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ppt课件第4章遗传作图.ppt
《遗传学ppt课件第4章遗传作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ppt课件第4章遗传作图.ppt(2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章 遗传作图,4.1 连锁遗传4.2 基因组4.3 遗传标记4.4 RFLP标记4.5 PCR标记4.6 遗传图的构建4.7 基因定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4.8 原核生物的遗传作图,4.1 连锁遗传,4.1.1 连锁遗传的现象,性状连锁的遗传现象是贝特生(Bateson,W.)等于1905年在香豌豆的两对性状杂交试验中首先发现的。,上述两个试验的结果表明,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对性状,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linkage)。,在第一试验中,一亲本的两对基因均为显性,另一亲本的两对基因均为隐性,这样的组合方式称为相引(coupling)。在第二试验中,二个亲本都分别带有一对显性
2、基因和一对隐性基因,这样的组合方式称为相斥(repulsion)。,4.1.2 性状的分解分析第一个试验:紫花:红花=(4831+390):(1338+393)=5221:17313:1长花粉:圆=(4831+393):(1338+390)=5224:17283:1,第二个试验:紫花:红花=(226+95):(97+1)=321:983:1长花粉:圆花粉=(226+97):(95+1)=323:963:1 说明两个单位性状的综合分离不符合独立分配规律,但每个单位性状而言,仍是受分离规律支配的。,4.1.3 连锁遗传的原因与验证 独立分配遗传的前提是F1个体形成的不同配子比例相同。对于2对性状而
3、言,F1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1:1:1:1。如果不是这样,F2就不可能获得原来的理论比例。由此可以推论,在连锁遗传中,F1形成多种的配子不相等。,可用测交法加以验证,因为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就是F1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的具体反映。,测交试验 相引相(玉米籽粒遗传)P 有色、饱满 无色、凹陷 CCShSh ccshsh 测交 F1有色、饱满 无色、凹陷 CcShsh ccshsh 配子 CSh Csh cSh csh csh 总数测交子代(Ft)CcShsh Ccshsh ccShsh ccshsh 有色、饱满 有、凹 无、饱 无色、凹陷实得粒数 4032 149 152 4035 8368
4、百分比%48.2 1.8 1.8 48.2,亲本组合=(4032+4035)/8368 100%=96.4%,重新组合=(149+152)/8368 100%=3.6%,结论:F1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 CSh:Csh:cSh:csh=48.2:1.8:1.8:48.21:1:1:1 说明两对非等位基因不是独立分配的,而常常是连系在一起遗传,导致亲本型的配子数偏多,而重新组合偏少。,相斥相 P 有色、凹陷 无色、饱满 CCshsh ccShSh 测交 F1有、饱 无、凹 CcShsh ccshsh 配子 CSh Csh cSh csh csh 总数测交子代(F1)CcShsh Ccshsh ccS
5、hsh ccshsh 有、饱 有、凹 无、饱 无、凹实得粒数 638 21379 21096 672 43785百分比%1.5 48.5 48.5 1.5,亲本组合=(21379+21096)/43785 100%=97.01%重新组合=(638+672)/43785 100%=2.99%结论:F1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 Csh:CSh:csh:cSh=48.2:1.8:1.8:48.21:1:1:1 说明两对非等位基因不是独立分配的,而常常是连系在一起遗传,导致亲本型的配子数偏多,而重新组合偏少。,4.1.4 重组率(percentage of recombination)上述结果均说明重组型配
6、子百分率 50%。重组型的配子百分数称为重组率。重组率通常是通过测交后代出现的重组型个体的多少来计算。在测交后代中,重组率可以用重组型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百分率来计算。,重组型配子数 重组率(%)100 配子总数,重组型个体数 重组率(%)100 测交子代的个体总数,理论上,重组率的变动范围在0-50%之间。当重组率为0时,说明两对基因之间不发生换,为完全连锁。,当重组率为50%时,两对基因服从独立分配,不存在连锁关系。当0 重组率50%时,两对基因为不完全连锁。,连锁的本质 Bateson发现连锁遗传现象不久,Morgan用果蝇为材料,证明:具有连锁关系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4.1.5 完全
7、连锁和不完全连锁(1)完全连锁(complete linkage)在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总是连系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F1自交或测交,其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只表现为亲本组合的类型。完全连锁后代的表现与一对基因的遗传很近似,即自交结果为3:1分离,测交结果为1:1分离。,完全连锁遗传的自交后代和测交后代的比较,(2)不完全连锁(incomplete linkage)是指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并不总是连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测交后代中大部分为亲本类型,少部分为重组类型的现象。不完全连锁F1不仅产生亲型配子,也产生重组型配子。,4.1.6 交换与不完全连锁的形成问题提出:重组型的配子如
8、何产生的?为什么 重组率总是少于50%?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换谈起。,Sh C,sh c,二分体,Sh C,Sh C,Sh C,Sh C,Sh C,sh c,sh c,sh c,sh c,sh c,sh C,Sh c,C Sh,C Sh,C Sh,c Sh,C sh,c sh,c sh,c sh,四分体,全部亲本型,1/2亲型 1/2重组型,F1,交换,交换,F1,新,新,新,由于发生了交换而引起同染色体间非等位基因的重组,打破原有的连锁关系,因而表现出不完全连锁。,所谓交换,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片段的交换,从而引起相应基因间的交换
9、与重组。,交换都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相靠近的非姊妹染色体之间,而另外两条不交换。一部分染色体交换发生在连锁基因之内,重组配子 1/2重组、1/2亲型配子 另一部分交换发生在连锁基因之外,非重组配子 所以重组型配子自然少于50%,举例:假定在杂种的100个孢母细胞内,有 7个交换发生在基因之内,其他93个交换发生在两连锁基因之外,交换后的情况见表。,Sh C,Sh c,亲本型配子 重组型配子 总配子数 CSh csh Csh cSh93个孢母细胞在连锁 186 186 区段内不发生交换 93 4=372个配子7个孢母细胞在连锁 7 7 7 7 区内发生交换 7 4=28个配子 400 193 193
10、 7 7,亲本组合=(193+193)/400 100%=96.5%重新组合=(7+7)/400 100%=3.5%,重组率(3.5%)等于发生基因之内交换的孢母细胞的百分数一半。,4.1.7 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距离靠近的两个基因,在基因分离时有保持在一起的倾向;同一染色体上两个基因发生的部分连锁是减数分裂过程通过出现交换使它们彼此分开的结果;,由于交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因此任何一个交换只涉及一对同源染色体上4条染色单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所以重组型配子自然少于50%。,4.1.8 连锁群 根据连锁遗传的关系,一个生物的一系列基因座位
11、可以划分为若干个连锁群(linkage group):在染色体中具有不同的连锁程度并按线性顺序排列的一组基因座位。,基因座位的连锁关系可以通过重组率来分析。一个生物连锁群的数目通常与染色体的对数是一致的,即与二倍体生物中的单倍体染色体数目相同。,4.1.9 性别决定与性连锁,(1)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性染色体:生物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性染色体: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性染色体如果是成对的,则往往是异型的,即形态、结构和大小以及功能都有所不同。*常染色体:其它各对染色体,通常以A表示。常染色体的各对同源染色体一般都是同型的,即形态、结构和大小基本相同。,如:果蝇 n=4雌3AA+1
12、XX 雄3AA+1XY,性别决定的方式:由性染色体决定雌雄性别的方式主要有:(1)雄杂合型:*XY型:果蝇、人(n=23)、牛、羊、*X0型:蝗虫、蟋蟀,雄只有1个X、不成对;(2)雌杂合型:*ZW型:家蚕(n=28)、鸟类(包括鸡、鸭等)、鹅类、蝶类等;(3)雌雄决定于倍数性:如蜜蜂、蚂蚁:正常受精卵 2n为雌、孤雌生殖 n为雄。,性别决定的畸变性别决定也有一些畸变现象,通常是由于性染色体的增减而破坏了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两者正常的平衡关系而引起的:如:蜜蜂、蚂蚁:n=雄性、2n=雌性。,植物的性别决定 植物的性别不象动物一样明显:*种子植物虽有雌雄性别的不同,但多数为雌雄同花、雌雄同株异花;
13、*有些植物属于雌雄异株,如大麻、菠菜、蛇麻、番木瓜、石刁柏、银杏等。,其中:蛇麻、菠菜:雌XX,雄XY;银杏(见下图):雌ZW,雄ZZ。,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性别决定是受基因支配。ba 基因可使植株无雌穗,只有雄穗;ts 基因可使植株的雄花序 雌花序,并能结实。*因此基因型不同,植株花序也不同:(1).Ba_Ts_ 正常雌雄同株(2).Ba_tsts 顶端和叶腋都生长雌花序(3).babaTs_ 仅有雄花序(4).babatsts 仅顶端有雌花序babatsts()babaTsts()(仅有雄花序)babaTsts:babatsts(顶端有雌花序)1:1玉米雄穗上长果穗,环境对性别分化的
14、影响 营养条件:如蜜蜂 雌蜂(2n)蜂王浆 蜂王(有产卵能力)雌蜂(2n)普通营养 普通蜂(无产卵能力)孤雌生殖 雄蜂(n),激素:如母鸡打啼 母鸡卵巢退化,促使精巢发育并分泌出雄性激素,但其性染色体仍是ZW型。,氮素影响:早期发育时使用较多N肥或缩短光照时间,可提高黄瓜的雌花数量。温度、光照:降低夜间温度,可增加南瓜的雌花数量;缩短光照 增加雌花。总之:*性别受遗传物质控制:*有的通过性染色体的组成有的是通过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有的通过染色体的倍数性 环境条件可以影响甚至转变性别,但不会改变原来决定性别的遗传物质。*环境影响性别的转变,主要是性别有向两性发育的特点(如下图玉米
15、雌雄穗的形成);,(2)性连锁,摩尔根等人(1910)以果蝇为材料进行试验时发现性连锁现象。性连锁(sex linkage)是指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所以又称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果蝇眼色的遗传:摩尔根等在纯种红眼果蝇的群体中发现个别白眼个体(突变产生)。雌性红眼果蝇雄性白眼果蝇杂交 F1全是红眼 近亲繁殖产生的F2既有红眼,又有白眼,比例是3:1(一对基因的差异)F2群体中白眼果蝇都是雄性而无雌性,这就是说白眼这个性状的遗传,是与雄性相联系的,同X染色体的遗传方式相似。假设:果蝇的白眼基因在X性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
16、有它的等位基因,上述遗传现象可以得到合理解释。,2.人类的性连锁:如色盲、A型血友病等就表现为性连锁遗传。下面以色盲(红绿色盲)的性连锁为例来说明。,(1).已知控制色盲的基因为隐性c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带它的等位基因;(2).由于色盲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女人在基因杂合仍是正常的,而男人的Y基因上不带其对应的基因,故男人色盲的频率高。女:XCXc杂合时非色盲,只有XcXc纯合时才是色盲;男:Y染色体上不携带对应基因,XCY正常、XcY色盲。请看下图:人类不同婚配下色盲遗传的情况,3.芦花鸡的毛色遗传:芦花基因B为显性,正常基因b为隐性,位于Z性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不带它的等位基因。雄
17、鸡为ZZ,雌鸡为ZW。,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是指位于Y染色体(XY型)或W染色体(ZW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局限在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限性遗传的性状多与性激素的存在有关。例如,哺乳动物的雌性个体具有发达的乳房,某种甲虫的雄性有角等等限性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限性遗传只局限在一种性别上表现,而伴性遗传则可在雄性也可在雌性上表现,只是表现频率有所差别。从性遗传(sex-controlled inheritance)或称性影响遗传(sex-influenced inheritance):其与限性遗传不同,是指不含于X或Y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
18、,而是因为内分泌及其他关系使某些性状或只出现于雌雄一方;或在一方为显性,另一方为隐性的现象。例如,羊的有角因品种不同而有三种特征:.雌雄都无角,.雌雄都有角,.雌无角而雄有角。以前两种交配,其F1雌性无角,而雄性有角。反交的结果和正交的完全相同。,4.2 基因组,单基因,多基因,基因组(genome)基因整体。,独立遗传,基因互作,连锁遗传,连锁群,http:/,TAIR SeqViewer Whole Genome View,http:/,4.2.1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细胞核的结构。原核细胞缺少核膜,也缺少细胞器以及真核细胞所具有的细胞结构。,4.2.2 基
19、因组的类型和大小,(1)原核生物的基因组 大多数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小于5 Mb,比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小得多。典型原核生物的基因组一般含有单一的DNA分子,呈环状,位于拟核(nucleoid)区内。原核生物还可能含有更小的质粒(plasmid)的DNA分子。,生物 基因组大小(Mb)原核生物Mycoplasma genitalium 0.58Escherichia coli 4.64Bacillus megaterium 30真核生物 真菌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酵母)12.1Aspergillus nidulans 25.4 原生动物Tetrahymena pyrifo
20、rmis 190 无脊椎动物Drosophila melanogaster(果蝇)100 Bombyx mori(蚕)490Locusta migratoria(蝗虫)5,000 脊椎动物Fugu rubripes(河豚)400Homo sapiens(人类)3,000Mus musculus(鼠)3,300 植物Arabidopsis thaliana(拟南芥)100Oryza sativa(水稻)565Zea mays(玉米)5,000Triticum aestivum(小麦)17,000Fritillaria assyriaca(贝母)120,000,不同生物类型基因组的大小,资料来源:
21、Brown T.A.,1999。,(2)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组 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组的大小从小于10 Mb到大于100,000 Mb。基因组的大小一般与生物的复杂性相一致,高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一般大于低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但基因组的大小不但决定于基因组中基因的数目,而且也与重复DNA的量有关。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组由一组线性DNA分子组成,每一DNA分子包含在一条染色体中。,(3)真核生物的细胞器基因组 真核生物都有线粒体基因组。所有的光合真核生物都有叶绿体基因组。大多数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都是环状的,但在很多的真核生物,细胞器中环状基因组是与它的线状版本同时存在的。细胞器基因组的拷贝数还不
22、是十分清楚。,线粒体基因组的大小变化较大,而且与生物的复杂性无关。大多数多细胞动物具有较小的线粒体基因组,如人的线粒体基因组只有16569 bp。较低等的真核生物和显花植物含有较大的线粒体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的大小变化不大。,不同生物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的大小,物种 生物类型 基因组大小(kb)A.线粒体基因组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绿藻 16 Mus musculus 脊椎动物(鼠)16 Homo sapiens 脊椎动物(人类)17 Drosophila melanogaater 脊椎动物(果蝇)19 Chondrus crispus 红藻 26 Saccha
23、romyces cerevisiae 酵母 75 Brassica oleracea 显花植物(甘蓝)160 Arabidopsis thaliana 显花植物(拟南芥)367 Zea mays 显花植物(玉米)570 Cucumis melo 显花植物(甜瓜)2500B.叶绿体基因组 Pisum sativum 显花植物(豌豆)120 Oryza sativa 显花植物(水稻)136 Nicotiana tabacum 显花植物(烟草)156 Chlamydomonas reinhartii 绿藻 195,(资料来源:Brown T.A.,1999),基因组学(1)由来 1909年,Joha
24、nnsen提出了“基因”(gene)一词;1920年,H.Winkler提出了“基因组”(genome)一词,用以代表一个生物的一组染色体所包含的全部基因;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后,使基因组的研究从染色体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推动了基因组研究的发展;1986年,美国的H.Roderick提出了“基因组学”genomics一词,从此基因组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2)概念 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主要研究基因组的结构。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并测定基因中核苷酸序列。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
25、cs),后基因组学(post-genomics):主要研究基因组的功能。确定基因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分析基因表达特征。进化基因组学(evolutionary genomics):以进化生物学的手段注释基因组;通过比较基因组研究探索基因组的进化过程和规律。,基因组作图(genome mapping)是结构基因组学的主要任务。遗传作图(genetic mapping)、物理作图(physical mapping)序列作图(sequence mapping)或称基因组测序(genome sequencing)。,4.3 遗传标记,1.遗传标记的基本特征 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指可追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学 ppt 课件 遗传 作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