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信道.ppt
《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信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信道.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信 道(Channel),主要内容:信道的定义信道的数学模型恒参信道与随参信道的传输特性信道加性噪声的统计特性信道容量的计算,重点:信道中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幅频曲线、相频曲线含义幅度频率畸变、相位频率畸变多径效应及噪声特性信道容量,广义信道:包括信号的各种变换装置和传输媒介的信道,信道:信号的传输通道,狭义信道:仅包含信号的传输媒介,有无线和有线两大类.,4.3 信道数学模型,4.1 无线信道,4.5 信道的加性噪声,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4.2 有线信道,4.6 信道容量,典型例题,无线信道电磁波的频率 受天线尺寸限制地球大气层的结构对流层:地面上 0 10 km平流层:约
2、10 60 km电离层:约60 400 km,4.1 无线信道,电磁波的分类:地波(频率 30 MHz),4.1.1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 波长为100 10 m,频率为330MHZ的无线电波,1)传播路径 信号的传播路径图 利用离地面60 600KM 的电离层反射信号。电离层分为D、E、F1、F2 四层,其中D、F1 夜间消失,2)工作频率,更高的频率信号将穿透电离层,3)多径传播(Multiple Path Transfer)原因:电波经电离层一次反射或多次反射;几个反射层高度不同;电离层不均匀引起的漫射(diffusion);磁场影响,使电磁波来分裂成寻常波,非寻常波。,4)应用 优点:功
3、率小,距离远,地形随意,合适的频宽,保密;缺点:可靠性差,工作频率变,多径失真,干扰大。,通信距离最大为8000Km,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影响电波弯曲折射回地面,信号的传播路径图,4.1.2 对流层散射信道,传播距离约100 500 km 利用离地面10 12 km以下的大气对流层,对流层中大气湍流运动产生不均匀性,引起电波的散射,可提供12240频分复用话路,可靠性99.9%。,对流层散射传播路径的示意图,2、传播损耗 1)自由空间能量扩散损耗 2)散射损耗,主要特征:1、衰落 1)慢衰落:气象引起。每季月、日信号强度变化 2)快衰落:多径传播。使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快速随机变化 其克服方法:分集
4、接收。,4、天线与媒介间的耦合损耗 天线增益亏损:理论增益与实际增益之差,5、应用 干线通信 点对点通信,对流层散射路径示意图,4.1.4 卫星中继(Satellite Relay)无线电中继的特殊形式同步卫星为中继站,传输容量大、发射功率小,通信稳定可靠。用于多路电话及电视,4.1.3 无线电视距中继 工作频率:超短波和微波,沿视线传输,依靠中继方式,例子:,发信号:,即:发信号在时间轴上被展宽。(多径时散)这种失真类似于该信号通过滤波器后的失真。,信道可看成是一个带限滤波器(filter)。,4.2 有线信道,、有线电信道,表3-1 三种有线电信道的性能,明线:传输损耗低。易受天气和气候影
5、响,对外界噪声敏感,对称电缆:传输损耗比明线大的多,传输特性比较稳定,同轴电缆:外导体屏蔽,特性稳定,、光纤信道 以光纤为传输媒介,光波为载波。可提供极大容量,光纤信道一般组成,0.32.7 0.3150 12108 12252 601300 604100 3009000 30012000 30060000,1+3 1+3+12 24 60 300 960 1800 2700 10800,架空明线 架空明线 对称电缆 对称电缆 小同轴电缆 小同轴电缆 中同轴电缆 中同轴电缆 中同轴电缆,300 80120 35 1218 8 4 6 4.5 1.5,三种有线电信道的性能,光源,光调制器,光纤线
6、路,光探测器,基带处理,基带处理,已调光信号,已调电信号,解调电信号,基带电信号,基带电信号,光源:LED或LD光源,光纤线路:一根或多根光纤,光探测器:PIN光电二极管或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中继器:直接中继器和间接中继器,4.3 信道模型,根据研究的对象和关心的问题来定义信道的范畴,编码信道 Encoding Channel,调制信道 Modulation Channel,广义信道,发转换器,媒 质,收转换器,解 调 器,译 码 器,编 码 器,调制信道,编码信道,调 制 器,4.3.1 调制信道模型(连续系统),共性:1)有一对(或多对)输入、输出端 2)线性的满足叠加原理 3)对信
7、号有延迟,损耗、衰减 4)无信号输入时,仍有功率输出(噪声),或,如果网络的函数变换关系定义为,加性干扰。,则有,根据上述共性,我们可用一个二对端(或多对端)的时变线性网络来表示调制信道调制信道模型,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4.3.2 编码信道模型(离散系统),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是序列变换,信道的失真以误码率体现,发转换器,媒 质,收转换器,解 调 器,译 码 器,编 码 器,调制信道,编码信道,调 制 器,例如:二进制数字传输的编码信道,令码元发生错误相互独立,即信道无记忆,信道性能:用转移概率描述 P(0/0)=1-P(1/0)P(0/0),P(1/1)为正确转移概率 P(1/
8、1)=1-P(0/1)P(1/0),P(0/1)为错误转移概率转移概率完全由编码信道所决定。需用大量的统计分析得到,编码信道模型可用数字的转移概率来描述,恒参信道可等效为线性时不变网络,只要得到网络的传输特性,就可知信道对信号的影响网络的传输特性用幅频函数(amplitude-frequency function)、相频函数(phase-frequency function)描述,4.4 信道特性及对信号传输的影响,4.4.1.1 幅度-频率畸变-传输特性的不均匀衰耗(decline)引起 已调信号中各频率分量通过信道时带来不同衰减(或增益)造成输出信号的失真频率失真(distortion)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 原理 课件 信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8567.html