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ppt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解 读2004年6月,共分五个部分,标准修订的依据和编制原则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及新标准的特点 本标准章节划分 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小结,本标准修订的依据,1、铁道部建设管理司2002年8月20日主持召开的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编制工作会议的安排。2、铁道部建设管理司200341号函关于印发2003年铁路工程建设规范、定额、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3、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498),本标准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调整地位、验评分离、充实内容、严格程序、强化检测、明确职责”的指导思想。,本标准编制
2、原则,2、结合多年来我国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实践经验和施工技术的发展情况,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在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要求、验收标准及程序等方面内容中:严格材料进场验收、检测的程序及方法,加强过程控制;力求体现验收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突出验收标准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作用。,本标准编制原则,3、本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为目的,形成建设过程中建设各方必须遵守的最低标准。,返回,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3个方面),1、新标准取消了过去标准中的质量评定内容,强调了合格内容,即本标准是铁路路基工程达到合格的基本标准或称最低标准。在今后的铁路建设活动中一切合同、技术文件等均不得低于本标准。,本
3、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3个方面),2、本标准适用的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由原标准的120km/h提高到了160km/h,因此本标准在部分涉及结构主要功能的条款上,按照速度160km/h的合格标准较原标准有所提高。说明:速度的提高要求线路的高平顺性,线路不平顺大多是由于线路下部结构的不平顺造成的。对于路基,主要是沉降控制。所以,本次标准修订时针对使用速度的提高突出了地基处理、路基作为结构物施工的概念,加强填料作为原材料的检验,提高了路基填筑压实质量标准,并采用双指标控制。,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3个方面),3、在条文的结构上取消了原标准的“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的写法,改为“一般
4、规定”、“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主控项目”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上是过去“保证项目”和“基本项目”的部分内容;“一般项目”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上是过去“基本项目”的一部分和“允许偏差项目”的内容。,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3个方面),4、引进“检验批”的概念。“检验批”是分项工程以下的一个检验单位,是为了及时检验和发现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验证施工工艺能否满足验收标准,避免因检验不及时而引发大范围的质量问题,按便于过程控制来划分。每施工完成一个检验批的数量应进行一次检验(验收)。说明:检验批的概念应加强理解:1、检验批同分项、分部、单位工程一样是一个检验单位。2、检验批贯穿路基施工过程始终。3、
5、作用:及时检验,及时发现设计或施工工艺的问题,体现过程控制。,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3个方面),5、将原标准中的特殊路基内容按地基处理、路堤、路堑分别纳入地基处理、基床以下路堤、路堑等相关章节中。本标准专列了地基处理一章,将原标准列于各章中的地基处理内容和近年来铁路路基工程应用较多的地基处理方法集中于地基处理一章中。,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3个方面),6、取消了原标准中的“桥涵缺口路堤”的概念。增加了路堤与桥台间过渡段的概念和相应的检验内容。,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3个方面),7、统一路基面验收标准,将原标准中分散于各章节中的“路基面”集中纳入6.3。,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3个方面),8、强
6、调路基各部位(基床以下路堤、基床底层和基床表层)压实质量验收采用双指标控制。,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3个方面),9、取消了原标准中的“养路机械化作业平台”内容。,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3个方面),10、增加了“隔离栅栏”的有关内容。,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3个方面),11、体现环保要求,增加了取土场(坑)、弃土场(堆)等验收内容。,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3个方面),12、将路基支挡的检验内容与现行的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进行了协调。,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3个方面),13、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增加了质量控制资料核查、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的要求,增加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评定的要求。
7、,返回,新标准的特点(7个方面),1、明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各方在建设活动质量控制中的职责。如:在主控项目中明确监理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隐蔽工程为避免由于勘察的遗漏采取多方验收的措施。,新标准的特点(7个方面),2、条文的编制充分体现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工程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的要求。,新标准的特点(7个方面),3、适应工程施工组织特点,引进检验批的概念和质量检验的要求,划小分项工程验收时一次检验的数量,及时检验、及时发现问题、保证工程质量。,新标准的特点(7个方面),4、在检测的手段上尽可能利用已经成熟的、科学的检测手段,充分体现可操作性,尽可能实行量化管理,避免使用诸如“观察”、“目测
8、”等检验手段。注意:这里是避免,不是杜绝。,新标准的特点(7个方面),5、建立路基工程作为构筑物进行施工的概念,将填料作为构筑物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路基填筑压实质量采用物理指标和力学指标双指标控制。,新标准的特点(7个方面),6、用黑体字标识强制性条文,警示使用者必须严格执行。,新标准的特点(7个方面),7、环保的特点。如:取弃土场分项工程的验收、对地基处理及其他环节施工过程中废水废物回收的规定、排水工程形成完整的系统、对河床开挖与环境协调一致的规定、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评定的规定等。,返回,本标准章节划分,本标准共分21章和7个附录。大致分为以下四类:总体:1、2、3、21章路基主体部分:4
9、、5、6、7章路基支挡结构:817章路基附属工程:1820章,返回,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一、二、三章分别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这三章的内容格式在本次新验标修订时进行了统一,所以除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外,11本新验标基本一致,现就专业部分需重点关注、与原标准不同的部分作介绍。,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1章总则,与其它标准一致。第2章术语,主要列出了与工程质量检验相关的术语,对于一般的路基专业的术语未予罗列,相对原验标增加了两个术语:工后沉降和过渡段。,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3章),第3章,主要规定了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10、要求、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明确了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并在表中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对单位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提出了要求及验收程序作出了规定。这一章在11本规范中格式和主要内容是一致的,以下仅对检验批的划分原则进行说明。,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3章),关于检验批的划分原则:考虑到不同部位的分项工程的特点,采用规定一定的长度或一定的工程数量的方法进行划分。以下分地基处理、路基、支挡结构分别说明。,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3章),地基处理分部工程:复合地基:各种桩间距影响工程数量差异较大,规定了具体的工程数量作为检验批的划分依据其它:数
11、量较大不便于具体计数的分项工程采用了路基连续长度作为检验批的划分依据。,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3章),路基:除规定了路基的连续长度以外,还规定了检测层。,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3章),路基支挡结构:基本上是依据支挡结构的施工顺序及工艺过程进行划分的。,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共性问题),从第四章开始,将进入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部分,先将一些共性的问题作3点说明:1、本标准的一个写法特点:凡在本标准中第1次出现的规定均详细写出其内容,而在以后再次出现相同的定时则均指向第一次出现该规定的条款,这一点在使用本标准时务必注意。,0 3
12、 4 5 6 7 8 18 19 20 21,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共性问题),2、在每一个分项工程中,基本包括了一般规定、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三部分:一般规定:规定对工程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和涉及施工安全、人体健康、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的施工工艺方法,明确必须执行还是禁止使用,没有具体的质量指标。主控项目:对检验项目规定明确质量指标,并分别明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检验方法、检验数量。监理单位检验包括平行检验、旁站和见证。对监理的三种检验方法应很好的理解。一般项目:明确质量指标或允许偏差,只规定了施工单位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数量。没有对监理单位做具体要求。监理单位可根据施工质量情
13、况自行确定质量控制工作。主控项目与一般项目都规定了明确的质量指标,其区别在于,主控项目的检验不允许超出质量指标,而一般项目可以有20的点超过允许偏差值。,0 3 4 5 6 7 8 18 19 20 21,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共性问题),3、在每一个条款的检验数量中,有些直接规定了检验的点数,指的是每一个检验批的检验点数,所以使用本验标时,每个项目检验前要搞清检验批数量,每检验批完成后及时检验。,0 3 4 5 6 7 8 18 19 20 21,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4章),第4章 地基处理,共分20节,基本涵盖了当前铁路工程地基处理的成熟处理
14、措施和正在试验的处理措施。以下说明6个问题:,0 3 4 5 6 7 8 18 19 20 21,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4章),1、关于原地面的处理原地面平整、碾压分项工程,是从地基处理的逻辑关系出发将其纳入了地基处理分部工程。使用时本规范地基处理概念的范围扩大了。,0 3 4 5 6 7 8 18 19 20 21,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4章),2、在抛石挤淤分项工程中,第条规定的检验数量中没有明确指明分层检验,是考虑到有些水塘在抛填片石未超过水面时不便于检验。在应用本条规定时,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检验条件,尽可能分层检验。抛填片石地基系数检验
15、时应注意,承载板应避开集中大石块,表面用小碎石垫平。,0 3 4 5 6 7 8 18 19 20 21,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4章),3、复合地基处理:包括:高压旋喷桩、浆喷桩、粉喷桩、砂桩、碎石桩、灰土挤密桩。由于是第一次大量纳入铁路的路基验收标准,说明4个问题:复合地基检验批的划分:采用了以桩的数量划分,这是考虑到由于不同的桩间距、不同的路基宽度的地基,桩的数量差异比较大,不便于统一采用路基的长度划分检验批。,0 3 4 5 6 7 8 18 19 20 21,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4章),成桩工艺性试验 由于复合地基的主要施工参数对复合地
16、基的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在复合地基的一般规定中均对复合地基施工前的工艺性试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0 3 4 5 6 7 8 18 19 20 21,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4章),成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本标准复合地基各种桩均要求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并规定检验方法:在桩顶1m以下截取设计规定龄期的试件作无側限抗压强度试验。但没有说明如何取样及取样数量。,0 3 4 5 6 7 8 18 19 20 21,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4章),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每个分项工程均在一般规定和主控项目中两次出现,但两条的含义有不同:一般规定中复合地基承
17、载力试验的含义是:连续里程地基条件相似情况下,采用相同设计处理措施的复合地基在成桩工艺性试验基础上,先施工一段(以满足地基承载力试验需要为原则)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验证设计的处理措施是否能满足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体现的是动态设计的理念。这里没有规定谁来做,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这一阶段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参与。主控项目中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的含义是:在设计的处理措施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针对施工单位工程质量进行的检验,这里没有说明检验单位,主要是考虑现阶段工程管理模式和施工单位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资质问题,现在很多项目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是由建设管理单位指定
18、由检验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检验。,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4章),4、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卸载时间:这两个分项工程的验收均提出“预压后的总沉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提出了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检验后,应将检验结果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确认是否应该卸载。,0 3 4 5 6 7 8 18 19 20 21,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4章),5、4.20洞穴、陷穴处理 条规定了施工前应对洞穴、陷穴的范围、分布情况及水文地质资料等进行核查。条规定了注浆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溶隙、溶缝、洞穴渗漏
19、,如有“跑浆”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这两条在一般规定中,并以黑体字出现,充分体现了工程质量包括设计质量过程控制的理念,使用中要注意做好这两项工作,并作详细记录,包括核查时间、核查方法、核查范围、核查结果和核查人。,0 3 4 5 6 7 8 18 19 20 21,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4章),6、注意:在表中规定,地基处理分部工程质量验收除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加外,勘察设计单位也要参加验收。这是因为地基沉降是路基工后沉降的主要部分,地基沉降能否满足要求,一是设计的处理措施应满足路基工后沉降要求,二是地基处理施工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0 3 4 5 6 7 8 1
20、8 19 20 21,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5章),第5章,基床以下路堤,是整个路基验收标准的重要部分。在本章中集中叙述了基床以下路堤11个分项工程,同时也将有关取土场的验收要求写入了本章。从编写的角度上进一步强调了路基是铁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构筑物的观念。以下说明11个问题:,0 3 4 5 6 7 8 18 19 20 21,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5章),1、填料:作为构筑物,其工程质量控制首先是原材料。对于路基,原材料就是填料。本标准将原施工规范中对填料质量要求的主要技术标准和具体检验数量、方法纳入了本标准各分项工程主控项目的相应条款,并提
21、出:在填料进场前和填筑现场两处分别对填料进行抽样检测(在一个取土场检验的填料不一定运至同一个填筑工点)。注意:填料检验表中检验填料地点的填写,0 3 4 5 6 7 8 18 19 20 21,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5章),2、填筑压实工艺性试验:不同区域的地质成因、气象类型、水文条件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填料分类只能按主要因素考虑,不能划分非常细致,因此,可能出现在甲地是可用的填料而在乙地却不能作为填料使用的情况。为此,本标准在第5章除5.2节外,各节的一般规定中均增加了施工前应进行填筑工艺性试验的内容,使施工工艺与当地填料条件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相匹配,达到施工质量控制的
22、目的。注意:工艺性试验结果要报监理单位确认,并在今后施工中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0 3 4 5 6 7 8 18 19 20 21,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5章),3、压实质量:除块石类填料外,采用双指标控制 结合近年来铁路路基的科研与施工实践,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压实质量均采用物理指标和力学指标双指标控制(物理指标有压实系数Kh、相对密度Dr、孔隙率n和含气率na,是为了检测土的压密程度;力学指标有地基系数K30、变形模量EV2、EV1、小型贯入试验N10、承载比CBR等,是为了检测土的变形特性)。本标准采用了其中的压实系数Kh、孔隙率n、相对密度Dr三个物理指标,力学指标
23、采用地基系数K30,不同种类填料压实质量的控制指标为:A、细粒土和砂类土中的黏砂土、粉砂土,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B、砂类土(黏砂土、粉砂土除外),采用相对密度和地基系数。C、砾石类土和碎石土,采用孔隙率和地基系数。D、块石类混合料,采用地基系数。,0 3 4 5 6 7 8 18 19 20 21,指标,新标准重点内容及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第5章),4、路堤边坡压实质量检验:规定了路基边坡压实质量检验要求,由于检验点位置位距路基边缘0.5m处,如采用超填0.5m的方法填筑路基,这个位置的地基系数勉强可以检测,如采用边坡压实机械压实,则很难检测,所以,本标准在条文说明中推荐了动态变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路基 工程施工 质量 验收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31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