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二证券投资学.ppt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二证券投资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二证券投资学.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二),学习目的:本章承接第十二章内容,继续介绍证券投资技术分析。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量价关系理论、波浪理论以及主要技术指标和其它技术分析工具。,开章案例:MACD指标两曲线发生金叉时股价会上升,但是,有时MACD两曲线高位死叉后股价也会上升,而且有时还会创新高,这就令人感到迷惘了。MACD两曲线高位死叉后股价为什么也会上升?我们知道,当一列火车高速运行时,刹车后要它立即停下来是不可能的,巨大的惯性会使火车继续向前冲一段路程才会停下来。MACD两曲线死叉发出卖出信号后股价还继续上升,如同火车惯性前冲的道理一样,是形成的上升趋势的惯性作用,是一波上升行情的最后一冲。随
2、着股价惯性上升,高位死叉后的DIF会勾头上行与MACD将要金叉(未金叉),然后DIF再勾头下行,形成“将金不金”的形态。MACD两曲线“将金不金”形态出现,后市将会产生新一轮下跌。MACD两曲线高位死叉后形成的“将金不金”形态会引发新一轮下跌,对这一走势特点,有些投资者不了解,把MACD两曲线死叉后股价惯性上冲,误认为是一波新的大上升行情又开始,追高买入,结果跌进了“多头陷阱”。被高位套牢。在实际操作中,只把MACD高位死叉后的上升认作只是惯性上冲,采取快进快出的策略,才会避免跌进“多头陷阱”。DIF“将金不金”后开始勾头下行,便要卖出。(资料来源:http:/【讨论】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在证券
3、市场上运用MACD指标进行证券分析。,第一节 量价关系理论,一、量价关系总论(一)逆时钟曲线的八个阶段 国内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剧烈,因此要归纳出有系统的量价关系相当不易,而最浅显、最容易入门的理论,首推典型逆时钟曲线,见图13.1。其应用原则有八个阶段:,1、价稳量增 股价经一段跌势后,下跌幅度缩小,甚至止跌转稳,在底图13.1逆时钟曲线理论的八大循环位盘旋,成交量明显地由萎缩而递增,表示低位接手转强,此为阳转信号。2、价量齐升 成交量持续扩增,股价回升,量价同步走高,逆时钟方向曲线由平转上或由左下方向右转动时,进入多头位置,为最佳买进时机。3、价涨量稳 成交量扩增至高水准后,维持于高档后,不再
4、急剧增加,但股价仍继续涨升,此时逢股价因档时,宜加码买进。4、价涨量缩 股价继续上涨,涨势趋缓,但成交量不再扩增,走势开始有减退的迹象,此时价位已高,宜观望,不宜追高抢涨。,5、价稳量缩 股价在高价区盘旋,已难再创新的高价,成交量无力扩张,甚至明显减少,此为警戒信号,心中宜有卖出的准备,应卖出部分持股。6、价跌量缩 股价从高位滑落,成交量持续减少,量价同步下降,逆时钟方向曲线的走势由平转下或右上方朝左转动时,进入空头倾向,此时应卖出手中持股。7、价格快速下跌而量小 这是主跌段,股价下跌速度很快,市场上无人接盘,是空方为主的市场,持续卖出。8、价稳量增 成交量开始递增,股价虽下跌,但跌幅缩小,表
5、示谷底已近,此时多头不宜再往下追杀,空头也不宜放空打压,应观望,伺机回补。,(二)逆时钟曲线原理其特性 1、简单易懂,是了解价量关系启蒙教材,但对于复杂的K线量价关系无法完全有效诠释。2、股价剧烈波动,时常发生单日反转,若刻板地应用,会有慢半拍之感,不易掌握良好的买卖点。3、高位时价跌量增,量价背离形态未能呈现出来,无法掌握绝佳卖点;低位时的价稳量缩也无法表达,不易抓住绝佳买点。4、在观望阶段,极易与高位价跌量增、杀盘沉重观念相互混淆,须注意。5、尽管逆时钟曲线有诸多缺点,但仍有其易于应用的正面价值,可以加以运用,但切勿陷入死胡同,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二、成交量与股价趋势葛兰碧九大法则 1、
6、价格随着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为市场行情的正常特性,此种量增价升的关系,表示股价将继续上升。2、在一个波段的涨势中,股价随着递增的成交量而上涨,突破前一波的高峰,创下新高价,继续上扬。然而此波段股价上涨的整个成交量水平却低于前一个波段上涨的成交量水平。在此时股价创出新高,但量却没有突破,则此波段股价涨势令人怀疑,同时也是股价趋势潜在反转的信号。3、股价随着成交量的递减而回升,股价上涨,成交量却逐渐萎缩。成交量是股价上升的原动力,原动力不足显示出股价趋势潜在的反转的信号。4、有时股价随着缓慢递增的成交量而逐渐上升,渐稳的走势突然成为垂直上升的喷发行情,成交量急剧增加,股价跃升暴涨。紧随着此波走势,
7、继之而来的是成交量大幅萎缩,同时股价急速下跌,此现象表明涨势已到末期,上升乏力,显示出趋势有反转的迹象。反转所具有的意义,将视前一波股价上涨幅度的大小及成交量增加的程度而言。5、股价走势因成交量的递增而上升,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并无特别暗示趋势反转的信号。,6、在一波段的长期下跌形成谷底后,股价回升,成交量并没有因股价上升而递增,股价上涨欲振乏力,然后再度跌落至原先谷底附近,或高于谷底。当第二谷底的成交量低于第一谷底时,是股价将要上升的信号。7、股价往下跌落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此时随着日益放大的成交量,股价大幅度下跌,继恐慌卖出之后,预期股价可能上涨,同时恐慌卖出所创的低价,将
8、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随着恐慌大量卖出之后,往往是(但并非一定是)空头市场的结束。8、股价下跌,向下突破股价形态、趋势线或移动平均线,同时出现了大成交量,是股价下跌的信号,明确表示出下跌的趋势。9、当市场行情持续上涨数月之后,出现急剧增加的成交量而股价却上涨无力,在高位整理,无法再次向上大幅上升,显示了股价在高位大幅振荡,抛压沉重,上涨遇到了强阻力,此为股价下跌的先兆,但股价并不一定必然下跌。股价连续下跌之后,在低位区域出现大成交量,股价却没有进一步下跌,股价仅出现小幅波动,此即表示进货,通常是上涨的前兆。,三、涨跌停板制度下量价关系分析 在涨跌停板制度下,量价分析基本判断为:1、涨停量小
9、,将继续上扬;跌停量小,将继续下跌。2、涨停中途被打开次数越多、时间越久、成交量越大,则反转下跌的可能性越大;同样,跌停中途被打开的次数越多、时间越久、成交量越大,则反转上升的可能性越大。3、涨停关门时间越早,次日上涨可能性越大;跌停关门时间越早,次日下跌可能性越大。4.封住涨停板的买盘数量大小和封住跌停板时卖盘数量大小说明买卖盘力量大小。这个数量越大,继续当前走势的概率越大,后续涨跌幅度也越大。不过,要注意庄家大户借涨停板制度反向操作。也就是说,涨停板或跌停板上的巨额买卖单并不一定是真正买卖意愿的表示,很可能是被用来引诱跟风或制造恐慌。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上述规则判断后市走势很可能会犯错。判断
10、真假的一个方法是观察涨停板和跌停板上是否存在频繁挂单、撤单行为,涨跌停是否经常被打开,当日成交量是否很大。如果上述回答都为是,则应谨慎操作。,第二节 波浪理论,一、波浪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思想(一)波浪理论的形成过程 波浪理论的全称是艾略特波浪理论(Elliott Wave Theory),是以美国人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技术分析理论。波浪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最初是由艾略特首先发现并应用于证券市场,但是他的这些研究成果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艾略特在世的时候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直到20世纪70年代,柯林斯的专著“Wave Theory”出版后,才使波浪理论正式确立。,(二)波浪理
11、论的基本思想 艾略特最初的波浪理论是以周期为基础的。他把大的运动周期分成时间长短不同的各种周期,并指出,在一个大周期之中可能存在一些小周期,而小的周期又可以再细分成更小的周期。每个周期无论时间长短,都是以一种模式进行。这个模式就是要介绍的8个过程,即每个周期都是由上升(或下降)的5个过程和下降(或上升)的3个过程组成。这8个过程完结以后,我们才能说这个周期已经结束,将进入另一个周期。新的周期仍然遵循上述的模式。以上是艾略特波浪理论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艾略特作为波浪理论奠基人所作出的最为突出的贡献。道氏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任何一种股价的移动都包括三种形式的移动原始移动、次级移动和日常移动。这三种移动
12、构成了所有形式的股价移动。原始移动决定的是大的趋势,次级移动决定的是在大趋势中的小趋势,日常移动则是在小趋势中更小的趋势。艾略特波浪理论中所用到的数字2、3、5、8、13、21、34都来自弗波纳奇数列。这个数列是数学上很著名的数列,它有很多特殊的性质,是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数学基础。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才有波浪理论往后的发展。,二、波浪理论的主要原理(一)波浪理论考虑的因素 波浪理论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股价走势所形成的形态;第二,股价走势图中各个高点和低点所处的相对位置;第三,完成某个形态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三个方面中,股价的形态是最重要的,它是指波浪的形状和构造,是波浪理论赖以生存的基础
13、。高点和低点所处的相对位置是波浪理论中各个浪的开始和结束位置。通过计算这些位置,可以弄清楚各个波浪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股价的回撤点和将来股价可能达到的位置。完成某个形态的时间可以让我们预先知道某个大趋势的即将来临。波浪理论中各个波浪之间在时间上是相互联系的,用时间可以验证某个波浪形态是否已经形成。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形态、比例和时间。这三个方面是波浪理论首先应考虑的,其中,以形态最为重要。,(二)波浪理论价格走势的基本形态结构 艾略特认为,证券市场应该遵循一定的周期,周而复始地向前发展。股价的上下波动也是按照某种规律进行的。通过多年的实践,艾略特发现每一个周期(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可
14、以分成8个小的过程,这8个小过程一结束,一次大的行动就结束了,紧接着的是另一次大的行动。现以上升为例说明这8个小过程。图13.2是一个上升阶段的8个浪的全过程。,01是第一浪,12是第二浪,23是第三浪,34是第四浪,45是第五浪。这5浪中,第一、第三和第五浪称为上升主浪,而第二和第四浪称为是对第一和第三浪的调整浪。上述5浪完成后,紧接着会出现一个3浪的向下调整,这3浪是:从5到a为a浪,从a到b为b浪,从b到c为c浪。考虑波浪理论必须弄清一个完整周期的规模大小。因为趋势是有层次的,每个层次的不同取法,可能会导致我们在使用波浪理论时发生混乱。但是,我们应该记住,无论我们所研究的趋势是何种规模,
15、是原始主要趋势还是日常小趋势,8浪的基本形态结构是不会变化的。在图13.28中,从O到5我们可以认为是一个大的上升趋势,而从5到c我们可以认为是一个大的下降趋势。如果我们认为这是2浪的话,那么c之后一定还会有上升的过程,只不过时间可能要等很长。这里的2浪只不过是一个大的8浪结构中的一部分。,三、波浪理论的应用及其应注意的问题(一)波浪理论的应用 1、一个完整的上升或下降周期由8浪组成,其中5浪是主浪,3浪是调整浪。2、8个波浪可以合并成一个高层次的浪,一个波浪也可以细分成时间更短、层次更低的若干小浪。这就是所谓的浪中有浪。3、波浪的细分和合并应遵循一定的规则。4、完整周期的波浪数目与弗波纳奇数
16、列有密切关系。5、所有的浪由两部分组成主浪和调整浪,即任何一浪,要么是主浪,要么是调整浪。,(二)应用波浪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波浪理论会给我们带来利益,但是从波浪理论自身的构造我们会发现它的众多的不足,如果使用者过分机械、过分教条地应用波浪理论,肯定会招致失败。在应用波浪理论时,我们会发现,当事情过去以后,回过头来观测已经走过的图形,用波浪理论的方法是可以很完美地将其划分出来的。但是,在形态形成的途中,对其进行波浪的划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波浪理论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主观的分析工具,这给我们增加了应用上的困难。在对波浪理论的了解不够深入之前,最好仅仅把它当成一种参考工具,而主要以别的技术
17、分析方法为主。,第三节 主要技术指标,一、趋势型指标(一)移动平均线(MA)MA 1、移动平均线的特点MA最基本的思想是消除股价随机波动的影响,寻求股 价波动的趋势。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追踪趋势。MA能够表示股价的波动趋势,并追随这种趋势,不轻易改变。但原始数据的股价图表不具备这个保持追踪趋势的特性。(2)滞后性。在股价原有趋势发生反转时,由于MA的追踪趋势的特性,MA的行动往往过于迟缓,调头速度落后于大趋势,这是MA一个极大的弱点。(3)稳定性。要比较大地改变MA的数值,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都比较困难,当天的股价必须有很大的变动。因为MA的变动是几天的变动,一天的大变动被几天一平均,变
18、动就会变小而显示不出来。这种稳定性有优点,也有缺点,在应用时应多加注意。,(4)助涨助跌性。当股价突破了MA时,无论是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突破,股价有继续向突破方向再走一程的愿望。(5)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特性。由于MA的上述四个特性,使得它在股价走势中起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作用。MA的被突破,实际上是支撑线和压力线的被突破,从这个意义上就很容易理解后面将介绍的葛氏法则。MA参数的作用就是调整MA上述几方面的特性。参数选择得越大,上述的特性就越大。比如,突破5日线和突破10日线的助涨助跌的力度完全不同,10日线比5日线的力度大。使用MA通常是对不同的参数同时使用,而不是仅用一个。虽然参数的选择有些差别,但
19、一般都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类的MA。长期、中期、短期是相对的。,2、葛兰威尔(Granviie)法则 MA的使用,最常见的是葛兰威尔法则,简称葛氏法则。葛氏法则的内容是:(1)平均线从下降开始走平,股价从下上穿平均线;股价连续上升远离平均线,突然下跌,但在平均线附近再度上升;股价跌破平均线,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以上三种情况均为买入信号。(2)平均线从上升开始走平,股价从上下穿平均线;股价连续下降远离平均线,突然上升,但在平均线附近再度下降;股价上穿平均线,并连续暴涨,远离平均线。以上三种情况均为卖出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每天的股价实际上是参数为1的MA。股价相对于移动平均线实际上是短期MA
20、相对于长期MA。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法则中股价相对于MA的所有叙述,都可以换成短期相对于长期MA。,(二)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1、MACD的计算公式 MACD由正负差(DIF)和异同平均数(DEA)两部分组成,DIF是核心,DEA是辅助。DIF是快速平滑移动平均线与慢速平滑移动平均线的差。快速和慢速的区别是进行指数平滑时采用的参数大小不同,快速是短期的,慢速是长期的。以现在常用的参数12和26为例,对DIF的计算过程进行介绍。快速平滑移动平均线采用12天参数,其计算公式为:今日EMA(12)=2/(12+1)今天收盘价+11/(12+1)昨日EMA(12)慢速平滑移动平均线采用26天
21、参数,计算公式为:今日EMA(26)=2/(26+1)今天收盘价+25/(26+1)昨日EMA(26)在以上两个公式中,我们分别采用作为平滑因子。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选用别的时间系数,也可以套用上述公式,但平滑因子将会不同。DIFEMA(12)EMA(26)单独的DIF也能进行行情预测,但为了使信号更可靠,我们引入了另一个指标DEA。DEA是DIF的移动平均,也就是连续数目的DIF的算术平均。,2、MACD的应用法则 利用MACD进行行情预测,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以DIF和DEA的取值和这两者之间的相对取值对行情进行预测。其应用法则如下:(1)DIF和DEA均为正值时,属多头市场
22、。IF向上突破 DEA是买入信号;DIF向下跌破DEA只能认为是回落,作获利了结。(2)DIF和DEA均为负值时,属空头市场。DIF向下突破DEA是卖出信号;DIF向上穿破DEA只能认为是反弹,作暂时补空。第二,指标背离原则。如果DIF的走向与股价走向相背离,则此时是采取行动的信号,至于是卖出还是买入要依DIF的上升或下降而定。MACD的优点是去掉了MA产生的频繁出现的买入卖出信号,使发出信号的要求和限制增加,避免假信号的出现,用起来比MA更有把握。MACD的缺点同MA一样,在股市没有明显趋势而进入盘整时,失误的时候极多。另外,对未来股价的上升和下降的深度不能提供有帮助的建议。,二、超买、超卖
23、型指标(一)威廉指标(W%R)1编制方法 假设,C为当日收市价,Ln 为n日内最低价,Hn 为n日内最高价,则有 其中公式中n为分析周期所选参数,一般设为10日或20日。现具体以下例说明对于威廉指标的计算。,2应用法则(1)当W%R下跌至80以下水平后,再向上突破80超卖线时,即为买进信号。(2)当W%R上升至20以上水平后,向下跌破20超买线时,为卖出信号。(3)当W%R由超卖区向上爬升时,只是表示行情趋势转向,若是突破50中轴线,便是涨势转强,可以考虑追买。(4)当W%R由超买区向下滑落,跌破50中轴线,可以确认跌势转强,应追卖。(5)当W%R进入超买区,并非表示行情会立即下跌,在超买区内
24、波动,只是表示行情仍然处于强势之中,直至W%R回头跌破“卖出线”时,才是卖出信号;反之亦然。一次信号可考虑卖出一半或1/3。(6)若W%R向下碰触底部四次,则第四次碰触时,是一个相当良好的买点;相反,若W%R向上碰触顶部(即0%)四次,则第四次碰触时,是一个相当良好的卖点。,3优缺点 W%R指标的优点:(1)该指标能较早地发现行情的转向信号,对付突发性行情的反应很灵敏,使投资者能从容处之;(2)集超买超卖信号和买卖信号于一身,能让投资者明白,出现超卖信号不等于可以买进,它只是警告投资者不要盲目在此价值追卖而已;反之,发出超买信号,也不等于就可以卖出,只是警告投资者不要盲目在此价值追买。W%R指
25、标的缺点:(1)杂讯较多,投资者往往弄不清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买入信号或卖出信号。(2)超买之后再超买,超卖之后再超卖几乎是家常便饭,经常使投资者多不敢多,空也不敢空,左右为难。,(二)随机指标(KDJ)1、KDJ指标的计算公式和理论上的依据 产生KD以前,先产生未成熟随机值RSV(Raw Stochastic Value)。其计算公式为 RSV 100 N为时间参数,一般取值视需要而定,通常取为9。RSV值说明当日收盘处于N日内最高、最低价位幅度内的位置百分比,该数值越大说明越接近最高价。,2、KDJ指标的应用法则 第一,从KD的取值方面考虑。KD的取值范围都是O100,将其划分为几个区域:8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证券 投资 技术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38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