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的规划与设计.ppt
《通信网的规划与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网的规划与设计.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通信网的规划与设计,【本章内容简介】通信网的结构是通信线路工程设计的根本。本章介绍了本地电话网、光缆接入网的结构和类型、骨干网的构成,同时也介绍了本地电话网、光缆接入网的配线设计方法。【本章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本地网的结构和我国通信传输网的传输技术要求。难点是本地电话网、光缆接入网的配线设计方法。,1.1 通信网的结构,通信网的构成模式,通信网络结构模型,1.2 本地电话网的设计,1.2.1 本地电话网的类型和结构选择1.2.2 本地电话网信号传输要求1.2.3 用户电缆线路最大传输距离计算 用户电缆线路线径选用和选择原则 用户电缆线路网的配线方法及选择 用户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1.2
2、.1 本地电话网的类型和结构选择,1本地电话网的类型选择,(1)县城及其农村区域组成的本地电话网。(2)城市及其郊区所组成的本地电话网。(3)城市及其郊区、相邻县所组成的本地电话网。,2本地电话网的结构选择,两级网络结构,网状网络结构,2本地电话网的结构选择,(1)电话线路网中各段落的名称 长市中继线 市话中继线 用户电缆线路,3电话网中各段落的名称及主要传输方式,用户线路结构,数字局和数字局之间,采用数字四线传输方式。数字局(汇接局、端局)和模拟局之间也应采用四线传输(数字或模拟)。二/四线转换器通常设在模拟局一端。但在某些网路比较简单、中继电路段数较少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实线传输。模拟局到模
3、拟局之间多采用实线传输。在条件适宜时也可使用数字或模拟复用设备。数字传输的载体一般为光缆、电缆、数字微波等。,2本地电话网的结构选择,1.2.2 本地电话网信号传输要求,1用户线信号传输要求(按交换设备的下限值),用户线回路电阻:步进制交换机1000(不含话机内阻)纵横制交换机1700(不含话机内阻)程控交换机1500(不含话机内阻)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回路电阻大至3000,且馈电电流不小于18mA。,(1)各类电缆芯线间和芯线对地每千米绝缘电阻应不低于下列数值:纸绝缘电缆(油浸纸绝缘电缆)800Mkm 聚乙烯绝缘电缆 6000Mkm 聚乙烯填充电缆 1800Mkm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120Mkm
4、,2市话线路的绝缘电阻要求,(2)连接有分线设备和总配线架保安单元的用户线全程绝缘电阻不低于200 M。,注:测试电缆芯线或明线用500V(或250V)兆欧表。测试芯线连接有电话机和保安单元时用100V兆欧表。,(1)交接箱地线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2)用户保安器接地电阻不大于50。(3)其他线路设备接地电阻应不大于表1-1所示的数值。(4)全塑电缆的屏蔽层应全程连通,其连通电阻为:主干电缆不大于2.6/km;配线电缆不大于5/km。,3线路设备的接地电阻及电缆屏蔽层连通电阻,表1-1部分线路设备接地电阻,1.2.3用户电缆线路最大传输距离计算,1交换局至用户之间的传输损耗,本地网传输损耗限
5、值,(1)电缆衰耗(800Hz频率下的电缆衰耗)。(2)最大环路电阻。,2影响传输距离的两个因素,表1-2 线路固有衰耗值,根据上述距离的限制因素,电缆衰耗受限和电缆环阻受限下两者的最大传输距离分别如下。(1)电缆衰耗限制下的传输距离:L1=7(dB)/Ac1.01式中:Ac各种线径电缆在800Hz频率时的固有衰耗;1.01电缆的绞合系数。,3最大传输距离的计算,(2)电缆环阻限制下的传输距离:L2=1300()/RL1.01式中:RL各种线径电缆的环阻;1.01电缆的绞合系数。,表1-3各种线径电缆的最大传输距离,(1)电缆加感(已很少采用)。(2)加大电缆线径(经常采用的方法)。(3)采用
6、高效能电话机。(4)采用长距离的程控交换机用户电路板。,ADSL因其在一对铜线上支持上行速率640kbit/s1Mbit/s,下行速率1Mbit/s8Mbit/s,有效传输距离在3km5km范围以内才能够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而且线路中尽可能不要有桥接抽头、加感等方式。,4开通ADSL的最大距离,我国目前使用的电缆线径标准有0.32mm、0.4mm、0.5mm、0.6mm、和0.8mm种产品系列,其中0.4mm线径为主要选用对象,在不同情况下也可相应选用其他线径的电缆,不同线径电缆选用的原则如下。,1.2.4 用户电缆线路线径选用和选择原则,(1)在符合线路传输衰减值和环路电阻的要求下,适当考虑
7、今后发展需要,尽量选用细线径的电缆,粗线径电缆主要在远郊区或特殊需要的情况下使用,以节省工程建设投资和减少有色金属消耗量。(2)在市话线路扩建工程中,如有新旧电缆相接时,新设电缆应尽量选用与旧电缆相同的线径。,(3)在同一条电缆线路上,如果必须采用混合线径时,应尽量把相同线径的电缆集中在一个线路段落,各段的电缆线路应按由细到粗的线径顺序,从内向外排列,不应粗细错综相间,造成多次反射,影响通信质量,并且不便于今后维护和测试。(4)由于我国电话用户密度较稀,使用0.32mm线径电缆受到限制,其机械强度较差,在使用中会有多次反射,传输距离较短,不能适应今后发展需要。从统一电缆线径和减少线径品种来考虑
8、,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如在旧电话局附近,因地下电缆管道的管孔极为拥塞,为了增多电缆线对时,才考虑选用0.32mm线径的电缆。,1.2.5 用户电缆线路网的配线方法及选择,1用户电缆线路网配线的概念,本地通信网按照用户分布状况,从本地电信端局出局电缆开始,将电缆芯线分配到各个配线点,既能保证用户当前需要,又能适应未来的发展,这种分配芯线的过程称作“电缆配线”。,电缆配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建筑费用、运营费用、技术维护及服务质量。良好的配线系统不仅要求有较高的灵活性,而且要求具有较高的芯线利用率。否则配线紊乱、调度失灵、障碍增多、资金积压。,(1)直接配线,2配线的方法,图1-7 直接配
9、线,(2)交接配线,图1-8 两级交接配线,表1-4交接配线中各段芯线利用率,所谓固定交接配线区,是指由一个交接箱(间)接出的配线电缆形成各自独立的系统,交接箱的容量与小区的居民住户数、单位业务电话、公用电话与终期需要线对数相适应,以保证配线区内的线路设备的长期稳定和有效使用。一个街坊可以划分成一个或几个固定交接配线区,固定交接配线区是每个电信机房组成服务区的最基本的单位。,3固定交接区配线方法,这种做法具有下列优点:(1)配线电缆、交接箱、分线盒一次建设施工,长期使用,相对稳定;(2)用户发展可按固定交接配线区进行预测,按需分期扩充主干电缆;(3)线路设备相当稳定,图纸记录方便完整,为计算机
10、管理提供方便;(4)缩短安装用户终端周期,为将来“即时安装服务”提供物质基础;(5)线路障碍大为减少,有效地提高了通信服务质量。,(1)固定交接配线区划分的基本方法 居住区 商业或小型工厂区 大单位用户 高层住宅楼、综合型办公楼(俗称写字楼),4固定交接配线区的划分,市、区(县)城建部门已规划并确定近期需要改造的地区;旧市区建筑结构较差(棚户区),永久性交接箱安装位置及架空配线电缆有困难的地区;郊县、电话密度比较稀的地区,但可按非固定交接配线区方法实施。,(2)下列条件下不宜划分固定交接配线区,工程设计应尽量选择电话交接间,并使交接箱或交接架装在室内。,5交接箱(间)的位置选择,(1)挂墙式交
11、接箱宜选用在街坊配线以挂墙电缆为主的配线区内。(2)落地式交接箱宜用于主干电缆、配线电缆都是地下敷设或主干电缆地下、配线电缆架空的情况。(3)架空交接箱宜用于主干电缆和配线电缆都是架空杆路敷设的场合。,6交接箱安装方式的选择,对于单根全色谱电缆来说,芯线的线序是按由内到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因此在设计中分配线序时我们应将小线序安排在远(局或交接箱)处。靠近局(或交接箱)处安排大线序。,7电缆芯线分配的方法,(1)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应考虑相应满足年限的需要,按规定主干电缆芯线满足年限一般为5年左右,在主干电缆扩建困难的地区,满足年限可适当延长。一般配线电缆满足年限10年,
12、楼内配线满足年限为20年或更长。与下期工程相结合,根据今后相关地区的用户需求量和发展的特点,确定本工程的电缆容量和路由,使本期及以后的扩建工程技术经济合理。,1.2.6 用户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原则,(2)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应考虑线路网的整体性,具有一定的通融性,安全灵活,投资节省,适应用户的发展和变动,并注意环境美化,逐步实现用户线路网的隐蔽和埋入地下。(3)对于原有电缆线路,只有在业务上确有需要而又无法在现有网路的关联部分进行调剂,并在建设方案上合理时,才可将原有的电缆拆移。(4)在同一路由上,电缆对数应综合考虑,不宜分散设置多条小对数电缆,也不宜在原有不合理的基础上再增加新的小对数电缆。,(5
13、)电缆线路建设应保持相对稳定,积极采取新技术、新设备降低成本,满足各种新业务的要求。(6)用户主干电缆设计,应在以上几条原则的基础上对用户发展需要的数量、地点和时间进行分析,通过各种技术措施(配线方式、路由、对数、芯线递减点、建筑方式等)使主干电缆构成一个可以调度灵活、芯线使用率高、投资节省、便于发展、利于运营维护的网络。主干电缆不宜进行复接。,(7)电缆线路网的配线方式应以交接配线为主,辅以直通配线和自由配线,采用交接配线方式的配线电缆也不宜进行复接。交接配线宜采用一级交接配线,固定交接区。在局所周围临局0.5km范围内的直接服务区,可采用直通配线或自由配线。自由配线方式用于全色谱全塑电缆的
14、配线线路。,(8)电缆的容量应根据用户的分布及需要,结合电缆系列,在充分提高电缆芯线使用率的基础上,选用适当容量的电缆。(9)设计用户电缆线路网时,各段落的电缆芯线设计使用率宜用表1-5所示的规定。,表1-5工程设计电缆芯线使用率表,(10)电缆不宜递减过频。对于下列情况不宜递减:扩建困难的地区;对于有发展可能,要求线路设备具有灵活性的地区;管道管孔紧张的地段。(11)分线设备容量,可按满足年限内所收容的用户数的1.201.50倍,结合分线设备的标称系列选用。,(12)交接区的划分,应以自然地理条件和所收容的用户数为主,按照远近期结合,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结合城市规划的居住小区、街坊划分,也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网 规划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8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