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意象教案.ppt
《鉴赏诗歌的意象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的意象教案.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意象,二、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的思路,概念诗歌的意象,诗歌鉴赏景物描写方法,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感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色
2、彩(色彩鲜明、色彩斑斓)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用典 等)联想、想象绘形绘色,知识积累,知识积累,答题步骤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结合诗歌分析意象特征。(找意象并概括意象特点)第二步、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组合的特点。(概括景象(意境)的氛围特点)第三步、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剖析作者思想及其情感),(一)诗中赏画,看画面形(组成、远近等)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意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如何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实例1,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
3、、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表现了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问题: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感情?,实例2,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通过选取
4、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春暖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欣喜之情。,(二)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赠别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第一首
5、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第二首写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在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形象,二者色调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的,后者是伤感愁苦的。,实例1,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食。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
6、寻行迹。问题:“落叶满空山”的景象里蕴含着怎样的情感?,“落叶满空山”,秋风萧瑟,落叶满山,杳无人迹,萧索而凄清的环境,诗人想到他的道士朋友修行的清苦,对朋友的深切的关怀;路径难辨,欲行无路,无以对朋友予以慰藉的惆怅;诗人自己在清冷中无以遣怀的寂寞。“落叶满空山”的形象和这些情感联系起来,便构成了情韵深长、耐人寻味的意境。,诗歌的情和景是水乳交融的。清代王夫之有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能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实例2,课内自练,1、分析下面两首诗中以景写情的特点:,谢亭送别 谢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
7、西楼。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谢诗“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杜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两首诗均是乐景衬哀情。,2、读诗歌,答问题。日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注 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杜甫在诗中表
8、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3、阅读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形象特点?,渲染了一种阴沉肃穆的气氛;明写景物,暗写外敌人侵,战云密布。,对战争的警觉和敏感;刚毅果断的气魄;必胜的信心和决心。,课外练习,例1、读诗歌,答问题西楼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步骤一)。诗的第一、二
9、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暴风雨将临,诗人却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步骤二),进而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步骤三)。,例2(2009琼宁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
10、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例3(2009辽宁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晚 泊 岳 阳 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思路分析本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作答:(1)找出三处写“月”的句子,描摹其画面内容。如第三句有明月“来”悬空江,第五句有“月弄清辉”的画面,第六句有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的画面。(2)分析画面的同时带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11、或写景的表达效果,要一景一情地分析作答。(3)最后用一句话对以上分析作总括。本题可从整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入手。,参考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步骤一、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步骤三),参考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步骤一)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步骤二)这是一首热爱田园
12、生活的颂歌,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的思想感情。(步骤三),例4 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西楼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例5 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谒金门(唐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问题:“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情景交融,请简析之。,参考答案“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作者融情于景,把女主人公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巧妙地揭示了出来。春风搅动了池水,也搅乱了思妇的内心。光阴的
13、流逝,季节的更迭交替,春天又悄悄地来到她身旁。春风乍起,春色迷人,这一切怎能叫她无动于衷而不勾起春思的愁绪呢!,例6看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汉江临泛 王 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怎样的感情?,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鉴赏 诗歌 意象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3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