发性增长是交替进行的。,2023/9/17,44,政府全部支出,政府民用支出,和平时期,战争时期,战后和平时期,在和平时期,财政支出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这时的增长是直线型的;在战争时
19、期,财政支出呈条跳跃性增长态势,这时,由于战争支出的大量增加,私人部门支出和民用财政支出相对减少;战后,民用财政支出快速增加,部分替代战争支出的下降。,2023/9/17,45,皮科克和怀斯曼解释:审视效应和替代效应。审视效应:和平时期,财政支出的增长之所以呈直线型,是因为公众心里有一个“可容忍的纳税水平”,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受这一水平的制约;但在战争时期,公众“可容忍的纳税水平”提高,财政支出就出现阶梯性跳跃增长;战后,公众“可容忍的纳税水平”并没有降低,从而财政支出规模可以继续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上。这就是“审视效应”。“替代效应”有两层含义:一是战时战争支出对私人支出和民用财政支出的替代,财
20、政支出规模扩大,而私人支出和民用财政支出规模相应减少;二是战后,民用财政支出对战争支出的替代,战争支出减少,而民用财政支出增加。,2023/9/17,46,2、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验证:美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如下图:,2023/9/17,47,美国财政支出中主要项目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2023/9/17,48,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一)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增长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绝对数1980、1981年负增长外,其余年份都快速增长;1995年前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1996年停止下滑,1997年开始回升;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
21、重呈现先逐年下滑而后逐年上升的特征,体现了经济转轨时期的特征。,2023/9/17,49,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趋势,2023/9/17,50,(二)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原因的分析:,经济体制改革前实行统收统支制度,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必然高;改革之初实行放权让利政策,财政收入增长放慢了,许多支出也减少,导致财政支出弹性增长和增长边际倾向下降;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到位和GDP的加快增长,财政支出比重下降趋势会在某点终止,转而趋于上升。98年开始回升较快。,2023/9/17,51,中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2023/9/17,52,中国财政支出增
22、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2023/9/17,53,四、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选择,(一)简略的回归分析模型(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三)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四)完善政治决策程序,2023/9/17,54,(一)简略的回归分析模型,2023/9/17,55,2023/9/17,56,(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1.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2.政治性因素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3.社会性因素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物价上涨。政府职能增加,政府机构扩大。公共工程和国
23、防费用。,2023/9/17,57,(三)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福利经济学对财政支出增长的分析主要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它采用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方法,将市场有效供给原理运用到政府公共物品的供应中,通过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变量。如公共物品的需求、成本和价格、质量、生产组织形式等,来分析和研究财政支出规模。,2023/9/17,58,(四)完善政治决策程序,财政是与政治密切相关的经济问题,政治决策必然是确定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公共选择理论是将经济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应用到政治决策过程,深入研究了政府决策程序和选举制度,寻求财政决策的最佳途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在政府推动下建立的,因而政府决
24、策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变化及形成最佳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为此,必须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机制和专家咨询制度,实行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大力推进依法行政。,2023/9/17,59,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expenditure)二、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与财政支出结构(the economic nature and public expenditure structure)三、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the adjustme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支出 规模 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38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