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幻灯片第十三章.ppt
《金融学幻灯片第十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幻灯片第十三章.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融学,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内容安排:第一节:外汇与汇率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三节:国际储备时间安排:课时,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一、外汇 1外汇的定义(1)动态的定义:指经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一种行为或活动。(2)静态的定义: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在国际上可以自由兑换且能被各国普遍接受与使用的一系列金融资产。这些金融资产可用于充当国际支付手段、外汇市场干预手段和国际储备手段等,充分发挥外汇的多功能作用。,中国对外汇的定义:按照1996年通过并于1997年1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定义,“外汇是指以下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具体
2、包括:(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4)SDRs;(5)其他外汇资产。”,2外汇的特点,(1)外币性 指外汇首先必须以外国货币来表示,这是外汇的基本特点。本国货币及其支付凭证和有价证券等,不属于外汇的范畴。(2)可兑换性 指一种外币成为外汇必须能够兑换成其他形式的资产或支付手段。如果一种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就不可能将一国的购买力转换为另一国的购买力,也就无力偿还对外债务,不具备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条件,因此该种货币自然构不成外汇。(3)普遍性 指一种外币要成为外汇,必须被各国普遍接受
3、。一种货币以及这种货币所表示的各种票据或有价证券是否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并不取决于该货币价值的大小,而是以其国际承认并被普遍接受为前提。,3外汇的种类,按外汇的自由兑换性来划分,分为自由外汇与计帐外汇;按外汇的来源与用途来划分,分为贸易外汇与非贸易外汇;按外汇买卖交割期限划分,分为即期外汇与远期外汇。,二、汇率,1汇率的定义与标价方法 汇率是指两个国家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或交换比率,也可以表述为:一国的货币单位用另一国的货币单位所表示的价格或汇价。,一般而言,汇率的标价方法有两种:,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或欧式标价法。简单地说,就是用若干数量的本币表示一定单位的外币,或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
4、折算成若干单位本币的一种汇率表示方法。直接标价法的特点:一是外币的数量固定不变,折合本币的数量则随着外币币值和本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化。二是汇率的涨跌都以本币数额的变化而表示。,(2)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或美式标价法,是用若干数量的外币表示一定单位的本币,或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外币的一种汇率表示方法。间接标价法的特点:一是本币的数量固定不 变,折合成外币的数额则随着本币和外币币值的变动而变动。二是汇率的涨跌都以相对的外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如果一定单位的本币折成外币的数量比原来多,则说明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跌。,2汇率的种类,(1)按国际货币制度演变,划分为固
5、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固定汇率(fixed rate)是指因某种限制而在一定的幅度之内进行波动的汇率。其特点是:该汇率在规定幅度内相对固定,具有相对稳定性。浮动汇率(floating rate)是指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不受限制,而主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涨落的汇率。,(2)按制定汇率的不同方法,划分为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设有A、B、C等多种货币,一国在折算其本国货币汇率时,若先计算出本币与某一种外币(假定为A币)之间的汇率,再根据A币与B币、C币的汇率折算出本币与B币、C币的比价,则称本币与A币之间的汇率为基本汇率,本币与B币、C币等之间的汇率为套算汇率。一般选作计算基本汇率的外币,应当是在本
6、国国际收支中使用最多、外汇储备比重最大的,同时又是可以自由兑换、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货币。比如,我国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基本汇率,而人民币与英镑、日元等等之间的汇率为套算汇率。,(3)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与现钞汇率。,买入汇率(buying rate)又称买入价,指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使用的汇率。卖出汇率(selling rate)又称卖出价,是指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中间汇率(middle rate)也叫中间价,是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数,中间汇率=(买入价+卖出价)/2。现钞汇率(banknotes rate)。一般来说,外国现钞不能在
7、本国流通,只有将外钞兑换成本币,才能够购买本国的商品和劳务。把外币现钞换成本币,就出现了买卖外币现钞的兑换率,即现钞汇率。,此外,汇率按外汇管理的宽严程度,可划分为 官方汇率(official rate)与市场汇率(market rate);按银行外汇汇付方式,可划分为 电汇汇率(telegraphic transfer,简称T/Trate)、信汇汇率(mail transfer rate,简称M/Trate)、票汇汇率(damand draft rate,简称D/Drate);按外汇买卖交割期限,可划分为 即期汇率(spot rate)与远期汇率(forward rate);按外汇银行营业起
8、讫时间,可划分为 开盘汇率(opening rate)与收盘汇率(closing rate)。,三、汇率理论,1国际借贷说国际借贷说又称为国际收支说,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葛逊(GLGoschen)在186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国际间的商品劳务进出口、资本输出入以及其他形式的国际收支活动会引起国际借贷的发生,国际借贷又引起外汇供求的变动,进而引起外汇汇率的变动。因而国际借贷关系是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虽然物价水平、黄金存量、信用关系和利率水平等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但它们都是次要因素。,2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GCassel)在1922年创立。该理论认为,本国人之
9、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或外国人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这两种货币在各发行国均具有对商品的购买力;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就是决定汇率的“首先的最基本的依据”;汇率的变化也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的变化而决定的,即汇率的涨落是货币购买力变化的结果。这个理论又分两部分:,(1)绝对购买力平价:,指本国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均衡汇率,等于本国与外国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间的比率。若以Ra代表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的汇率,Pa代表本国物价指数,Pb代表外国物价指数,则 Ra=Pa/Pb 或 Pa=PbRa 绝对购买力平价所考察的是在某一时点上的汇率决定,因此是静态的。而一价定律是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的前提,所谓一价定律,
10、是指同质商品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具有相同价格,只不过是经不同的货币表示出来而异。但是,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一价定律都难以得到支持,这也正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的不足之处。,(2)相对购买力平价:,从动态角度考察汇率的决定,认为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决定性因素。以R0代表本国基期汇率,Rt代表经过t时间变动后的汇率,Pa(0)、Pa(t)代表本国基期和经过t时间变动后的物价指数,Pb(0)、Pb(t)代表外国基期和经过t时间变动后的物价指数,则有:Rt/R0=Pa(t)Pb(0)/Pb(t)Pa(0),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较完整地解释了长期汇率变动的原因,特别是在物价剧烈波动、
11、通货膨胀严重时期具有相当的意义。因为它是根据两国货币各自对一般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比率,作为汇率决定的基础,能相对合理地体现两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另外,从统计验证来看,相对购买力平价很接近均衡汇率。因此,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有可能在两国贸易关系新建或恢复时,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均衡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一是其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但货币数量论与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不想符合的。二是把汇率的变动完全归之于购买力的变化,忽视了其他因素。三是该理论在计算具体汇率时,存在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物价指数的选择上。四是绝对购买力平价方面的“一价定律”失去意义。,3汇兑心理说,汇兑心理说是1920年代后期由法国学者
12、阿夫达里昂(AAftalion)提出的。汇兑心理说的理论基础是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汇兑心理说认为,汇率的变动和决定所依据的是人们各自对外汇的效用所作的主观评价。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除了需要用外国货币购买商品外,还有满足支付、投资或投机和资本逃避等需要,这种欲望是使外国货币具有价值的基础。外国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外汇供需双方对外国货币所作的主观评价。该主观评价又是依据使用外币的边际效用(mariginalutility)所作的主观评价。不同的主观评价产生了外汇的供应与需求,供求双方通过市场达成均衡,均衡点就是外汇汇率。当均衡被打破时,汇率又将会随着人们对外汇主观评价的变化达到新的均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学 幻灯片 第十三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30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