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语用能力的外语研究外语教学与外语测试.ppt
《面向语用能力的外语研究外语教学与外语测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语用能力的外语研究外语教学与外语测试.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面向语用能力的外语研究,外语教学 与外语测试,理工大学基础部 张亚非,2,一、当前外语教学中影响语用能力的几对关系 语言知识与语用能力 学习与考试 基础外语与专业外语 外语教学与社会需求 二、语言学的启示 系统论 功能论 网络论 过程论 三、语用能力的内涵与意义 语用学的实质 语用能力的层次 语用能力的类型,3,四、外语教学内容的注入,转化与表达 注入,转化与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 注入方式的变革五、关于外语测试 测试的类型与目的 语用型测试的诸形式 好的测试的标准 外语测试的改革动向 六、几个供思考的问题,4,一、当前外语教学中影响 语用能力的几对关系 1.1语言知识与语用能力 语言知识的灌
2、注与积压所导致的“消化不良”,对语言能力的普遍忽视与训练不足所带来的“高分低能”、“学用脱节”、“会学不会用”等现象,是当前影响外语教学质量和外语素质的主要问题。,5,不少外语学习者在能力上所表现出的强项与弱项,或许能够说明这一问题:强项:模仿力、记忆力、应试能力、某一单项技能(如阅读)弱项:主动应用能力、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6,尽管在各层次外语教学的大纲中对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作了明确说明,如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也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阅
3、读和其他语言交际活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这一原则往往被束之高搁。,7,1.2 教学与考试 应该肯定,标准化考试以及大范围统考的实施,极大地规范与促进了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但是,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客观上,当前考试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有:1、结构性语言知识比重较高,易导致教学中这类知识讲得过多过细,与应用技能脱节,造成语言知识的孤立,积压与低效。,8,2、客观题项比重较高,易导致对主动思维,判断,推理,解决问题等具有积极意义的学习方法重视不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不足,语言基本功的低下与衰退。3、以考试通过率作为唯一的评估指标,易导致应试教学现象的出现和低水平的高通过率。4、以测试单项技能为主要形式
4、,易导致基本外语技能的孤立与隔裂,影响综合技能的训练与培养。,9,1.3 基础外语与专业外语 非外语专业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以良好的基础外语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学好专业外语,并具备用外语作工具;获取专业知识与信息,从事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进行专业与学术交流的能力。,10,但是,这一总体目标并未得到完整的贯彻与实现。“英语不断线”的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基础外语与专业外语的关系,如其作用的区别,内容的衔接,要求的侧重,目标的取向等,尚未得到深入细致的研究;已有的教学实践;还停留在表层处理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化。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情况在本科阶段较为突出,同时也存在于研究生与博士生教学阶段。,11,1.
5、4 外语教学与社会需求 外语在国民经济,对外开放,科技交流,信息获 取与传播等领域的使用频率,使用层次逐年提高,使用形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如除阅读与听的能力之外,对口语,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除单项技能外,对综合技能的需求逐渐突出。当前 外语教学的局面,显然难以满足国家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现实与长远需要。,12,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社会为语言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活动与应用的舞台,因此,结合社会需求来进行外语教学,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的教学观念。语言知识、语言能力与社会文化能力应该是同时习得的。而当前的外语教学,在这一方面所做的的研究与实践,似乎并不理想。,13,二 语言学的启示 语言学理论与外
6、语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曾经或正在流行的各种外语教学法,也有各自的理论来源。传统的语言学试图对“语言是什么”这一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而当代语言学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语言是做什么的?”和“语言是如何使用的”等问题。不难看出,语言学研究已从语言的静态结构转向其动态过程,从语言本体转向其社会功能。这些变化,无疑会对外语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14,2.1 结构论 来源: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普通语言学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 主要观点:1 语言是一个形式结构系统。2 语言符号是一个能指与所指的两面体,能指 为符号的外化形式,所指为符号所代表的事 物,状态或概念。3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具有任
7、意性。4 语言结构有表层与深层之分,深层结构经转 换规则生成表层结构。,15,5 语言形式能够客观地观察与分析,因此可 得到科学的研究与论证。但意义是无形的 抽象概念,不能观察与分析,因此不能作 不科学的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教学:1 机械性的结构训练。2 大量刺激与反应基础上形成的 习惯。3 重结构,轻概念。重形式转换,轻内容意义。4 句子层次的重复练习,句型的套 用和替换。5 语言习得的标志是获得了“语言 能力”。,16,2.2 功能论来源:英国语言学家弗斯:功能主义语言学 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主要观点:1 语言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具有交际功能的系统。2 语言的功能与意义依赖于
8、语言 使用的环境。3 语言形式的选择与变化,取决 于语言要表达的意念和要执行 的功能。,17,语言教学:1 功能意念法:按功能选择和组织语言形式。2 强调语境的作用,按情景需要学习语言的 用法。3 重视超句子关系。引入语篇概念。4 语言习得的标志是获得了“交际能力”。,18,2.3 网络论来源:心理语言学,神经生物学,认知学,脑科学主要观点:1 语言机制的生物基础是大脑神经 网络。神经网络由神经元经触突 联结构成,形成三个子网,即概 念网,结构网和中介网。2 触突经训练不断增强,使三个子 网间的联系不断巩固,使语言信 息更为丰富和活跃。,19,3 语言机制是一个双向信息处理器。表达时,由概念经
9、中介网生成结 构。理解时,对结构进行分析,经中介网转为概念。4 负责语言机制的神经网络是整个知 识智能网络的一部分。语言的表达 与理解均以语言外的知识为背景,受其影响与支配。,20,语言教学:1 突出语言实践的作用。2 重视结构与概念,形式与语 义之间的联系。3 加强理解与表达双向训练。4 在语言学习中引入相关的背 景知识,21,2.4 过程论来源:符号学,信息论主要观点:1 语言是以语言符号为载体,传递 信息的过程。2 语言过程经历概念,语言组合与 表义,传递媒介,语言解构与解 义,概 念还原等环节。语言教学:1 语言的生命在于使用。2 通过结合语言的静态结构与动态 过程来学习和使用语言。,
10、22,三、语用能力的内涵与意义 3.1 语用学的实质 语用学是指导当前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简言之,语用学研究语言在一环境下的使用,即“在何种情景下如何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语境。语用学的实质是研究语言内部系统与语言外部系统之间的关系。语境因此可以分为语言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23,内语境由语言本身的上下文(或语篇)关系构成。如词汇的指代、替代、省略、连接。句子成分的主位与述位、篇章的主题、扩展、转折、结尾等。内语境的研究有助于对语言的连贯性、组合关系、语篇结构、局部意义与整体意义的分析、判断、理解、习得与运用。外语境由语言与外部使用的情景之间的关系构成。这些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面向 能力 外语 研究 外语教学 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34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