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形象.ppt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形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形象.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二:景物形象,诗歌鉴赏形象,景物形象常见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或者某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课前热身,1、找出诗中所描写画面中的意象:2、找出体现主观情感或修饰意象的词语(形容词):两个、黄、翠、白、一行3、将意象与主观情感或修饰意象的词语(形容词)构成画面:4、概括意境的特点:5、落实诗歌表现的情感:,黄鹂、翠柳、白鹭、青天,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生机盎然,喜爱之情,课前热身,蜀相
2、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问:此诗描绘了哪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步骤1)全诗选取了游览诸葛亮祠堂时所见之景:茂密的柏树、碧草、黄鹂。(步骤2)营造了一种幽静冷清、肃穆的意境。(步骤3)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追念悼惜之情,表达作者无人赏识、不被重用、壮志难酬的悲愤。,琅琊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这里
3、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问】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例题赏析1,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11年安徽卷,1.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图画、画面)?有何作用?,例题赏析1总结:,答题步骤:找准意象,抓住关键,概括特点。时间地点的名词+概括景物特色的形容词+图画如: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图画、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图画、初春时乡村春意盎然的景象。结合诗句,分析原因。用自己的语言把诗句的内容复述一遍,有时是列举诗句中的有关意象。(看分值或要求)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
4、效果。(营造了什么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问】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例题赏析2,答: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12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
5、红。怪人催去早。注 杪:树梢。(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答案】前四句描写了词人春天的傍晚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悲凉寂寥情景。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被岸边的树梢遮住了部分;天边云霞点点,帆船越来越远,比沙鸥还要小。作者采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缠绵婉恻的情景。,2.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例题赏析2总结:,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
6、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注】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答案】作者精心地选取了芳草萋萋、杨柳青青、杜宇悲啼、雨打梨花等四种意象。这些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暮春时节凄冷幽寂的感伤氛围,写出了闺中少妇的思夫之愁。,随堂练习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 迟日,春日。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
7、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江山、春风、花草的芳香,燕子、鸳鸯等意象。(步骤一)。春天阳光普照,江山明丽,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鸳鸯在温暖的沙洲上静睡,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抓意象,析特征,表情感,随堂练习2,虚堂 寇准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注】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直不阿,两次罢相。【问】本诗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月光斜照在半截窗户上,又把稀疏的树影
8、投在堂屋的地上,夜半更深,风露渐浓,营造了一种凄清寂寥的意境。环境的凄清是作者心境凄然的折射,暮年迁谪,写出了诗人难忘旧情的凄楚之感。,随堂练习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4分)答出幽静意思的,给2分;说明营造出静遗气氛的,给2分。,(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江城子 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诗歌 鉴赏 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37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