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第五课文化创新.ppt
《高三一轮复习第五课文化创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第五课文化创新.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2、文化创新的意义3、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4、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第五课 文化创新,考点提示:,考点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1、文化发展的实质,2、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根本途径 动力 基础A B C D,D,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至党的十八大,先后制定、修正过十八次党章。我们党每一次理论上的创新,每一个理论成果的产生,都大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给党和国家带来新的面貌。,文化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深化拓展,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
3、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所在。(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和深刻意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误区警示,不能说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和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作,文化也不可能创新和发展。因此,文化创作者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要有“灵感”,归根结底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奥运开幕式的创作和修改中,制作组人员集中各方面的专家
4、和艺术家的智慧,他们到各地采风,从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元素,查阅了古籍资料,灿烂的中华文化给予了他们充足的创作营养。辨析:文化创新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和灵感。【剖析】文化创新离不开创作者的灵感和才智,但最根本的还是靠社会实践。本题夸大创作者的作用,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基础作用,故此题要分两步,第一步要说明文化创新与创作者的灵感和聪明才智的关系,第二步要具体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答案】(1)文化创新与创作者的灵感和聪明才智是分不开的。但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在于社会实践。(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
5、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同时,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此观点是片面的。,考点2、文化创新的意义,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
6、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原因:,意义,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1、繁荣文化必由之路(内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2、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
7、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文化创新内容和主体,正确理解文化创新与人民群众的关系,(1)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2)文化创新的要求文化创新必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作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相声虽可溯历史很长,但可证历史却是自朱绍文以来的百年时
8、光,经历了“撂地”、“茶社”、“舞台”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这项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以郭德纲为代表的“德云社”异军突起,在获得喝彩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相声艺术生存、发展和创新等问题的思考。相声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找准定位,“曲艺是哪来的?老百姓那儿来的。你不是宫廷艺术。你要回到老百姓跟前去,老百姓永远支持你。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为什么说相声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找准定位即来自老百姓,回到老百姓中去?,答案:(1)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9、、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做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因而曲艺要从老百姓那儿来。(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要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因而相声要回到老百姓跟前去。(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的主体,应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因而相声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找准定位即来自老百姓,回到老百姓中去。,(课标1)39(26分)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栽,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
11、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10分),答: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4分)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2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轮 复习 第五 课文 创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36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