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之第三章定义.ppt
《逻辑学之第三章定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学之第三章定义.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例1 根据 律,若“所有违法行为都是犯罪”为假,则否定命题“”为真。根据 律,如果“有些金属不是固体”为真,则全称命题“”为假。,例2 甲、乙、丙三人因某案件而被传讯,当办案人员问谁是作案人时,他们分别说道:甲:“我没有作案。”乙也否认自己作案。丙:“甲才是作案人。”现知甲、乙、丙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并且只有一人作案,请问谁是作案人?谁说了真话?,例3 有一个岛上住着两种人,一种是说真话的人,一种是说假话的人。一天,一个人去岛上旅游,遇到甲、乙、丙三个岛上居民,便问起来他们谁是说真话的人,谁是说假话的人。甲说:“乙和丙都是说假话的人。”乙说:“我是说真话的人。”丙说:“乙是说假话的人。”这三个
2、人中有()个是说假话的人。A.0 B.1 C.2 D.3,例4 某地有两种人,分别是说谎族和诚实族。诚实族总说真话,说谎族总说假话。一天,有旅行者路过此地,看见此地的甲乙二人。他问甲:“你是诚实族吗?”甲做了回答,但旅行者没有听清,于是又问乙说:“甲是怎么回答的?”乙说:“他回答的是是。不过你不要相信他,他是在说谎。”旅行者想了想,就正确地推出了结论。以下哪项是旅行者作出的判断?A.甲乙都是诚实族。B.甲乙都是说谎族。C.甲是诚实族,乙是说谎族。D.甲是说谎族,乙是诚实族。E.甲是说谎族,乙是诚实族。,例5 对同一事物,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可见,不存在全
3、民通用的共同语言。,以下除哪项外,都与题干推理所犯的逻辑错误近似?()A、甲:“厂里规定,工作时禁止吸烟。”乙:“当然,可我吸烟时从 不工作。”B、有意杀人者应处死刑,行刑者是有意杀人者,所以行刑者应处 死刑。C、象是动物,所以小象是小动物。D、这种观点既不属于唯物主义,又不属于唯心主义,我看两者都 有点像。,例6 某家庭有6个孩子,3个孩子是女孩。其中5个孩子有雀斑,4个孩子有卷发。这表明有可能()。A、两个男孩有卷发但没有雀斑B、三个有雀斑的女孩都没有卷发C、两个有雀斑的男孩都没有卷发D、三个有卷发的男孩只有一个有雀斑,傻熊开了一家餐馆,他开的餐馆有一个特点,所有的菜价格都是相同的。一天,
4、猴子来吃饭。猴子先要了一份麻婆豆腐,可菜一端上来,猴子一看就斯哈着气说,太辣了,怎么吃呀,换掉吧。换上了一份热气腾腾的蘑菇炖面,猴子又说,太烫了,再换一份。换上了第三盘松仁玉米,猴子一尝,真甜,眉开眼笑,很快吃完了。猴子吃完,拍拍屁股想走,傻熊追过来,您还没付钱呢。猴子说,我付什么钱呀。傻熊说,您吃饭不需要付钱呀。可我吃的松仁玉米是用蘑菇炖面换的呀。您吃蘑菇炖面也要付钱呀。可我的炖面又是用麻婆豆腐换的呀。那麻婆豆腐也要付钱呀。麻婆豆腐我没吃,给退了,我把它退了,付什么钱呢?傻熊挠挠头,好像是这回事,于是让猴子走了。猴子的话在逻辑上好像没有错误,请大家分析一下。,第三章定 义,第三章 定 义,第
5、一节 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第二节 定义的类型和方法第三节 定义的规则第四节 划分,第一节 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一、什么是概念二、概念的种类三、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四、概念的限制法和概括法,一、什么是概念,1、概念的定义所谓概念,就是反映思维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对象与属性,对象:各种有形物和无形物,即各种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属性:对象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和关系。,属性,性质,关系,如颜色、形状、大小,如朋友、同学、大于,特有属性与偶有属性,特有属性:决定某一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而区别于他事物的属性,亦称“本质属性”。偶有属性:对该事物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亦称“非本质属性”。例如:“用来
6、交换的劳动产品”,则是“商品”的特有属性;而“吃的或穿的、大的或小的、金属的或木材的”等属性,便是“商品”的偶有属性。,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柏拉图的学生第欧根尼就把一只褪了毛的公鸡带到课堂上,说“那就是人”。,2、概念与语词,(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2)区别:第一,凡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第二,概念和语词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同语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表达相同概念(语形不同而语义相同)例:既然宅女们都自称“居里夫人”了,那我也不想叫宅男了 请叫我毕加索(闭家锁)。,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从前有一
7、个人,他的爸爸做了大官,儿子中了状元,唯独他什么官也没有做。因此,爸爸和儿子都看不起他,平时难免对他说些讥讽、嘲笑的话。但此人颇有自我解嘲的本领,当爸爸嗤笑他时,他就对爸爸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强得多。”当儿子嗤笑他时,他就对儿子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的爸爸比你的爸爸强得多。”一番话把爸爸和儿子都说乐了。,某老外苦学汉语十年,到中国参加汉语考试,试题如下:请解释下文中每个“意思”的意思。阿呆给领导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颇有意思。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阿呆:“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阿呆:“小意思,小意思。”领导:“你这人真有意思。”阿呆:“
8、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阿呆:“是我不好意思。”老外泪流满面,交白卷回国了。,同一语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表达不同概念(语形相同而语义不同),3、概念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又称概念的含义。内涵是概念的质的规定性,它表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什么”。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一类对象,又称概念的对象范围。外延是概念的量的规定性,它表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有哪些”。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如汽车、自行车、钢笔、手表、服装、电脑等。,案例,某甲看中了某乙房地产公司正在建设中的房子,于是与乙公司签定了认购书,并交
9、付了3万元定金。但在认购书及收款收据中均写成了“订金”。后乙公司因资金问题而导致工程停工,房子无法交付。某甲便要求乙公司双倍返还定金,而乙公司认为3万元是订金,不能适用定金罚则,仅同意原数返还。于是某甲将乙公司告上法庭。经法院审理,认为双方将该3万元冠名为“订金”,并且在认购书和收据中均无对符合定金特性的定金罚则的约定,因此不能适用于特定的定金罚则。于是判决乙公司返还某甲3万元并承担该款同期银行存款利息。在这场诉讼中,法院为什么没有支持某甲的诉讼请求?,这涉及到“定金”与“订金”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对于“定金”,依据合同法相关条文规定,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无约定,经营者违约时“定金”
10、双倍返还,消费者违约时“定金”不返还。至于“订金”,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可视为“预付款”,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无约定,经营者违约时应无条件退款,消费者违约可以要求经营者退款。,二、概念的种类,1 普遍概念、单独概念与空概念(根据概念的外延所反映对象数量的不同来分类)(1)普遍概念 普遍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至少有两个对象。一个类是若干对象依据一定属性组成的,组成这个类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这个类的“分子”。,(2)单独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某个特定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只有一个对象。表达单独概念的语词形式,有两种:,A 专名:即专有名称 例如:中国 上海 B 摹状词:描述特定对象
11、的短语 例如:工具论的作者 中国的首都,练习题,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南沙群岛 南海诸岛 恐怖袭击 单独概念 普遍概念,南海中的岛(屿),(3)空概念,空概念是反映空类的概念。,2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的外延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来分类),集合体与类(1)集合体:由许许多多个体聚合而成的群体(整体)。集合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类:具有相同属性对象的汇集。类与分子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1)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例如:人类 森林 政党 中国工人阶级,(2)非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例如:人 书 树 工人,(3)概念的集合使用与非集合
12、使用,任一概念,要么属于集合概念,要么属于非集合概念。在不同语境中,同一语词既可以表达集合概念,也可以表达非集合概念,这就是概念的集合使用与非集合使用。,鲁迅的小说不是一天能读完的。,阿Q正传是鲁迅的小说。,上海人是中国南方人。,上海人是讲文明的。,对于同一语词表达的不同概念可以用加“每一”的方法。加“每一”的方法是在要分析的概念前加“每一(适当的量词)”看是否说得通。,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李明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概念都可以用“每一”的方法来判定是否集合概念的。,都是集合概念 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不是集合概念 都不是集合
13、概念 前者不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例:命题“书是知识的海洋。”和“我们要爱惜书。”中的“书”(),3正概念与负概念(根据概念的内涵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来分类),(1)正概念:亦称肯定概念,是反映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2)负概念:亦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事物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一个人有三个头 某甲对某乙说:“我能证明一个人有三个头。”乙说:“愿闻高见。”甲说:“每个人有一个头,没有人有两个头,一个人比没有人多一个头,所以,一个人有三个头。”乙虽然知道甲的论证是错误的,但不能指出错在何处。,在甲的论证中,从字面上看“没有人”这三个字前后出现两次,但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在“没有人有两个头”中
14、,“没有”是一个否定词,它否定的是“有人有两个头”这一判断,意思是说“任何人都没有两个头”。这个全称否定判断的主项是“人,不是“没有人”;而在“一个人比没有人多一个头”中,“没有”这个否定词否定的是“人”这个概念,因而“没有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一个独立的否定概念“无人”,即“一个人也没有”。所以,甲的论证是利用字面或语词的相同,暗中偷换了概念,从而得出了荒谬的结论。,正、负概念总是成对出现的:,正、负概念在形式结构上有如下关系:负概念=(否定词+正概念),(3)论域,负概念与正概念所共同相对的那个特定范围,就是论域,亦即“议论的范围”。例如:“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的论域:“大学生”与“非大
15、学生”的论域:负概念的外延大小,取决于其论域的大小,车辆,学生(或“人”),理解正概念和负概念应注意的问题,1.负概念通常是在表达正概念的语词前面加上“无”、“非”、“不”等表示否定的词构成。例如:“无效合同”、“非故意罪”、“不法行为”等是负概念。但并非带有“无”、“非”、“不”等字样的语词都表达负概念。“无锡”、“非洲”等则不是负概念。2.弄清负概念的论域对理解负概念是很重要的。负概念的论域=负概念外延+正概念外延。,概念的种类(小结),1.从概念反映对象的数量来分,2.从反映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来分,3.从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属性来分,单独概念,普遍概念,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负概念,
16、空概念,三、概念外延间的关系,a b,b,a,a,b,a,b,a,b,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所有a是b且有b不是a,所有a是b且所有b是a,所有b是a且有a不是b,所有a不是b,有a是b,有a不是b且有b不是a,a:北京b:中国的首都,a:大学生b:学生,a:教 师b:女教师,a:学生b:党员,a:故意犯罪b:过失犯罪,属种关系,在传统逻辑中,通常把真包含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统称为“属种关系”,其中外延大的、包含另一概念的概念叫做“属概念”,外延小的、被包含的概念叫做“种概念”。属种关系是相对的。属种关系是日常思维中常用的关系,从概念的限制和概括,再到“定义”到“划分”,都需要考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逻辑学 第三 定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8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