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疫苗概论.ppt
《第七章疫苗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疫苗概论.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七章 疫苗概论,2,第一节 疫苗的成分、性质及种类,一、疫苗(vaccine)传统的定义是指用人工变异或自然界筛选获得的减毒或无毒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制剂,或者用理化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制备的生物制剂,用于人工自动免疫,以使人或动物产生免疫力,这些制剂被称为疫苗,即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疫苗的现代定义是:疫苗是致病原的蛋白(多肽、肽)、多糖或核酸,以单一成分或含有效成分复杂颗粒的形式,或通过活的减毒致病原或载体,进入机体后能产生灭活、破坏或抑制病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3,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一般仅指特异性免疫的进行过程。这是一个从抗原的刺激开始,机体内的抗原特异性
2、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发生了活化、增殖、分化等一系列变化,并表现出一定的体液免疫或(和)细胞免疫效应的过程。,4,二、疫苗的基本成分、生理作用基础和特征,与普通的化学药物不同,疫苗是由不同性质和作用的物质共同组成的复合物,其基本成分包括抗原、佐剂、防腐剂、稳定剂、灭活剂及其他相关成分。这些基本要素从不同角度确保了疫苗能够有效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同时确保疫苗在制备和保存过程的稳定性。,5,1.抗原(antigen),抗原:在机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发生应答,并能诱导机体产生可与其起特异性反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的物质。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免疫原性(immuno
3、genicity)是指抗原进入机体后引起的免疫细胞间一系列免疫反应,包括抗原加工、处理、呈递以及被T和B细胞的抗原或受体识别等;抗原的反应原性(reactivity)是指抗原与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特性。,6,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根据激活B淋巴细胞的方式不同,抗原可分为两种:蛋白类抗原和多糖、脂类等抗原。根据对T细胞的依赖性分为:T细胞依赖性(TD)抗原和T细胞非依赖性(TI)抗原。蛋白质组成的抗原在T辅助细胞的辅助下,可刺激抗体类型的转化和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诱导B淋巴细胞产生以IgG抗体为主的体液免疫反应及记忆型B淋巴细胞的产生,此类抗原也称胸腺依赖型抗原。,7,多糖、脂类和核酸等
4、抗原可直接诱导B淋巴细胞产生IgM抗体,但无法诱导T淋巴细胞辅助,因此无法产生亲和突变的抗体反应和记忆B淋巴细胞。这类抗原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由相同的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性抗原,它们能同时与B细胞表面多个抗原受体交连,因此能在没有T细胞辅助下直接激活B淋巴细胞,但至今还不清楚B淋巴细胞对这类抗原的反应是否还需要其他信号。此类抗原也称胸腺非依赖型抗原。与蛋白抗原相比,此类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较弱,记忆期也相对较短。,8,影响抗原免疫原性因素,(1)抗原的理化性质抗原的种类:多数蛋白质为良好的抗原,多糖及多肽也具一定的免疫原性分子大小:抗原的分子量一般10kD,且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化学组成:免疫原性
5、物质还须具备复杂的化学组成与特殊的化学基团。抗原决定基的易接近性(accessibility):易近性乃指抗原决定基是否易被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所接近。物理性状:化学性质相同的抗原物质可因其物理性状不同而影响免疫原性,9,(2)抗原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异物性:“异物”的概念定义为“在胚胎期未与淋巴细胞充分接触过的物质”进入机体的途径:皮内、皮下、肌肉、腹腔(仅限于动物)、静脉机体遗传因素:个体对抗原刺激产生应答的能力受遗传因素控制,10,抗原引起的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细胞免疫反应的抗原主要是一些细胞内生存的活体抗原,如艾滋病病毒、结核杆菌、白色念珠菌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主要包括:抗细胞内病毒感
6、染,如艾滋病病毒、脑炎病毒和仙台病毒等;抗细胞内细菌感染,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抗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等。,11,2、佐剂,佐剂是疫苗的关键性成分,可以增强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效果。这种加强可表现为增强抗原的体液免疫反应,或表现为增强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或二者兼有。疫苗佐剂发展至今,以氢氧化铝和磷酸铝为代表的铝佐剂至今仍然是唯一被批准使用的人用疫苗佐剂。,12,佐剂的作用机制: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延缓抗原降解和排除,从而更有效地刺激免疫系统;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强其处理和递呈抗原的能力;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佐剂的应用:增强特异性免疫应答,用于预防接种及制备动物抗血清;作
7、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用于抗肿瘤与抗感染的辅助治疗。,13,佐剂,14,植物来源佐剂,根据分子量大小可分为低分子提取物和高分子提取物两大类,有活性的小分子包括烷基胺、酚类成分、奎宁、皂角素和倍半萜烯等;具有免疫刺激作用的大分子有蛋白质、多肽、多糖、糖脂和植物凝集素等。皂角素是从南美种的皂角树皮提取出的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一类物质。其中Quil A是皂角素中初步纯化的产品,有促进Thl和Th2 T辅助细胞功能和增强体液免疫的作用。,15,细菌来源佐剂,细菌毒素:在细菌毒素中,霍乱毒素、大肠杆菌不耐热毒素、百日咳毒素等是一类强粘膜免疫佐剂。卡介苗佐剂:卡介苗是减毒的牛型分枝杆菌,是预防结核病十分有效
8、的减毒活疫苗。CpG佐剂:脱氧寡核苷酸中心区的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的DNA片段具有活化B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根据此结构在体外合成的CpG基序具有同样的免疫调节效应,CpG寡核苷酸佐剂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双重效果。,16,细胞因子,作为第一个被发现具有免疫调控作用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interleukin 1,IL-1),对T细胞依赖和非T细胞依赖性免疫反应均有较好的免疫佐剂作用,目前源于IL-1的多肽已成功用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疫苗的佐剂。IL-2作为狂犬病、疱疹以及嗜血流感杆菌疫苗的佐剂,动物试验表明,IL-2可有效增强疫苗的免疫反应,促进抗体的产生。细胞因子
9、不仅可以作为免疫佐剂与抗原结合使用,还可以通过基因重组的方式与其他抗原组成结合疫苗发挥佐剂效应。,17,人工合成佐剂,铝佐剂:铝佐剂只能增强体液免疫效应,对细胞免疫的增强效果不明显。脂质体:脂质体作为疫苗载体时,对多种抗原(蛋白质、多糖或细胞)都具有较好的佐剂效应。脂质体可能通过提高抗原在体内存在时间、加强对免疫系统的刺激,保持和增强免疫反应。实验表明经过脂质体包埋的抗原被吞噬后,抗原在吞噬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中存在的周期大大延长。,18,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人工膜。在水中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插入水中,脂质体疏水尾部伸向空气,搅动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直径25-1000nm不等。
10、脂质体可用于转基因,或制备药物,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内部。生物学定义:当两性分子如磷脂和鞘脂分散于水相时,分子的疏水尾部倾向于聚集在一起,避开水相,而亲水头部暴露在水相,形成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的封闭囊泡,称为脂质体。药剂学定义 脂质体(liposome):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19,3 防腐剂,在提高疫苗的保质期方面,防腐剂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常用的防腐剂有甲醛、苯酚、叠氮钠、氯仿、硫柳汞、2苯氧乙等。,20,4 稳定剂、灭活剂及其他相关成分,在制备疫苗中常加入适宜的稳定剂或保护剂,如冻干疫苗中常用的乳糖、明胶、山梨醇等,以保证疫苗再
11、加工和存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疫苗生产制备中常采用化学试剂灭活,常用的化学灭活有丙酮、苯酚、甲醛、去氧胆酸钠表面活性剂等,在后续的制备程序中应从疫苗中除去,以保证疫苗的安全性。,21,三、疫苗的种类,(一)传统疫苗(常规疫苗、第一代疫苗)是长期以来用于传染病防治的主要生物制品。传统疫苗的研制和生产主要是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或在不同寄主动物上传代使致病微生物毒性减弱,或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其灭活来完成的。,1、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又称为死疫苗,是指利用加热或甲醛等理化方法将人工大量培养的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杀死,使其丧失感染性和毒性而保持其免疫原性,并结合相应的佐剂而制成的疫苗。,22,佐剂(adjuva
12、nt):佐剂是用来增强疫苗免疫原性或增强宿主对抗原的保护性应答的一类物质。铝盐佐剂是一类含Al的无机盐,其中最常用的、效果较好的是A1(OH)3是唯一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人类疫苗的佐剂。铝盐佐剂能与抗原形成复合物,注射后在局部形成抗原贮存库,使抗原缓慢释放,长时间刺激免疫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铝盐佐剂主要促进体液免疫应答,而对细胞免疫应答几乎无作用,适用于以抗体提供保护性免疫的疾病疫苗,如白喉、破伤风、麻疹等。,23,油乳佐剂是一种有效的递送抗原的载体系统,可以使抗原在机体内缓慢释放,从而持续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油乳佐剂主要有弗氏佐剂(FA)、白油Span佐剂、MF一59
13、、佐剂一65等。FA分为弗氏完全佐剂(FCA)和弗氏不完全佐剂(FIA)2种。FCA是细胞免疫的强刺激剂,而FIA则仅能刺激体液免疫。,24,弗氏佐剂(Freundadjuvant),是目前最常用于动物实验的佐剂,它是将抗原水溶液与油剂(石蜡油或植物油)等量混合,再加乳化剂(羊毛脂或吐温80)制成油包水抗原乳剂,称之为不完全弗氏佐剂。如在不完全佐剂中加入分枝杆菌(如死卡苗)则称为完全弗氏佐剂。白油Span佐剂是用轻质矿物油(白油)作油相,用Span-80或Span-85及Tween-80作为乳化剂制成的油乳佐剂,是当前兽医生物制品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佐剂之一。,25,MF-59,一种鲨烯水包油乳剂
14、,是一种有效的佐剂,并且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MF-59可以增强流感疫苗的免疫原性,对于对抗潜在全国流行性流感病毒株特别有优越性,对于乙肝病毒也是一种比明矾更有效的佐剂。临床试验证明MF-59用于人是安全可耐受的,作为HIV疫苗用于新生婴儿也是安全的。总之,MF-59是一种安全、耐受性良好而且可以诱导有效抗体反应的佐剂。佐剂-65是机体可以代谢而排泄的成分,不引起局部严重反应,抗体滴度超过FCA数十倍。有人证明不饱和油角鲨烯及氢化形式角鲨烷具有良好佐剂功能,副作用小,已用于人类流感疫苗、HIV及禽类NDV疫苗,也有希望作为矿物油替代产品。,26,灭活疫苗的优点:制造工艺简单、免疫原性稳定、易于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疫苗 概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3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