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单元教学法.ppt
《语文大单元教学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大单元教学法.ppt(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9/17/2023,基于单元整合的主题阅读教学,内蒙赤峰红山区逸夫小学祖国民,人民教育上的一篇文章“主题阅读”实现改良之道,“主题阅读”实现改良之道阅读意义之重大早为人类所认识。然而,当下中国儿童阅读状况令人堪忧:不仅课外阅读数量不达标,阅读质量和阅读效果也不佳。这种情况下,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解决问题,光靠呼吁和倡议是不够的,还必须发挥出语文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语文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不外乎两条。一条是将大量的课外阅读内容纳入到课程体系,进入到语文课堂,并保证落实;另一条就是要改变语文教学方式,减少烦琐讲解和低效率教学行为,为大量阅读进入语文课堂腾出时间和空间。实现这两条“常识”,其实并
2、不容易。找对方法和策略,才有可能促成一件好事。“主题阅读”实验者找到了“主题单元”这根“藤”,期望借由这根“藤”能串起儿童阅读如烟海的“瓜”。我们知道,语文教材的现状是“一纲多本”。复杂的外表下,有着共同的编排体例,这便是主题单元。之所以大家都这样安排,大概是认识到了过去语文教材的局限性。但教材毕竟是教材,最多起到“例子”的作用,想要实现课外阅读的大量进入,光凭教材中的补充读物很难达成。“主题阅读”实验走着改良之道。在不改变教材编排体例的前提下,在主题上做文章,并在如何串起课内、课外阅读材料上研究探索,他们顺利进入了主流的教材体系。学生在课堂上学完单元内容之后,由教师在“主题阅读”教材中找到相
3、对应的文章,由于主题类似,但选文宽泛,学生视野自然会打开。更为重要的策略是,由文章到整本书的阅读,也在这个“串”的过程中实现“无缝对接”。与很多阅读推广实验一样,随着实验的深入,无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个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改革。也就是说,“主题阅读”要实现改良之道,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了关键。“大单元教学法”的理念由此产生。他们行算了一笔账: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每学期共有8个单元,每周有6-7节语文课,一个学期共18-20周。这样算来,除去两周复习考试,每个单元教学时间大约在14课时左右。要在这有限的14课时内实现“主题阅读”的突破,必须有更为整体、系统的教学观。这种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整体施教
4、。教师在主题单元教学时,不能以“篇”为单位单打独斗,而应该站在整个单元整体的高度,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好教学重点,依据重点统整教材,实施教学。在具体策略上,教师可以采用“以文带文”、“读写联动”等方法,为此,“主题阅读”实验甚至给出了多种可供借鉴的课型结构。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死抠细节,而是发挥串联作用,把整块时间留给学生去阅读。有所放,才有所收。放的是教学中过于重视讲解教材的部分,收的则是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机会。,摘要:阅读意义之重大早为人类所认识。然而,当下中国儿童阅读状况令人堪忧:不仅课外阅读数量不达标,阅读质量和阅读效果也不佳。这种情况下,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解决问题
5、,光靠呼吁和倡议是不够的,还必须发挥出语文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语文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不外乎两条。一条是将大量的课外阅读内容纳入到课程体系,进入到语文课堂,并保证落实;另一条就是要改变语文教学方式,减少烦琐讲解和低效率教学行为,为大量阅读进入语文课堂腾出时间和空间。实现这两条“常识”,其实并不容易。找对方法和策略,才有可能促成一件好事。,9/17/2023,主题阅读,“主题阅读”以国家语文教材为主体,以“两辅”教材-主题阅读经典诵读为辅助,重组和补充单元教学内容,构建的“一主两辅”的教材体系。目的是改变“少慢差费累”的教学现状,使语文教学简单高效。实现读写的有效整合,实现课外阅读课内进行,
6、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是传统阅读教学的5、5倍多。,9/17/2023,能学完教材吗?能保证质量吗?能减轻负担吗?,?,走主题阅读之路 大单元教学法,“一主两辅”的教材体系,一主国家教材,两辅:主题阅读经典诵读,大单元教学法课程体系,不是一课一课的教,要以单元主题为主线,把“一主两辅”三套教材中相同主题并列的三个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进行整体设计,整体施教,重组单元的教学内容,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改变一篇文章教23课时;实现一课时学23篇文章。,大单元教学法教法体系,大单元教学法课型体系,走主题阅读之路 大单元教学法七大课型,七种课型的定位,单元导读课型是一个单元的起始,起到总起和定向的
7、作用。整体识字课型,主要应用于低年级。以文带文课型,是常用的课型,也是核心课型。读写联动课型,是教师教学的难点课型,同时也是中高年级要着力攻克的课型。自主阅读课型,是从教材的“阅读链接”出发,促使学生进入整本书阅读的课型,也是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的课型。基础训练课型,针对“一主”教材,让学生扎实掌握语言文字。分享展示课型,在于复习“以文带文”的教学成果,达到有主题地、系统地、相对集中地复习一个单元中“一主两翼”的读背内容。,单元导读课型,结 构:单元导语+1篇精读+1篇略读 单元导语+单元文章浏览 单元导语+单元知识点检测适用年级:中、高年级学习时间:1-2课时,单元导读课型,整体识字课型,第
8、一板块:各种语境中认识生字。(20分钟左右)引导学生通过“生词、成语、各种固定结构的短语、句子或韵文”等语境供学生认读,创造多次与生字见面的机会,坚持读中认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 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第二板块:书写生字。(20分钟左右)只写一类字,每个字描红一个写一个。其中选择偏旁部首或结构有代表性的字分析其间架结构,每堂课解决写字教学中的一个问题。(一二年级指导重点有不同),“整体识字课”课堂结构,以文带文课型,此课型,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阅读广度和深度的关系。主要策略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运用“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策略思想,抓住“最具阅读
9、价值点”做文章。不用“加法”,而要用“约分、化简”的方法,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合理的取舍,这是一次再创造。,以文带文课型,“读写联动”中的写,分为两类:一是整个单元阅读教学完成之后的整篇习作,二是阅读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的小练笔。“写”的训练植根于阅读的土壤里,既是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习作的预热与铺垫,是阅读与习作中间的桥梁。,读写联动课型,“读写联动”课要突破的首要问题是从教材中找到“读写结合处”,找到“写”的起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一、续写的“延伸点”内容延伸下去.二、扩写的“拓展点”内容扩展开来。三、仿写的“结合点”写法迁移运用。四、改写的“发散点”想象发散出去。五、读后的“心动点”有感一吐
10、为快。,群文阅读课型,群文阅读课型,基础训练课型,基础训练课型,课型的最大特点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平时的积累、练笔等),给学生创造在本单元积累的一个出口,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和分享他人的学习体会和积累所得,让学生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念。,展示分享课型,1、整体背诵(5分钟左右)。2、情感诵读、展示分享(20分钟以上)。3、总结提升:(5分钟左右)。,“展示分享课”的教学流程,大单元教学法的操作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步骤一:以一个单元为单位步骤二:安排14课时步骤三:实施七大课型,大单元教学法体系,步骤一:以一个单元为单位,与传统的以一篇课文
11、为“单位1”的设计不同,大单元教学设计有“单元概述”、“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模块。这些模块明确指出本单元的“藤”(单元主题)是什么,“瓜“(一主两翼中与主题相关联的文章)有哪些以及“藤”与“瓜”的关系。只有先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做到“以藤串瓜,整体施教”。,【单元概述】本单元围绕“成长手册”这一主题,安排了20篇文章,其中人教版教材课文4篇,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8篇,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8篇。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单元 教学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3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