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细胞周期的概念、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特点以及其中的DNA和染色体规律的变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减数分裂以及动物的有丝分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观。,(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教学重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二)、教学重难
2、点,教学难点: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2、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三)、教学目标,知识1.通过细胞分裂动画的观看,能在教师帮助下简述出增殖的周期性。2.通过动画和图片演示,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3.在对各时期表格总结的基础上,能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技能1.通过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来提高学生利用数学方法分析处理生物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3.通过对具体问题开展讨论,提出质疑,培养合作交流和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
3、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观,在学习本节课内容前,学生对细胞核以及染色体、DNA等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些结构在细胞分裂期中又要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一个顺应同化的过程。与此同时,本课的学生已经是高中二年级其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结构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完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结合学生以上的特征,我将运用一些图片、视频等来创设大量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二、学情分析,多种媒体组合策略,问题讨论法,三、教学策略,四、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讨论学习法,五、
4、教学过程,新课导入(2分钟),新课学习(30分钟),总结提升(7分钟),反馈应用(5分钟),课后延伸(1分钟),细胞周期 细胞核有丝分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堂上练习,巩固知识,植物为什么会长大?,观点一:细胞个体的增大,观点二:细胞数目的增多,一.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分裂期,1.细胞分裂间期,G2:主要是一些相关蛋白质的合成,S:主要是DNA的合成,G1:DNA合成所需的蛋白质和核糖体的增生,1)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间期,前期,有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2)中期,染色体
5、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3)后期,着丝点分裂成两个,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出现细胞板,细胞一分为二,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重新变为染色质,间期,0,4N,2N,前期,中期,后期,末期,1)描绘出细胞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图,DNA,染色体,巩固提升,2)左图为某一高等植物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B、该生物处在有丝分裂后期C、此时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的DNA数量为8 D、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2)左图为某一高等植物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B、该生物处在有丝分裂后期C、此时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的DNA数量为8 D、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六、板书设计,G1:DNA合成所需的蛋白质和核糖体的增生1)、细胞分裂间期 S:主要是DNA的合成 G2:主要是一些相关蛋白质的合成。2)、植物细胞核有丝分裂,4.1.1 细胞的增殖一、细胞周期:1、定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 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2、分为: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谢谢,请老师给予指正批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36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