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ppt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双鸭山市第三十一中学2014年“六个一百”工程优质课初选,高三学年语文组张耀晨,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小说阅读,小说的基本知识,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人物: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情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环境:社会环境,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情节概括问答模式,1、【常见题型】(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4)、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
2、的某一方面),情节概括问答模式,2、【常见回答】(1)、一句话概括情节式答案主要用概括性的语句表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一般形式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情。如有必要,可再加上该事情的结果和产生的影响。(2)、分点概括情节式,情节作用问答模式,情节是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发展的过程。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可抓住小说的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线索,理清小说的矛盾冲突,体会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主题的揭示所起到的作用。,情节作用问答模式,【常见题型】(1)、小说叙写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2)、简要分析小
3、说情节的特点(双线交织、悬念、曲折性、合理性等)及作用。(3)、作者反复写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作者写某一段,对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情节作用问答模式,【常见回答】从结构上: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线索,贯穿全文。从内容上:点明人物活动的环境、表现了(突出了)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小说开头作用,(1)小说的开头如果是设疑法或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其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答题角度为: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的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2)小说的开头如
4、果是写景法,答题角度为: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小说结尾作用,(1)小说的结局如果如果出人意料。(欧亨利式结尾)答题角度为: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小说结尾作用,(2)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伤感的悲剧。答题角度为: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小说结尾作用,(3)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答题角度为: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
5、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小说结尾作用,(4)小说的结局如果是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答题角度为: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小说人物的鉴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第二,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中的自然环境。第三,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概括小说人物形象,常见命题方式:小说的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现代文 阅读 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37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